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被習主席點讚的聲納兵,到底有多牛?

这位被习主席点赞的声纳兵,到底有多牛?

蔣金良在進行聲納聽音識別訓練。北部戰區海軍供圖

1994年6月出生的蔣金良,是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基地某艇員隊作戰部門聲納兵,下士軍銜,多次被評為“優秀訓練標兵”“優秀士兵”。

蔣金良出生於湖南省西北部一個偏僻山村,那裡群山連綿,溪流漫溯。從小,蔣金良最愜意的事,就是聽蟲鳴鳥悅、流水潺潺。紛繁的聲音裡,小小的頑童常能辨出多種鳥叫聲音,讓村裡的人很是稱奇。

對於大山之外的世界,蔣金良一直憧憬。15歲那年,還在上初中的他在電視上看到國慶閱兵盛況,深受震撼的他作出決定:當兵!

这位被习主席点赞的声纳兵,到底有多牛?

蔣金良(左)在向戰友傳授經驗。北部戰區海軍供圖

2013年,蔣金良夢想成真,成為了光榮的人民海軍一員。在一次聲納兵選拔測試中,蔣金良憑藉耳朵對聲音的靈敏度,竟準確辨認出大多數內容。

“天賦!”“天賦!”在場人員連連稱道。打那以後,蔣金良成了一名潛艇聲納兵。

經過數月潛心訓練,蔣金良覺得可以“出山”了,自信滿滿的他在第一次上艇時就遇到了尷尬——他一令一動地按書本上的規範操作某型設備,可眼睜睜地就是玩不轉。曾在基地比武中多次奪得獎牌的班長孫君明一出手,三下五除二就化解了難題。

當眾“出醜”的蔣金良被現實的一盆冷水澆得異常清醒,明白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的道理。

“合格是標準,但是優秀沒有上限!”在聲納目標綜合識別訓練系統上,蔣金良常常一聽就是四五個小時。

耳機裡傳來的聲音,是裹挾著海浪、海洋生物和各型艦船發出的雜音。蔣金良需要從這10多種雜音中甄別出目標艦船發動機和螺旋槳的聲響,並據此判斷出目標艦船的國籍、型號、甚至舷號。

別人耳中的雜音成了蔣金良口中的樂曲。“開始的時候,我聽的是‘音樂’,時間長了我竟懂得了‘歌詞’。”蔣金良說。

这位被习主席点赞的声纳兵,到底有多牛?

蔣金良多次獲得基地以上級聲納兵比武名次。北部戰區海軍供圖

去年年底,在海軍組織的聲納兵大比武中,兵齡不到4年的蔣金良摘取個人成績桂冠。

有限的時間內,隨機抽取12本理論教材的知識點、400多批信號內容,這是擺在各路競賽選手面前最大的難關。

“人難,我難,我不畏難;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蔣金良回憶起用耳朵闖關奪隘的過程,仍感慨良多。

“嗡、嗡……”比武過程中,耳機裡突然傳來了絲絲拉拉的異響,電腦音質突然攪局,瞬間打亂了節奏。

“不會的題,放棄一兩道不會影響成績,不要因小失大。”進場前,蔣金良聽到了這樣的議論,這也是平常應試的招數。

“考場就是戰場,每道題目都是必答題。現在給自己留餘地,就是為未來的對手創造先機。”蔣金良下定決心“死磕”到底。艦船的國籍、主機類型等要素如彈幕般在腦中飛速閃過,最終他在規定時間內得出正確判斷……

大洋是潛艇兵的終極考場。解纜起航,蔣金良跟隨戰艇潛入深海。

進入某海域後,蔣金良聽到了鯨魚悠長的叫聲,海豚和魚群發出兒時群山中鳥兒一樣的悅耳鳴叫。喜悅很快被戰鬥警報打斷,潛艇受命與某水面艦艇編隊開展對抗演練。

蔣金良值守戰位,聞聽海底制勝密碼。在緊張而激烈的深海“暗戰”中,潛艇變得耳聰目明,向著勝利全速挺進……(王興勇、張淼、吳登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