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在電影界,不得不說的事實是,狗確實比貓吃香。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不過這也不奇怪,人類馴化狗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公元前4萬年,而貓的家化不過只有3500年。因此人類的DNA裡關於狗的記憶要比貓來得多,拍狗的電影就更多啦(你確定不是狗狗更聽話,更好拍麼?)。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所以,今天要給各位官人介紹的也是一部關於狗狗的電影(對,沒有例外),同時也是著名導演韋斯安德森第一部在大陸上映的電影,叫做《犬之島》。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犬之島》一聽名字就知道故事發生在日本。如果沒有看過電影介紹的官人,可能都會以為這是一部日本動畫。不是的不是的,人家韋斯安德森是地地道道的米國人呢。這裡又不能不佩服導演對日本文化的爛熟於心,拍個動畫長片拍得比日本人還日本人(導演你這個精日)。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犬之島》的故事其實炒雞簡單的。

在日本某城市,因為狗狗相繼患上了“狗流感”而被隔離到了一座用來處理垃圾的島上,而別有用心的政客由於家族傳統的原因企圖將該城市的狗狗全部趕盡殺絕。與此同時,一位少年為了尋找自己的護衛犬,毅然決然偷了一架飛機來到這座垃圾島上,並在一群狗狗的幫助下,開始了尋犬之旅。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提到導演韋斯安德森(簡稱韋導),對電影有一定了解的官人即使未見其作,也必聞其名。《布達佩斯大飯店》,《月升王國》都算得上是較難得的佳作。而他的電影最為人稱道的應該是近乎偏執的構圖風格與色彩應用,以及貫穿於整部電影之中的隱喻。也因此,他的電影特別容易被區分對待,喜歡的人驚為天人,不喜歡的人覺得晦澀懵懂。在我看來,韋導的藝術氣質過於濃郁,濃郁到許多的情節來不及交代清楚就被宣洩而出,有點突如其來又毫無道理。《犬之島》完全繼承了這導演的優點和缺點。

我看完電影后的結論是:這是一部亮點和問題同樣突出的動畫電影。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首先要說明得是,《犬之島》是一部定格動畫,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是CG製作,其實不是的。它確確實實的是一部定格動畫,而且這也不是韋導的第一部定格動畫了,上一部名字叫做《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在這個CG動畫已經以假亂真、美輪美奐的時代,能夠用心去做定格動畫,這本身就是非常值得稱道的事。何況,韋導給出的畫面質量極好,配色,過度,渲染,鏡頭語言可以說是達到了無懈可擊的水準。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可惜可惜,隨著電影的繼續,這種感覺戛然而止了。毀掉這部電影成為神作的,還是導演固有的“中二病”。

很多影迷和影評人說這部電影隱喻很多,影射了很多現實社會的問題,比如故事發生在日本,其實就黑了日本一把。確實是這樣,隱喻一直是韋斯安德森導演的特長,但我不單純的認為,《犬之島》故事影射的只是日本,當然日本確實值得一黑。因為電影裡的故事,在日本確實發生過,不信的話,你們可以去看另一部韓國電影叫做《軍艦島》會發現有很多相似。島成為隔絕異類的工具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年拿破崙復辟失敗後,就是被關押在聖赫樂拿島上,這個小島位於南太平洋,隸屬英國卻遠離歐洲,本來就是異己人事和戰俘的流放之地。拿破崙在此鬱鬱而終,不再捲土重來。法國文豪大仲馬還將這個歷史舊事改寫成不朽名著《基督山伯爵》,也不能不算是一種現實的隱喻。

我相信韋導只是想借用日本文化,日本人的形象來隱喻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除了對島的隱喻,電影裡還加了非常多的東西,比如種族隔離,比如學生運動,比如郭嘉機器的殘酷,冥煮正治中的黑暗手段,等等等等。導演加進這麼多私活,還能用狗的視角,用孩子的視角來展現出來,我不能不感嘆於導演真是一個天才。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但是,要一口吃下多東西,也是很難消化的,包括導演自己。

如此宏大的內容和鋪陳,把所有觀眾的胃口調動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大家期待的就是導演如何為這個故事來個滿意的結局。可是,導演並沒有給出這個收場,電影中所有的故事線,角色線收尾都太過於潦草,潦草得是那樣的草草收場,潦草得太過於“孩子氣”。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故事的開局把“正治”的黑暗,政客手段的卑劣和無恥,民眾被輿論“洗腦”的深刻,狗狗們的無助等方面描寫得令人窒息和不適,可是最後解決這些的黑暗面的方法卻那麼輕描淡寫。難道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尋犬少年的俳句,狗狗的奮鬥,學生運動的站臺,媒體的放聲,黑客的入侵以及反派自我良心的發現?我們經常說“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黑暗如此簡單就被驅除,那麼光明就沒有任何意義。導演自己把黑暗描寫的如此深入,卻將光明描寫得如此視如兒戲?我不得對導演的“中二病”表示質疑。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其次,我也不能不對導演最後的立意表示反感。我一直沒明白(怪我比較單純),導演究竟想表達得是什麼?“首領”本來是群狗中最追求自由的一個,結果卻莫名其妙成為了“點點”的弟弟,最後還繼承了“點點”的意志成為了一隻護衛犬?換一句話說,對自由和自我的嚮往,最終屈從於所謂的“情感”?如果是這樣,那麼背後的內涵豈不是說:狗狗終究只是人類的附屬品麼?原來維繫情感的根源還是主僕關係,這樣一來整個故事就黑化了。尋犬少年繼承市長寶座後頒佈的愛狗法規,看來也不過是為了維護“統治”的工具罷了。導演你真得是要表達這一層意思麼?是的話,我敬你是一條漢紙。如果不是,您這部作品的最終立意可能還不如《狂暴巨獸》。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因此,這部《犬之島》,我的最終評分,只能給到7分,畫面一流,鏡頭完美,情節有瑕疵,立意不完整,當一部“烏托邦”式的童話看比較適合。至於被其他影評一直說到的什麼“正治”影射和隱喻。我認為,電影就是電影,別瞎JB想,隱喻不隱喻你不是作者就不要瞎BB了,用情節和畫面說話,才是電影的本事。

導演的“中二病”毀了這部本可以成為神作的動畫電影

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