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復甦,金屬交易商行業多年來首現“挖人戰”

金屬價格復甦的效應溢出至貿易行業,金屬交易公司紛紛“挖人”佈局擴大業務。加上中國內地交易所向海外投資者開放,導致金屬交易商多年來首次開始加大招兵買馬。

價格下跌一度導致巴克萊和德意志銀行等大型交易商退出金屬領域,行業經歷了長達六年的震盪期。隨著利潤蒸發,其他留下來的交易商也縮減了交易業務。然而,近幾個月CCBI Metdist、EDF Man和標準銀行等倫敦金屬交易所經紀公司分別提供了新的招聘崗位。

香港大宗商品經紀公司Bands Financial董事Jeremy Goldwyn稱,這是過去五年沒有的現象。他表示,現在金屬公司招人有的是為了擴大業務,而有的是因為人被競爭對手挖走了,要填補職位空缺。

5月CCBI Metdist招募了兩名日本Triland Metals的經紀人——Andy Silver和Nicola Hopkins。在此之前,法國ED&F Man Capital Markets挖走了INTL FCStone的Fred Demler和Keith Gwozdz等員工,負責帶領金屬部門的業務。兩年前削減了金屬業務的標準銀行也在重振該部門,聘請了前渣打銀行的風雲人物、亞洲地區金屬業務主管Tim Wilson。

企業正在尋求進軍貸款結構模式等新的業務領域。之前全球利率低迷導致傳統借貸業務收入下滑,現在隨著美國升息,總體的借貸機會出現。倫敦CCBI Metdist Global Commodities首席執行官Andy Gooch稱:“銅價7,000美元而非3,000美元時,市場更加繁榮,投資者也更加振奮。我認為現在這一領域的確存在機會,而且現在競爭不像五年前那麼激烈。”

全球監管加強刺激了行業整合,歐洲企業必須滿足今年年初開始實施的新的《金融工具市場指令》(MiFID)。Gooch稱,該公司即將結束MiFID流程,因此將進入建立客戶階段,因此需要開始招募人員。

交易上預測亞洲就業市場將格外景氣,金屬交易公司和基金將為上海銅期貨合約向國際交易上開放做準備,同時更多上海券商計劃在新加坡開展運營。據新加坡官方機構Enterprise Singapore統計,2014至2017年期間,新加坡金屬交易公司的數量已經增加30%。據知情人士透露,信達邁科將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從事金屬和原材料貿易業務。

今年法國興業銀行將基本金屬團隊由香港轉移至新加坡城。上海期貨交易所計劃6月5日設立新加坡辦公室。專家們預計,中國券商將紛至沓來進軍新加坡市場,從而擴大全球大宗商品業務。這是因為新加坡提供了大量交易對手以及融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