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单坡,囤顶,平顶,圆顶,栱顶,穹隆顶,风火山墙式顶,扇面顶……

选择洛带,出于对古建筑的浅浅好奇。

一千八百多年的客家古镇,有隋唐时代大屋顶的厚重与舒展,有明清风格的奢华与精巧。我渴望,能触碰到梦里的古风。

1

玉带落井流到东海,鐵鍾在亭叩響西川——落带镇。春曦坊外缦鄉雲,晓霧花間浮暖艳——落带古镇。

牌坊上方的里外,与街角巨石镌刻着的鲜红“洛带”,各行其是。一眼喜欢的,是洛带。“洛”字,古名喜用。

古镇老街,在一街七巷为代表的古巷里,保留着大量明清风格古建筑:民居、府第、宗祠和会馆。最具特色的,是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川北会馆。

灰暗午天,偶落小雨。我戴着浅咖礼帽,缓行在古铺林立的老街。老旧干净的石块路面不拥挤,斑驳脱漆的木板门上雕花镂空屋角残缺不齐。无大声叫卖吆喝,无音箱杂乐纷吵,无车辆喇叭滴滴。我喜欢这种感觉,像穿行于世界之外的另一段时空。

进巷不过百余米,一缕幽香穿过各种食物气息钻入鼻。四下张望。街边一关着木门的铺子前,地上蹲着个穿旧中山装男人。

他的中山装外套里,竖格条纹衬衫和茶色衬衫领随意翻露,鸭舌帽下戴着一副不知是近视还是老花的眼镜。肩搭几根弯曲白线,左手挽挂个小红布袋。

双掌紧抓着盖了白纱布的小竹篮。篮前地上,铺着小块黑布,整齐摆放七八串用白线绑的两朵三朵小白花,几枚回型针散落一边。他低头不语,亦不看任何行人。

我蹲下去,拿起一串,鼻前深吸。果然是它的香。“一块钱。”老男人抬起头。“这是什么花呀?”我打探。他费力解释。好一会,终于在路人帮助里,我记下黄桷兰。花语:纯洁的爱,真挚的情。

挽起长发,编一根斜辫。我把黄桷兰别在发梢。深蓝斜襟衫的玉扣上,亦别一朵。一瞬间,走过的风,都飘飘香。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2

第一站,广东会馆。

恰逢一场“天府与天堂艺术对话书画作品联展”。书不尽言,翰墨难写点妍画丽;画不尽意,线条难描山绿水长。

宅子里,圆木撑弓,镂雕的窗翘屋檐,阑额彩绘。卷棚,天花中棚,屋脊等均雕刻着各式龙凤花鸟戏剧人物,造型逼真。风火墙以砖砌,半圆形巨壁,高底参差,延绵起伏,犹如两青龙,腾空欲飞。

我无丝毫书画修为,却喜那裱花好的字画挂摆在古院四墙。穿漏天井倾泻下的光,把一切印衬的静谧。脚步,轻了。呼吸,亦轻了。老屋里,仿似端坐着一位白须智者。他垂目不语。你获得不可描述的神悟。

载我从都江堰到洛带的小司机,坐在会馆一进院的竹椅上看手机,等着我,不催,不急。我从展厅出得门来,瞧见矮木桌上摊开本签名薄,一页一页名,多注一人,故意戏谑小司机:“签个名吧,留个纪念。”

小司机放下手机,挠挠脑袋,黑脸上满是难为情。他真站起,俯下身,白纸上写上黑字。我走近一瞧,签的是我的名,2人。龙飞凤舞,力透纸背。诧异,又惊喜。

这,是旅途小确幸。

我以为小司机一直忙玩手机,却不知他在查询洛带古镇,试图向导些景点,免得我有限时间漫无目的重复游荡。我轻笑:“我就是,特意,来浪费时间的呀!”

自广东会馆往古镇深处,时有岔路。我选择江西巷,寻江西会馆。某岔路口,本欲往右的,却被左侧一对卖草药老夫妻吸引。我最见不得,这般恩爱白头场景,心会软酥,莫名温暖。

两老人衣着整洁,相隔一尺,一条小凳放中间,却都坐地下台阶上。只不过,奶奶臀下垫着张整齐折好的蛇皮袋。他们身前,放两竹篮,一背篓,装满草药数种。

小司机用四川话打探各种草名与药性。我听不懂,不断打岔。野靛?治胃病,用猪肚药引一起炖;甘油菜?煎水当茶喝,治肝炎;八角枫,熬水洗澡,治风湿。

奶奶耳目利索。草药是她自个上山坡挖的,两块钱一把。她80,老爷子87。许是听力已不大好,老爷子举着一把草药直问我:“要不要?要不要?”

