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不管是家長還是考生,這幾天可以說是緊張到嗓子眼了,考生們忙著備考,家長們則為孩子的飲食作息操碎了心,還要負責在考場接送孩子,一場高考,成了6月份全國最大的事。

高考結束了,雖然很多孩子還沒到高考的年紀,但高考卻是幾乎所有孩子通向大學的必經之路,在高考結束之餘,我們沉下心來反思一下,為什麼在今天的中國,上大學變得越來越重要,也希望學齡期孩子的父母,都能好好看看這篇文章,認真的告訴孩子,這一輩子為什麼必須得上大學。

1

孩子:“我幹嘛非要考大學?”

早上不到6點就起床上早讀,上晚自習上到10點多,即使假期在家,也少不了父母督促你寫作業的嘮叨聲,學習是如此辛苦,不少孩子都問過父母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要這麼辛苦的學習?為什麼非得考大學,很多人不上大學不是照樣活的很好嘛?”

如果孩子這樣問你,請告訴他兩個真實故事:

之前,“北大畢業生陸步軒賣豬肉”的新聞不知道被人說了多少年,很多人覺得,“北大畢業又怎麼樣,還不是去賣豬肉?有人說,我小學畢業,也一樣賣。”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那個“賣豬肉的”北大學生陸步軒,後來成立“屠夫學校”,再後來,他開了幾百家連鎖店,如今身家過億。

人的一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還有一個叫秦玥飛的耶魯畢業生,畢業後去了某個縣當村官,當時很多人覺得這樣一個世界級名校生畢業了竟然回村裡工作,大學上了有什麼用?

“一定是在耶魯混不下去了,不然怎麼可能去當一個村官呢?我大字不識一個,我也能去當一個村官。”

但後來怎麼樣吶,秦玥飛利用自己在耶魯的人脈資源,啟動“黑土麥田”項目。利用在耶魯學到的金融知識,引入資本和營銷團隊,發展村裡的商務產業。於是,他成了中國最美的村官。

人的一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所謂讀大學沒用,大學生水平不行,其實都是非常片面的,總有人把拿極端例子說事,卻唯獨忽視了知識的重要性。

只有上大學你才能獲取更高層次的知識,而不是僅僅能謀生的技能。

2

大學是寒門打破階層差距的那把利刃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高考的千軍萬馬中,寒門子弟是主力軍,寒門的弟子也在這個社會佔大多數,要想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生存,必須要更努力,否則只能被迫的謀生,永遠拿不到自己對生活的主動權。

沒錢沒勢,拼不了爹的寒們子弟們,要想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分得一碗羹,只能靠自己,只能在用考試一步步的為自己鍍金,而大學則是寒們子弟衝破階層差距,獲取想要資源的最好敲門磚。

就像電影《青春派》裡,高三班主任撒老師質問學生齊明智:“為什麼連三本線都沒過?”

人的一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當齊明智滿不在乎的指著身邊同學說:“他不也沒過嗎”

人的一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薩老師憤怒的反問他,你沒錢又拼不了爹,自己為什麼不努力?

人的一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過齊明智這樣的心態,“我同桌也不學習啊”“誰誰誰高中輟學了現在掙了好多錢”“他成績還不如我吶”,有那麼多自甘墮落的同學,我墮落一下又有何妨?

人的一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可背後的真相是,別的孩子即使不考大學也早有父母為他鋪好了未來的路,而你不考大學幾乎無路可走,只能去社會低端產業裡被迫謀生。

還記得那個說出社會真相的文科狀元嗎?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而像我這種父母都是外交官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這就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可以說一針見血,在寒門孩子本就匱乏而又低劣的教育資源裡,還不努力學習,真的沒有出路可言。

也許不上大學你也可能逆襲成功,成為機遇裡的漏網之魚,但這種小概率事件,你憑什麼相信會為你敞開。在沒有學歷,沒有知識的社會里打拼,能出人頭地的機會微乎其微。

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請考訴孩子:不拼自己,不考大學,將來誰也幫不了你。

3

大學,讓你站在高處看世界

很多人說大學的課堂乏味無聊,老師講課隨意,很多學生愛逃課,感覺大學並不能學到什麼,甚至有人說,上大學還不如去職業院校學技術。

但大學不是為了培養你的技能,大學真正的目的是讓你成為最好的自己,培養你成熟的心智,大學的價值在於為你的一生提供一個時間段,讓你學習如何發問,去懷疑既定的前提,學會天馬行空的思考。

人的一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你在大學所學的專業,所讀的書,所聽的課,都會像血液一樣流遍你全身的每一跟血管,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也會隨之變化。

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都有幾個老家的同學,他們初中或高中時畢業沒有上大學,而是留在老家做生意或者打工,有不少人乾的不錯,在老家買了房掙了不少錢,同學聚會時開著奔馳來,一身名牌,很有土大款的味道。

但你內心為什麼很反感他們?

當他們三句話不離吃喝,話題永遠離不開錢和女人,討論的全是哪家的燒烤好吃,哪家的會所服務好,張口閉口髒話粗話時,你怎麼會有興趣跟他們聊下去。

因為他們雖然掙到了錢,能買到豪車華服,可無法用錢彌補身上缺失的文化修養,只會停留在吃喝玩樂的感官享受上。

而大學四年,你一直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接觸到的是高層次的文化薰陶,和有知識、有修養、有追求的人一起讀書,聽講座,參加社團,這些都是真正的精神追求。

正如貴州大學校長鄭強在《開講啦》裡談到:“

讀大學是一生的財富!”

上大學和不上大學的區別的在於:將來你能和你的愛人,討論的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討論琴棋書畫詩與花。

而那些沒上過大學的暴發戶同學所能追求的,只是如何將自己變得更有錢,從而更加享受花天酒地。

也許你的暴發戶同學確實比你有錢,但你們所但看到的世界卻天差地別。大學給予的學識和眼界的差距,決定了你比他們能站在更高的位置看世界。

4

大學,讓你有選擇生活的權利

有不少學生曾抱有這樣的質疑:

現在每年大學畢業生這麼多,好多人畢業找不到工作,更別提買車買房了,反而是那些初中就出來闖蕩的同學,現在都掙幾百萬了,好多大學生都去他公司打工,大學還值得上嗎?

這種的質疑大都忽視了一個這樣一個現實,能不上大學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實際上鳳毛麟角,在社會上真正能成為行業佼佼者的人,大都是高學歷的人。

北京大學的李彥宏,武漢大學的雷軍,中國人大的劉強東,還有考入清華,麻省理工大學畢業的搜狐總裁張朝陽,這幫商界大佬告訴我們:

你的學歷越高,你能達到的成就也越高。

人的一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大學畢業,你在就業時才能有更多的選擇,在如今這個社會,大學文憑已經成了一個合格人才的標配,不管你能力多強,如果你沒有文憑,企業連面試的機會都不給你。

就像龍應臺對兒子安德烈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大學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一段時光,所以,一定要讓孩子上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