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一位29岁风华正茂的科协干部离开了我们……兄弟一路走好!

痛惜!一位29岁风华正茂的科协干部离开了我们……兄弟一路走好!

29岁,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一个多么绚烂美好的年纪。怎奈,天不假年,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兄弟,好朋友康彬,因急性白血病和脑出血,倒在了扶贫攻坚战的一线上,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疑是眼前梦,泪求天予怜。突如其来的灾难,直接击溃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父母亲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苦苦努力,最终也没挽回这位翩翩少年的生命。2018年6月6日19时0分,年轻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刻......

痛惜!一位29岁风华正茂的科协干部离开了我们……兄弟一路走好!

社会各界人士在ICU病房外探望扶贫英雄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人物生平:康彬,男,1989年5月出生,河南禹州人,中共党员,2011级安徽省选调生,任职于阜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2017年4月被选派至阜南县黄岗镇李寨村任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结对帮扶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6月,获得阜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事迹简介:康彬同志在驻村工作期间,勤勤恳恳,踏实敬业,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投身脱贫攻坚战役;迅速适应环境,主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不畏病痛折磨,主动回村继续扶贫工作。他是数百驻村工作队队员中的优秀代表,也是千万扶贫干部中的先进典型。他用勤劳的汗水、坚持的毅力、无悔的青春为阜南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献智出力。

2017年4月,阜阳市科协康彬同志主动向组织申请下派来到结对帮扶村阜南县黄岗镇李寨村,担任扶贫专干,开始了他无悔的扶贫时光。

痛惜!一位29岁风华正茂的科协干部离开了我们……兄弟一路走好!

响应组织号召,甘做扶贫父子兵

做好扶贫工作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实现中国梦的必要途径、完成习总书记向世界的承诺的关键环节。康彬同志不但自觉响应党组织的号召,而且其父亲康勇也主动加入扶贫队伍,可谓“响应扶贫令,上阵父子兵”。

4月27日,单位接到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通知,要“硬选人,选硬人”,选派新一批干部加强驻村工作队组织力量。跟着领导在省里开会的康彬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思考了片刻,跟家里说了下自己的想法,

当晚便毛遂自荐,主动要求作为选派人员到贫困村。原计划着趁着五一假期回河南老家看下父母,组织上要求在五一前驻村工作队必须到位,4月29日,他就向领导要求到帮扶贫困村进行对接,提前开展工作。

让康彬没想到是,当天中午父亲打来电话说,他也作为选派干部到结对贫困村进行扶贫工作,帮扶对象是禹州市鸿畅镇铁炉村。他还说,作为党员,要有党性觉悟,就要自觉投身到党的事业中。这样机缘巧合,一家父子二人同时在不同的地域,为共同的扶贫事业奋斗着。

都说扶贫苦,帮扶村都是贫困村,生活条件、住宿条件都会很差;他说,一个人在乡镇政府住过,在区里还原村租房子也住过,都习惯了,不怕苦。

都说扶贫累,不仅要应对国家、省、市、县、镇五级的督查检查,还要反复核查完善每户贫困户的档案资料,工作太多太累;他说,为基层老百姓服务再多再累也值。

都说扶贫严,按照新的文件要求,驻村干部要吃住在村,每年驻村时间不低于220天,一去就是三年多,家庭谁来担;他说,单位人员本来少,有的同事孩子小需要照顾,女同事驻村生活不便,这么算下来,也就自己单位另一个新婚的同事还算“合适”。自己这边是结婚不久,小两口过日子也没有小孩,妻子到结对扶贫帮扶单位挂职,自己到扶贫结对单位任职,也算是相得益彰。

康彬在跟家里视频聊天的时候,都会有着这样的共同话题——“贫困户里的西瓜熟了,我发动了身边的同事朋友,一人买几十斤,一会就把几车西瓜买完了”,“我们这边贫困户有不少养殖龙虾,而且靠近湿地公园,我们帮助联系了市里的餐饮机构来收购,下一步还要做大做强龙虾品牌”……

痛惜!一位29岁风华正茂的科协干部离开了我们……兄弟一路走好!

康彬同志与李寨村村民在一起

主动扎根基层,投身扶贫任务忙

选择离开本职岗位,到基层锻炼、承担扶贫工作,不是一件理想中轻松惬意的事情,更不是一个简单愉快的决定。有些犹豫,他跟家人倾诉了不舍,父亲告诉他,要俯下身子,加强锻炼;母亲告诉他,要踏实工作,兼顾身体;妻子告诉他,要眼光放远,全面提升。就这样,他严格按照选派要求长期驻村,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

主动适应新环境,切近群众生活。初到村里的时候最难适应的是入户时间不固定,入户走访时间要看日历,农历逢单为集市,上午基本村民都去赶集,他就下午顶着太阳开始入户;有的白天大部分时间有的外出务工,有的走亲访邻,到了吃饭的时间才赶回家里,他就在饭点后开始入户;还要选好时间段,农忙时节多做村级资料,农闲时间多入户了解情况。工作时间不固定,饮食也就不规律,虽然一个月过去瘦了十几斤,他依然坚持。

主动学习新政策,做好到户宣传。没有入职培训,各项政策是在干中学、学中干,面对“十大工程”、“351,180”、贫困户动态调整等政策规定,他也被思维不够系统、理解不够深刻、记忆不够准确等问题所困扰,无奈只能在随身公文包中携带各种材料,方便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查找相关政策和信息。如此,公文包逐渐变成了“百宝囊”,也变成了“行军包”。

他总是说,驻村扶贫,主要是做政策宣传员、发展指导员、党建讲解员,把政策执行好、把群众引领好,把村子建设好才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他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坚持做的。

痛惜!一位29岁风华正茂的科协干部离开了我们……兄弟一路走好!

不畏病痛磨难,甘为扶贫洒热血

为了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他没有考虑自己尚未痊愈的身体,就一心扑在工作上,跑项目、整资料、访群众,经常工作到半夜。连续的高强度工作,极大地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

6月6日19时0分,年轻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刻……这距离他过完29岁生日才仅仅15天。

艰难和挫折没有击垮过他,他说,活着就要让时间花费得更加有意义,让生命过得更加有价值,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而重要的工作,是我生命中的最美的时光。

康彬,千万扶贫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但他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扶贫工作的无悔赞歌,用自己的热血向党、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像康彬这样扎根基层的科技工作者,科技之光将照亮人民的幸福之路!

愿逝者安息!康彬,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