小白基礎課:什麼是挖礦?一文徹底看懂!

第一步:你挖的是礦,那礦是什麼?

第二步,比特幣挖礦又是什麼?

在介紹這個之前,先簡單說一下區塊鏈,不要覺得又要不好讀了,我會讓它很好讀,我們來吧!

比特幣的運作,就是靠區塊鏈,每一個區塊對應一個賬單,將所有的區塊連在一起,就是區塊鏈。,任何的交易信息、轉賬記錄,都記錄在區塊鏈裡面;而區塊鏈又存在於整個互聯網中,只要互聯網一天還在,區塊鏈就是安全的。

比特幣就像玩尋寶遊戲一樣,每隔一段時間,比特幣系統會在系統節點上生成一個隨機代碼,互聯網中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去尋找這個代碼;誰只要一找到,就會產生一個區塊,隨即得到一個比特幣,這個過程就是挖礦。但是要計算得到這個隨機產生的代碼,就需要大量的CPU運算,這個你一想就知道。

小白基礎課:什麼是挖礦?一文徹底看懂!

到了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既然比特幣一直這樣產生下去,比特幣越來越多,從總體上看,豈不是會越來越不值錢,直到變得像路邊的石頭一樣多,而後一文不值。放心,比特幣有它的總量控制,比特幣系統有一個機制:這個機制你掃讀一下就好:前4年總額將產生10,500,000 BTC,每隔4年產出數額減半,在第4年至第8年會產生5,250,000 BTC,第8至12年則只有2,625,000 BTC,如此類推。到最後,總共產生的比特幣數量為接近21,000,000 BTC。

類比一下,就是現在有一個裝了2100個金幣的藏寶室,要想將裡面的金幣裝到自己口袋裡,就要利用電腦,按照一定的算法,得出一組符合規律的數字,這些數字,就是打開藏寶室的鑰匙。每次打開,你都能從裡面搞點兒金幣。

第三步:怎麼挖到比特幣的礦?

比特幣系統中,有一個叫哈希函數的玩意兒,這只是一個名稱,你記住就好。在比特幣系統中,每隔十分鐘,大家都要計算哈希函數,計算的值必須符合比特幣系統的規定,誰計算的快,誰就會獲得比特幣獎勵。實際上,就是通過這個計算的過程來挖礦。

小白基礎課:什麼是挖礦?一文徹底看懂!

每一個輸入值,只能有唯一的哈希值,而比特幣系統要求你計算的哈希值滿足它的條件,所以你不得不不斷的來改輸入值,直到由此對應的哈希值滿足系統的條件。通常的操作方法是在輸入值後面加1。比如你第一次輸入:我愛炎火。然後調整為:我愛炎火1,我愛炎火2,我愛炎火3...直到你滿足比特幣系統的條件。為什麼我只寫到3就劃省略號?因為通常來說,需要萬億次的計算。你要是愛炎火上萬億次,那就受不了了,要逃跑了。

第四步:挖礦基礎知識是什麼?

簡單來分挖礦種類的話,就是:普通挖礦、雲挖礦。

先說普通挖礦:

普通挖礦就是購買物理設備(電腦)自行安放進行挖礦,這樣的挖礦方式牽扯到(供電費,主板,顯卡,配件,噪音,散熱,佔地)或者你配置好礦機託管到天價機房裡。這個距離你太遙遠,也不划算,所以就不多介紹。

和你貼近的是雲挖礦:

雲挖礦其實就是你在平臺付款購買雲對應的算力模式後坐享其成,由使用平臺幫你處理一切事物。

小白基礎課:什麼是挖礦?一文徹底看懂!

你肯定又要問:說的真好真簡單,可是算力是什麼鬼?

我們知道: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每10分鐘會記錄一個數據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數據塊提交,而最終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而要打包這個數據塊,就如前文所說,要有正確的哈希值。哈希值呢?只能靠不停地輸入進行猜測和碰撞,直到成功的那一刻。算力,就是計算機每秒鐘猜測的次數,說的專業點兒,就是計算機每秒產生hash碰撞的能力,我們手裡的礦機每秒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算力。算力越高,當然理論上能挖到的比特幣就越多,回報就越高。想想普通挖礦吧,你得在計算機上投入多大的成本啊,要是沒挖到幾個,你就虧大了。

第五步:挖礦為什麼沒那麼容易?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礦工為了挖礦,不斷升級計算機配置,或者多買計算機,實際上就是希望提高自己的算力。算力在第四部分已經介紹過,還不知道就回去看一下。但是,每一個礦工,在一個時段裡,都要和全球所有礦工來競爭那一份比特幣。所以,實質上就是用自己的算力PK全球總算力。成功的概率,就是“自己的算力/全球總算力”。難就難在這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