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這是知乎上的一個熱門問答。
回答裡有位乎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她的發小就是在一個有“語言暴力”的家庭里長大的,施暴者是發小的奶奶。
我們暫且叫這個發小“曉曉”吧,曉曉的爸媽在外地工作,所以她從小由奶奶帶大,曉曉上有一個哥哥,下有一個弟弟。
重男輕女的思想,加上又是最沒存在感的位列中間的小孩,奶奶對曉曉一直是沒好氣的。
奶奶對曉曉的語言暴力,嚴苛到她打碎一個杯子,也會被奶奶用刻薄的語言罵上一天。
曉曉告訴發小:
雖然奶奶只罵不動手,但是那些話卻像刀子一樣傷著我的心,我寧願多挨幾頓打,因為皮肉傷還可以結痂,心傷卻久久不能痊癒。
在這樣環境里長大的曉曉,有明顯的性格缺陷,雖然她看起來獨立、要強、優秀,但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十分需要別人的“語言關懷”。
比如,她會因為男友一兩次說話語氣不好而分手,在她看來“你兇我了,就一定是不喜歡我了”。
對別人的定性是如此的簡單粗暴,所以,她的情路坎坷,總是沉醉於那些不著邊際的甜言蜜語,而一再錯過真正愛他的靠譜男人。
更可怕的是,為了衝破枷鎖,成年後曉曉努力成了家裡收入最多的人,雖然因此而有了話語權,但是她自己卻成了“語言暴力”的複製品……
看完這個故事,不得不說,語言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它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一面陽光,可以帶來溫暖和愛;另一面陰暗,足以毀滅希望和未來。
無論惡言惡語被如何冠以期待和愛,都是畸形和自私的,帶來的陰影遠遠大過正向效用。
下班回來,剛走進小區,一對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媽媽模樣的女人用尖利的嗓音訓斥著自己的孩子:
我警告你,下次再被老師留下來重寫,你就別回來了,回來了也沒飯吃,愛去哪去哪,我沒你這麼丟臉的兒子……
一路上,媽媽的高音量引得行人頻頻回頭,孩子雖然默不作聲,但是看得出來表情很尷尬,畢竟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媽媽在外面都能罵的這麼肆無忌憚,想必回家後這孩子還要挨更多的“批評”。
相信類似的母子絕不是個例,很多家庭裡的孩子都在忍受著語言暴力。
據網絡調查顯示,平均20個人中就有1人曾受到過語言暴力,每50個人中就有1人因語言暴力而導致心理疾病,輕者社交障礙,重者甚至會有自殺傾向。
畢淑敏在《家問》中對此有過非常形象的描述,她說:
在紛亂和醜惡的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是偽劣家庭的痛苦產品。他們在家中最先看到並習慣的待人處事經驗,是破碎流離和粗暴殘酷。
他們是那樣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為這就是人世間的模型,當他們走進社會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以不良家庭模式對待他人,將紊亂和不協調傳染到更遠的範疇。
有很多人因為語言暴力,在成年後極力想遠離原生家庭,卻在年老後的某一天,或是等到父母離開人世,才意識到自己曾經缺失的親情和錯位的愛對自己來說是那樣重要……
語言暴力讓人受傷的同時,也讓人分辨不清所愛之人的模樣,而錯失很多美好。
總結身邊的例子,不難發現語言暴力的形成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一是家長自以為是的優越感。
“我是孩子家長,我生他養他,說幾句怎麼了。”這種思想認為,訓斥好像是長輩與生俱來被賦予的權利,孩子必須無條件接受。
二是簡單直接有效。
三是藉此宣洩自己內心深處尚未滿足又無法實現的情感需要。
他們審視的角度永遠都是對外的,而非向內。當人們無法正視自己內心的恐懼和情緒空洞時,離自己最近的“弱者”——孩子——就成了負面情緒的直接承受者。
那麼,家長在面對孩子時,該如何好好說話?
在說之前,要學會聽。
大清早,霍思燕因為起晚了正在手忙腳亂地化妝。
兒子喊她看自己組裝的小汽車,霍思燕絲毫沒有不耐煩,一邊繼續塗抹化妝品,一邊立馬起身來到兒子身邊,讚歎說“哇塞,這是兩種開法的車吧”,給小傢伙鼓勵和支持的正向反饋。
- 能夠傾聽孩子,是好好說話的前提。
有時候在和孩子溝通時,家長們不妨把自己也當成小孩子,想想自己如果和孩子一般大的話,遇到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和想法,又想得到父母什麼樣的關懷和照顧。
雖然父母不可能完全做到感同身受,但起碼會給自己一些提醒和反思,自然而然,和孩子說話也就會親暱和體諒許多了。
放下家長的身份和架子,孩子也會更加願意親近你,彼此之間的信任也會更進一步。
- 儘量講事實,不要加入過多的主觀情緒。
“這麼簡單的題目你也錯,為什麼你同桌就全對,你怎麼這麼笨……”很多時候,家長會對孩子的表現加入其它參照物,和別人家孩子對比,還發表自己的看法。
也許就是粗心做錯一道數學題的事情,告訴孩子正確的解題方法,提醒他以後要細心就可以了。
一味否定反而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打擊,他會真的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比別的孩子笨。
- 儘量不去鋒利地批評孩子,讓他自己思考和反省。
長期以往,孩子會養成主動發現自身不足並去改正的邏輯思維,而這也才是教育的本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語言暴力不僅是大聲責備,還包括說話的方式和態度。再小的孩子,他也能感知父母的語氣裡,透露著的是鼓勵還是輕視。
愛是需要表達的,家長們要讓自己的話語間充滿對孩子的讚美、支持和信任,這樣才能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讓他在愛裡大膽前行。
親密關係之所以親密,並不是因為我們可以對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而在於它的柔軟和保護,能讓我們感知到愛的親密關係才是健康和美好的。
我相信,很多語言暴力的源頭都是愛,但是從愛出發,未必會抵達愛,不當的溝通方式會讓雙方都難以體會愛,自己體會不到,對方更體會不到。
也許家長們只是想借助語言,去改變孩子,讓他們變更好,但這恰恰是錯誤的,錯就錯在,盛氣凌人永遠都無濟於事,嚴厲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為人家長,最重要的是去影響孩子,而非改變。我們無法主宰孩子們的人生,只能陪伴。
最後,引用一首外國的詩《懶惰與愚蠢》,供大家常讀常思:
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
我見過
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覺,
在雨天不出門,
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
請在說我胡言亂語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懶惰的人,還是
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
我從未見過愚蠢的孩子;
我見過有個孩子有時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請你在說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愚蠢的孩子,還是
他懂的事情與你不一樣?
閱讀更多 爸媽精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