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當上將軍的軍人才有能力麼?

拿破崙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這本是一句激勵官兵上進的話,但卻被某些人簡單地拿來作為評價軍人和轉業幹部的標準。一句“有能力早當上將軍了”的妄斷,不僅反映了一些人對軍人能力認知的偏差,更暴露了其對軍人價值評判的錯位。

只有當上將軍的軍人才有能力麼?

將軍雖然是大部分軍人的夢想,但入軍之初,誰不是仰慕軍人的英姿挺拔,英氣蓬髮呢?將軍固然難得,但每一名默默付出的軍人,才是我國軍隊的根本。軍隊的體制結構決定了能走上將軍崗位的軍人只能是少數,更多的軍人要在經歷軍旅生涯磨鍊後迴歸社會。他們是能夠直面生死危難考驗的軍人,他們的能力毋庸置疑,脫下軍裝後也有能力去克服新的工作環境帶來的困難與挑戰。

軍人是世界上最具有能力的一個群體,普通人能力掉隊可能會在社會競爭中落伍淘汰,而軍人能力掉隊則意味著可能在戰場上失去生命。軍人肩負著“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的重大任務。軍人只有不斷提高能力素質,才能擔當起打贏重任。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各國軍人也在隨著時代的潮流前進。“傻大兵”的標籤早被扔到垃圾堆裡,知識化、專業化、技能化是新時代軍人的突出特點,“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已成為新時代軍人的能力素質標準。

制勝之道,要在得人。只有創新型的軍隊才能在世界新軍事革命浪潮中勇立潮頭、贏得戰略主動。在信息化時代,軍隊管理體制的革命、軍事科技創新的驅動和體系作戰能力的需求,培養造就的是一批批深諳聯合作戰的指揮人才群體、精通軍事謀略的參謀人才群體、掌握新型裝備的戰鬥人才群體、善於創新攻堅的科技人才群體和專業技能精湛的保障人才群體。“軍隊是一所大學校”,從這裡“畢業”的都是曾經擔當起打贏重任的人才。出於軍隊建設發展的需要,他們中的一些人將為國防軍隊事業奉獻終生,而另一些人則要經歷人生和職業的第二次轉型。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者愈匱。”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用人哲理,對如何充分發揮軍轉幹部的作用有著充分的借鑑意義。儘管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金子發光的前提是不能將其埋沒,軍轉幹部要能有所作為也需要平臺機遇。“用人必考其究,授任必示其當。”迄今為止,眾多退役軍人都在合適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什麼叫“給一分機會,還一份奇蹟”。“天下之賢,與天下之用,何必出於己。”在軍轉幹部的安置使用上,要勇於打破有色眼鏡,突破利益樊籠,胸懷五湖四海,大力營造讓軍轉幹部這筆寶貴財富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社會氛圍。

軍人,是我們保家衛國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有些軍人立身於邊境,戍邊數十年,是他們撐起了中國對外的臉面。只有軍民團結一心時,才能真正做到撐起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精神脊樑,才能真正做到立於世界之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