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他做這種生意養活一家八九口人,今剩自己幹,只為一件事


在山東省日照市秦家樓村,有一個大餅店,至今已經開了近40年,十里八鄉的鄉親們沒吃過這家大餅的少之又少。圖為這家店的主人--71歲的秦玉祥站在門口,他把自己的名字2個字倒過來,起名“祥玉食品店”,包含著吉祥如意、金玉滿堂的寓意。該圖片拍攝於2016年12月24日。

這位秦大爺從改革開放初期就從事烙大餅的生意,沒想到這一烙就是40年,也正是這門手藝,讓他把5個子女拉扯大,並供應孩子們上學讀書、長大成人,有的都成為了企業裡的骨幹或領導幹部。每次談起自己的孩子,秦大爺都高興的合不攏嘴。圖為秦大爺在烙大餅,圖片拍攝於2016年12月24日。

秦大爺說,自己也曾經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賣過大餅,30多年前用一斤小麥再貼一毛錢,就能換一斤熱乎乎的大餅。但在那個年代,大餅也是一種高級食品,一般人不捨得用小麥換,只有在孩子軟磨硬泡的情況下,家裡的大人才會用小瓢從缸裡挖一點麥子,給孩子解解饞。圖為秦大爺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一張金燦燦的、散發著麥香的大餅,圖片拍攝於2016年12月24日。


秦大爺介紹說,自己從1978年開始幹,最多的時候僱了10多個工人,分頭推著車到周圍村子裡賣大餅,一天烙四五十張大餅都不夠賣。圖為一名附近的村民過來買大餅,3元一斤是不是很實惠?圖片拍攝於2016年12月24日。

在櫃檯上,一臺托盤秤鏽跡斑斑,見證了這家老店40年的滄桑歲月。秦大爺賣大餅,童叟無欺,而且稱的高高的。一位網友說,自己從牙牙學語開始吃這位老人烙的大餅,到現在20多歲了依然喜歡吃,每當母親問起吃米還是吃餅,他都毫不猶豫的說吃大餅吧!圖片拍攝於2016年12月24日。

給許多人留下美好回憶的大餅店馬上就要拆了。在大餅店的南側,一臺起重機正在轟鳴著,準備把一顆老榆樹吊運到另一個地方,一些民房已經開始拆了。這對於開了40年大餅店的秦大爺來說,心裡五味雜陳。圖片拍攝於2017年4月2日。


一些老鄰居、老哥們,閒著沒事的時候,也會走進大餅店,跟秦大爺聊聊天,有時候趁著人少,也會下上幾盤象棋。熟悉秦大爺的人都說,老人棋藝高超,而且棋癮很大,一不小心就把大餅烙糊了。圖片拍攝於2017年4月2日。

秦大爺的女兒介紹說,父親賣了40年大餅,可以說是一輩子幹了一件事,如今兒女都已成家立業,自己有個事情,悠閒地經營,已經與掙錢無關了,因為拆遷原因,不到最後怎捨得。圖為秦大爺剛剛烙好的一張大餅,圖片拍攝於2017年4月2日。

秦家樓村最終還是拆了,那個飄逸著大餅香氣的40年老店,也化為了一片瓦礫。好在,村委在建設暫時性的過渡老年房時,考慮到秦大爺的心結和周邊鄉親們的生活需求,專門在村子的東南角,騰出一間房子,讓秦大爺繼續烙大餅。圖為秦大爺和陪伴了自己40年的老物件合影,圖片拍攝於2017年12月17日。


秦大爺說,搬到這裡後,許多老主顧都找不到門。雖然孩子們都勸阻自己,不讓幹,但自己也是割捨不下那份心情,每天烙四張、五張大餅,有點事情幹,心情還比較舒暢。圖為秦大爺在自己的新的小店門前,圖片拍攝於2017年12月1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