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今日終於等到今天——臺灣光復


圖為10月6日,日本第十方面軍參謀長諫山春樹簽字的中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付第二號接收投降備忘錄的受領證。

圖為10月13日上午,日本第十方面軍參謀長諫山春樹簽字的中國戰區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付第三號接收投降備忘錄的受領證。

1945年10月17日中午,接管臺灣的國軍在第七十軍軍長陳孔達等率領下,分乘40餘艘美國第七艦隊的登陸艇,抵達臺北基隆港。圖為第七十軍士兵在基隆碼頭排隊集結的情形。

臺灣學生等民眾揮舞國旗,夾道歡迎來臺接收的中國軍隊。

10月24日,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抵臺,各界政要和民眾代表到松山場迎接。

臺北市公會堂。原為清代臺灣巡撫衙門,後為清布政使司衙門,日據初期為臺灣總督府。1919年新總督府修好後,日本人將之拆除,改建為公會堂,經常舉辦各種大型活動。陳儀抵臺次日,在這裡舉行了受降儀式。

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時,中國戰區臺灣受降典禮在臺北市公會堂舉行。圖為會場外群眾集結守候的情景。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二卷《侵佔臺灣五十年》,洪小夏、殷佔堂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