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紅樓:一個曾經教子有方的好媽媽,為何教育幼子寶玉時完敗?

漫讀紅樓:一個曾經教子有方的好媽媽,為何教育幼子寶玉時完敗?

對於母親王夫人,寶玉一定懷著一種不滿和怨恨。不是嗎?她痛斥並攆走了自己喜歡的丫鬟金釧兒、晴雯、芳官還有四兒,使得金釧兒投井自殺、晴雯抱病身亡,等於是間接害死了這兩個年輕美麗的女孩。母親也絲毫不理解自己,不懂得他對世俗科舉的厭惡,不接納他喜歡的黛玉,最終讓他抱恨終生。

可是,如果我們換個視角,從一個母親的角度來看,我們願意自己還沒成年的兒子成天跟女孩子們混在一起嗎?我們能容忍他不好好學習嗎?將來別說保住階層,就是安身立命也難吧?我們願意讓兒子娶個身體不好不說,還處處轄制兒子,為她發狂發癲的兒媳婦呢?

所以,我們不得不說,王夫人的教育態度和想法並不算錯,她只是一個不聰明的媽媽而已。她在教育上出了問題,從小一味溺愛放縱,等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才發現不對,然後開始不分情由地嚴加管束,結果給孩子造成了嚴重心理陰影,也讓母子關係越來越疏遠糟糕。

這樣的情形,是母子二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吧?

漫讀紅樓:一個曾經教子有方的好媽媽,為何教育幼子寶玉時完敗?

王夫人原本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媽媽,她曾經教育培養出一雙優秀的兒女——賈珠和元春。

她的長子賈珠從小就是個聽話懂事的學霸,在母親的嚴格管教下,剛剛14歲就考中了秀才,未來前途無量。他是母親的驕傲。可萬萬想不到,賈珠還未來得及施展才華,就青年早逝,只留下了年幼的兒子賈珠,讓母親王夫人深感痛惜。

她的女兒元春,更是美貌與智慧並重,雖說從小是賈母教養長大的,但跟親生母親哪能一點關係沒有?元春長大後入宮成為貴妃,做為已經沒落的貴族之家,這時賈府的富貴榮華全靠元春來維護支撐。

生養了兩個這麼優秀的孩子,我們怎麼也不能說王夫人不懂教育啊。可為何到了小兒子寶玉這兒,畫風就變了呢?

漫讀紅樓:一個曾經教子有方的好媽媽,為何教育幼子寶玉時完敗?

寶玉捱打後,王夫人對著懂事明理的襲人,有過一段話:“我何曾不知道管兒子,先時你珠大爺在世時,我是怎麼樣管他,難道我如今倒不知道管兒子了?只是有個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經快五十歲的人,通共剩了他一個,他又長的單弱,況且老太太寶貝似的,若管緊了他,倘或再有個好歹,或是老太太氣壞了,那時上下不安,豈不倒壞了,所以縱壞了他。”這是一個母親的心裡話,想到優秀的大兒子早早去世,她一定在心裡追悔,是不是自己管得太緊,逼得太狠,讓兒子累壞了身體,才會早早去世?痛定思痛,她不敢再那麼用力管這個唯一的小兒子了。並且上面還有個更溺愛孩子的婆婆,稍微管緊一點,婆婆就要干涉了,在長幼同住的這大家族中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也著實不易。

王夫人有著自己的苦衷和不得已,可眼看著兒子如此不長進,她也真是著急。

她本是善良溫厚的人,對所有來投奔的親戚,不管是親密的黛玉寶釵,還是疏遠的寶琴邢岫煙李琦李紋等熱情接待,並一視同仁地每個月都給和賈府小姐同樣的零花錢;都對待八杆子打不到的劉姥姥都一下贈送了一百兩銀子,那一句“拿去或者做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別再求親靠友的。”著實讓人溫暖;對趙姨娘的女兒探春也很信任,放手讓她管家;就是被她痛恨的攆出去的金釧兒、芳官等人,得知她們自殺和出家,也深感不安和傷心,都賞給了很多東西補償。

漫讀紅樓:一個曾經教子有方的好媽媽,為何教育幼子寶玉時完敗?

可一旦事涉了心愛的兒子寶玉,她立刻亂了章法,沒了分寸。對兒子期待讓她沒有耐心去了解真相,高高在上的母親權威讓她放不下身段去跟兒子平等交流, 對兒子的深愛更讓她覺得兒子是好兒子,有毛病有問題也都是別人挑唆慫恿的。對於那些干擾兒子健康成長的女孩,她當然要痛下狠手,她要把兒子拉回到自己認為正確的軌道上來。

她認識到了教育的問題,開始拼命地努力彌補,想要亡羊補牢,所以才會用力過猛,顯得無比冷酷無情。

可最終,她還是失敗了。

寶玉依然是不愛學習不思上進的人,他既擔當不起家庭的責任,更在家族敗落後缺乏謀生的能力和手段,他的出家不僅是因為愛情的破滅,也因為無法在這個凡俗的世界生存。

王夫人的結局如何呢?小說沒有寫完,並且前面也缺乏暗示。然而。稍微想一下就可以猜得出來,她的兩個優秀的兒女,賈珠、元春都早早去世,家族已然衰敗,唯一的兒子寶玉又出家,她生有何趣?如果她還活著,也一定會繼續吃齋唸佛,在佛音中求得心靈的平靜和救贖,了此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