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跋涉12小時到達水草豐美的夏季牧場,阿魯科爾沁草原大遷徙


6月5日,牛群走累了,額爾敦朝古拉停車休息。6月5日是牧民額爾敦朝古拉和妹妹兩家人夏季轉場的日子。在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草原上,額爾敦朝古拉早早地忙碌起來,把家中的50多頭牛趕出棚圈,與妹妹牡丹家的30多頭牛會合。兩家人將遷徙到40多公里外的草場放牧、生活,直到9月再返回家中。

6月5日,抵達夏季牧場後,周邊的牧民幫額爾敦朝古拉搭建蒙古包。長期以來,牧民會根據草場長勢決定遊牧的線路和時間,牧民、牲畜和草原形成天然的依存關係,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至今保留這一傳統。2014年,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被列入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6月5日,牛群在夏季牧場覓食。 每年6月,季節性禁牧期結束,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裡至少有上千戶牧民駕駛摩托車、農用卡車,帶上生活用品,趕著數十萬頭只牛羊,轉場遷徙到依河傍水、草木繁茂的100多萬畝集體草場,安營紮寨,牧馬放羊,遊牧的隊伍有時綿延數十公里。


6月5日,額爾敦朝古拉和家人趕著牛群向夏季牧場前進。 這樣的場景在內蒙古其他牧區已經很難見到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內蒙古先後實施“草畜雙承包制”和草原“雙權一制”,大部分草場承包到戶,多數牧民拉起網圍欄,在自家草場打草、放牧,結束了遊牧生活。

6月5日,額爾敦朝古拉的妻子敖敦呼和妹妹牡丹騎著摩托驅趕牛群。 額爾敦朝古拉與妹妹牡丹兩家人駕駛著兩輛農用卡車,經過近12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達到了水草豐美的夏季牧場。牧民們紛紛趕來幫忙搭建蒙古包,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額爾敦朝古拉和家人將在這裡度過整個炎熱的夏季。

6月5日,牛群即將穿越一片叢林。

6月5日,額爾敦朝古拉駕駛農用卡車即將抵達夏季牧場。

6月5日,抵達夏季牧場後,周邊的牧民幫助額爾敦朝古拉搭建蒙古包。

6月5日,抵達夏季牧場後,額爾敦朝古拉的妻子敖敦呼和妹妹牡丹在牛群前合影。

6月5日,牛群在夏季牧場覓食。

6月5日,牛群在夏季牧場覓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