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為什麼狗肉不上正桌?

狗肉不上桌是從小就聽慣的一句俗話,大概中原數省民間都有這樣的說法,狗肉不上桌的意思並不是狗肉不能放到桌子上,而是狗肉不能在宴席上使用,不能在宴席上用它來招待客人,據說這是很不禮貌的。

民間為什麼狗肉不上正桌?

雖然我沒有吃過狗肉,但是狗肉香這樣的說法卻是聽了很多遍,這說明人們還是喜歡吃狗肉的,那麼既然人們都喜歡吃狗肉,為什麼又說狗肉不上桌呢?這其中有什麼緣由嗎?

民間為什麼狗肉不上正桌?

論起忠誠,人不如狗,《忠犬八公》感動全世界,忠犬救主的故事多個版本,個個催人淚下。看看部隊的軍犬,公安的警犬,忠於職守,個個神勇,怎麼下得了口?人哪有吃朋友肉的?

民間為什麼狗肉不上正桌?

按照文獻或者是傳說,歸納起來還有以下幾種說法:

1、在南北朝代,遊牧民族居多而且他們主要以狗為獵具和牧放的守護者,所以忌食狗肉。再加上那是佛教昌盛,在佛學典籍上把狗視為不潔之物,嚴禁屠食。

2、在宋代宋徽宗當皇帝聽說“崇寧初,範致虛上方’十二宮神,狗居戌位,為宋徽宗本命,他降旨禁止殺狗。

3、在清代,滿族人傳說狗和烏鴉救過努爾哈赤的命,因而不吃狗肉,所以狗肉上不了席。

4、認為狗是吃屎的,很下賤,不健康,品質太差,所以不能上席。

民間為什麼狗肉不上正桌?

狗是通人性的,忠誠於人,所以儘量不要吃狗肉,如果非吃不可,也儘量去正規的狗肉店,去食用肉狗。

民間為什麼狗肉不上正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