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投資者幸福指數,關鍵在於消除“割韭菜”

盤和林

近日,證監會黨務委員,副主席閻慶民在上海專門召開的投資者座談會上聽取了眾多投資者的意見,指出要將投資者的建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不斷提升投資者幸福指數。

提升投資者幸福指數,關鍵在於消除“割韭菜”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到今天,市場雖然仍然存在著投機行為,但總體逐漸趨於理性,投資者心態也在逐漸轉變,這與我國對於證券市場監管水平的提高,對投資者相關知識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保護投資者利益,提升投資者幸福感的路依然任重道遠。

如何提升投資者幸福感,其實只有一個途徑就是讓投資者獲得合理的投資收益,總是被“割韭菜”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幸福感必然無從談起。而消除“割韭菜”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監管水平,讓資本市場更加成熟;二是投資者自身素養提升,這需要雙管齊下。

監管部門應更多傾聽投資者建議,強化法律救濟

提高監管水平,主要是消除資本市場“割韭菜”的環境。從目前來看,我國資本市場信息披露機制不完善、違法行為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是導致投資者幸福感不高的主要原因。

提升投資者幸福指數,關鍵在於消除“割韭菜”

首先,需要保證市場上的公平競爭,只有公平才能讓一切競爭變得有意義,也能讓消費者在競爭中敗者吸收經驗,不會抱怨制度不公,勝者也能更有信心,更偏向於從正當的渠道獲利。監管部門需要繼續完善市場交易行為監管,加強對有關利益主體的審查,減少內部交易現象,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讓一切交易行為都可保留,追溯,接受社會的監督。

其次,需要促進市場透明,完善信息披露機制。我國如今在大力推動核准制向註冊制轉變,而註冊制的核心就是信息透明,要讓市場上的所有參與者都能夠平等地獲得所需信息,只有這樣每一個投資者才能做出各自的理性最優選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所有競爭者都在一個開放,公平的市場中公平競爭,這也是提升投資者幸福指數的重要一步。

最後,監管部門應該轉換監管理念,將保護投資者利益放到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上市公司只有依賴投資者才能完成融資,證券市場效率也都取決於投資者,如果投資者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因其他人違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無法獲得賠償,而非法獲利者無法得到應有的懲罰,這些都會嚴重打擊投資者的積極性和磋商其對政府的信任感,降低投資者的幸福指數。

監管部門應當更多的傾聽投資者的建議,在法律制定中也更多的突出民事責任,使實體法律與程序法協調一致,切實保障被害人得到法律的救濟,而違法者受到應有的制裁。

投資者設置效用函數,才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而從投資者自身來看,自身投資素養較低,容易盲從,過於注重短期收益,也是被“割韭菜”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投資者若想要在證券市場中通過自身的投資行為獲得收益,提升更多的幸福感,需要提升自己的相關知識水平。投資者應該積極參與政府及相關機構組織的培訓,瞭解證券市場有關信息,努力學習資產組合理論,理解價值理論,合理分散風險,在眾多投資品中找到最優選擇,從而獲取利潤,提升自身幸福感。

提升投資者幸福指數,關鍵在於消除“割韭菜”

​ 其次,需要投資者轉變自身觀念,不要太過在意短期的波動。在我國證券市場發展歷程中可以發現,散戶過於注重短期投機性投資行為的收益,而忽略了尋找被低估的證券產品進行長期價值投資。短期頻繁的波動會時刻牽動著投資者的心,使得投資者精神緊繃,壓力過大。而且,市場過度在意短期波動,很容易造成股價波動頻繁,風險增大,市場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出現大面積的踐踏情況,這種痛苦就只能讓投資者買單了。

最後,投資者需要對自身有更多的瞭解。其實,分析一個投資者能否獲得幸福感,可以用經濟學上的效用理論來解釋。投資者需要分析自身究竟是激進型還是保守型,內心可以為自己規劃一個模糊的投資效用函數。每一次投資行為都能為自己帶來效用的增加,而通過對行為進行調整,使之更加契合自身的投資效用函數,結合自己的資金成本線,就可以找到最優的投資組合,這樣可以做出效用最大化的選擇,有利於投資者從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綜上,竊以為,當前監管部門重視保護投資者權益,提升投資者幸福感,是我國監管進步,證券市場發展向好的重要表現,而真正提升投資者幸福感,不單單需要監管部門的努力,同樣需要個人的配合。(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