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個味道是家鄉的味道,隨汪曾祺看水鄉情懷

出生在揚州的一個小縣城中,每次讀汪曾祺的書都會有一種熟悉感。無論是茨菇,還是那群鄉間和尚,都是身邊真實存在的事物。所以當看汪曾祺先生這本書時,不僅感嘆,這就是家鄉啊。

高郵市,我在初三那年聽的最為頻繁。我記得那一年,高郵的一個普通高中組了一個強化班,然後最後這個班高考全體大爆發。這個後果就是,那一年我考入高中,我們那裡也開始搞什麼特別強化班了。當時,我們這群學生可被高郵市的特例害慘了,每次考試都是提心吊膽,生怕自己比不上強化班平均分,那就得被家長和老師來一頓混合說教。

總有一個味道是家鄉的味道,隨汪曾祺看水鄉情懷

話題扯遠了,不過對於我們來說,高郵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蛋。高郵最出名的就是兩種蛋:雙黃蛋和鹹鴨蛋。年紀小的時候過年,高郵的姑奶奶總是會送一盒鹹鴨蛋過來。周圍人都說高郵的鹹鴨蛋特別好,於是很小的時候就記得了最好的鹹鴨蛋是高郵的。但是真說有什麼特別好的,其實當時也吃不出什麼。就是覺得特別好吃,早上一碗煮的稠稠的白粥配上鹹鴨蛋是最好不過了。一剝開鴨蛋殼上面的一小塊,就開始拿筷子往裡面掏。敲鴨蛋也是年少喜歡做的事情,總是將桌上所有人的鴨蛋都拿過來。找個有光的地方,將鴨蛋迎光把持,看著哪個頭部透光就將那一頭往桌上敲。將頭部敲碎之後,再往外扳一圈,使洞足以容納一雙筷子自由進出為止。鹹鴨蛋除了宴客時會一切為四擺冷盤,其他平常時候都是掏著吃的。在汪曾祺書中是這樣寫是: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不把蛋殼碰破。蛋黃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鴨蛋殼裡面洗淨,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裡,空頭的地方糊一層薄羅。螢火蟲在鴨蛋殼裡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極了

!

可惜我沒有試過洗蛋殼裝螢火蟲,一是嫌麻煩,二是夏夜捉螢火蟲能不能捉到不一定,但是滿身被蚊子咬出包倒是一定的。

總有一個味道是家鄉的味道,隨汪曾祺看水鄉情懷

高郵鹹鴨蛋本身也是名副其實。一開始以為鹹鴨蛋都是那樣,油多質嫩。一筷子戳下去,油就慢慢往上冒。蛋白帶著鹹味,蛋黃倒是沒什麼味道,但是紅油閃閃的,怪誘人的。要是醃的時間不算長,就算沒事白吃也行。後來,父母也沒事去淘寶隨便買幾個鹹鴨蛋放在家裡。但是,總覺得不如之前吃的高郵鹹鴨蛋,油不夠足,蛋黃髮幹發黃。這也難怪汪曾祺吐槽:

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鹹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說實話,一個人的嘗過了好吃的東西,再去嘗其他的同類食物,難免拿來做比較。

高郵還出雙黃鴨蛋。別處鴨蛋也偶有雙黃的,但不如高郵的多,可以成批輸出。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後,裡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已。

至於雙黃蛋就是一件比較有趣的事情了,說起來除了多了一個蛋黃,其實口感上也沒什麼太大區別。如果一定要說原因的話,大概就是高郵的雞比較厲害吧,總是能生雙黃蛋。其實雙黃蛋在外表上和其他的蛋也沒什麼太大區別,似乎比較大一點。我記得有一次母親隨手打蛋準備做菜,結果發現是雙黃蛋。這件事我覺得沒什麼不過是多了一份蛋黃罷了。但是母親很高興,覺得這是一個祥兆。我總想著讓雙黃蛋裡面蹦出兩隻毛茸茸的小雞仔和我玩,但是每次母親總說雙黃蛋營養高,最後把它做成了菜塞進我肚子裡。除了雙黃蛋,有時高郵那裡還會有三黃蛋的出現。一直以為是高郵有的雞專門生雙黃蛋的,後來發現這是和女人懷雙胞胎類似,沒有什麼定數,一切都是隨緣的。

總有一個味道是家鄉的味道,隨汪曾祺看水鄉情懷

在書中還提到了端午掛鴨蛋的場景:

端午節,我們那裡的孩子興掛"鴨蛋絡子"。頭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絲線打好了絡子。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麼可挑的呢?!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別說鴨蛋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挑好了,裝在絡子裡,掛在大襟的紐扣上。這有什麼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麼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裡的鴨蛋掏出來,吃了。端午的鴨蛋,新醃不久,只有一點淡淡的鹹味,白嘴吃也可以。

這個在我們那到沒什麼,只是和它相似的是立夏。立夏的時候,家長會在孩子的脖子上掛上絡子,然後塞上一個煮熟的雞蛋,就放這群孩子們到處走走玩玩。

總有一個味道是家鄉的味道,隨汪曾祺看水鄉情懷

相傳瘟神嗜睡,直至立夏之日方醒,醒來就散佈瘟疫,孩童受害尤甚。女媧聞之,與瘟神辯理。瘟神無奈應允,以胸前掛蛋為標誌,立夏之日凡孩童胸前掛蛋者一律不加傷害。傳說雖無從稽考,但立夏這天南通的母親們總要選擇個頭大些的鵝蛋、鴨蛋、雞蛋,煮熟掛於孩子的胸前,俗傳至今。小孩子是不會去注意關於這些的意義,對於他們而言不過是覺得好玩罷了。很多關於孩子的節日習俗都是有著吉祥含義的,都帶著周邊人對於孩子最美好的祝福。

總有一個味道是家鄉的味道,隨汪曾祺看水鄉情懷

在汪曾祺筆下,不乏一些“家人閒坐,燈火可親”的描寫,溫暖著一代代的人。他書寫的都是一些生活瑣事,細細談來,柔和的讓人想醉入其中。在他筆下的高郵鴨蛋,總是能夠喚醒我關於家鄉的那片記憶,也能使我在千里之外饞的去超市買幾個鹹鴨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