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民國大師“高考”逸事,一個0分,一個15分!

今天,翻書時,偶然間看到兩位民國大師考清華大學時的成績,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高考”,一位是0分,一位是15分,由於機緣,他們都進入了清華大學,最終成為一代大師。現在,與大家分享他們高考的故事。

兩位民國大師“高考”逸事,一個0分,一個15分!

1、張充和, 長於書法、繪畫、崑曲、詩詞,人稱“四絕大師”,也被稱為“民國最後一位才女”。1933年,張充和來到北京,報考了北大,當時北大入學考國文、史地、英文和數學,共四門,前三門她都不在話下,國文還考了滿分。這三門加起來總分就遠超分數線。最後一門數學,不加也罷,因為她考了零分。

兩位民國大師“高考”逸事,一個0分,一個15分!

北大有明文規定,考生有一科為零分者,不予錄取。這可急壞了一眾愛才的閱卷老師。他們率先向閱卷的數學老師施壓,讓他找補幾分。而這位老師,也天生一把硬骨頭。復判後,仍給了零分。最終驚動了北大文學院院長鬍適,胡適讀完張充和的作文,大為歡喜。最終,張充和被破格錄取了。

兩位民國大師“高考”逸事,一個0分,一個15分!

2、錢鍾書,自幼聰慧,中學時,就寫得一手好文章,

1929年,他考北大時,錢鍾書英文滿分,國文也很好,數學卻只考了區區15分,當時初任清華校長的羅家倫,非常愛才,特准而入學。錢鍾書在清華博覽群書,立志“橫掃清華圖書館”。

兩位民國大師“高考”逸事,一個0分,一個15分!

一日,曹禺慫恿吳組緗。“你看,錢鍾書就坐在那裡,還不趕緊叫他給你開幾本英文淫書?”吳組緗倒真的走到錢鍾書面前,請他列三本英文黃書。錢鍾書並未多說,拿起紙張就寫。從書名到內容簡介,直到把整張紙正反兩面都寫滿了,才遞給吳組緗。吳組緗目瞪口呆,粗略一數,竟有四十來本。從此,清華園裡就有了錢鍾書列黃書書單的軼事流傳,驚歎之言,遠高於揶揄之聲。如果不是羅家倫的“特批”,清華就要流失一位才子,而中國將失去一本撰寫《圍城》的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