小司机说自己老母亲就有风湿,买两把八角枫试试。他递给奶奶一张五十钞。奶奶接过钱,正看,反看,似乎不放心,嘀咕着不要大钱,要零钱。老爷子把斜挎的布包往身后一挪,颤抖抖一把抢过去:“我能找。”他小心翼翼从内衣口袋里摸掏出一把钱,一张一张,慢腾腾数。我想起逝去多年的外公,也这样。

奶奶着急,又不指责,急得只嚷嚷:“找四十六!四十六!”

“要不然,五块钱三把不?免得找零。”我给小司机提议,奶奶却耳尖:“找四十四,他们还要一把。”

要的,要的。小司机又多要了一把。老爷子找了钱,又拿起别的草药,依旧一个劲问我:“这要不要?要不要?”奶奶指着老爷子额头又嗔怪:“别人不要喽!”

边上卖其它东西的妇人,热心给小司机解释怎么煎煮八角枫。我多想全买回家去呀,实在背不了,亦不知飞机给托运不?

走很远后,转身回望台阶上那两老夫妻,他们互相整理着篮子或衣裳。小司机叹气:那么老还这般操劳。我揶揄他不懂:老人衣着整齐干净,卖点东西不是操劳——是一种生活乐趣。

我的眼眶,不知为何湿润。

我也想在八九十岁时,能这身板上山采药摘花,还有个他能被我嗔怪责备也不气恼,还能一起牵手,哪怕吵吵闹闹,上集市买卖喜欢的小物件。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3

吃住,是我在旅行中,最关心之大事。

自江西巷路口直往深处,走过解放前就有的新民饭店,听说它家油烫鹅名扬四方。

吃了两串夹心天鹅蛋、艾蒿馍馍,胃便鼓了。见着炸蝎子炸蜈蚣炸蚕蛹,不知为何想起《天龙八部》里那个敢爱敢恨的阿紫。不敢尝,只得拍拍照片过过瘾。

那天鹅蛋与艾蒿馍馍实在好吃又便宜呀,都三块钱一串。吃不下时,我剥两个给小司机,逼他吃,顺便调戏调戏:“这情形,你倒像我的小情人?”

他黑着脸,提起买的草药,还有我一路购的丝丝糖,核桃片,剑门关豆腐干,无花果。“我回车上……把东西提回去……”我留下无花果,装进刚买的绣着“洛带古镇”的花布袋。一人荡荡,极好。

天空飘下小雨。出了巷子,也没寻着江西会馆。路痴呀,抵达一个广场。干脆寻了个茶棚,一座一杯素茶,十五元。

身后是个老戏台,身侧是五凤楼游客中心。茶棚老板娘递水壶时说,五凤楼后面有客家土楼。我码码字,便犯瞌睡。搁下手机,发呆。偶尔,提篮的客家妇人,有的上前问买不买枇杷或野菜,有的又张罗咸菜“”十块钱四把的,卖你九把吧!”便宜呀,都想买。却只能摆手笑笑,装作一句听不懂。一晃,时间就没了近两小时。

未时末,荡至土楼,楼上早已铁将军把门。只好在一楼绕圈,东瞧西看。两对新人,在土楼里拍婚纱照,艳丽张扬。长长拖地红礼裙的现代美人,与姜黄墙面褐色门窗的土楼,色调鲜明对比。一古一今,视觉冲击,如刃。

对土楼的第一印象,来自电影《大鱼海棠》。椿在土楼各层奔跑,看着还是小鱼的鲲一点一点变大,她亦从小丫头长成亭亭姑娘。她忘记了儿时同伴湫,忘记了自己该有的职责与戒律。她心眼里,只剩送鲲寻故乡。土楼,承着椿的族,也载着椿的梦。

我迷恋所有关于爱,关于义,关于勇气与善良的唯美传说。土楼里,有一个种族的秘密。而我所知道的最大土楼,就在洛带。所以,我必须来。贴近它。

黏土与沙,被一个奇妙比例,拌和成泥,夹着墙板,夯筑成墙。柱梁门窗,被泥沾着木料,连成一个完整的圈。客家人,在土楼里度过缱绻疯狂的清晨,又度过弥漫水乳交融气息的夜晚。生老病死,悲喜更替。历史,是一个等待人不断逝去的过程。

夕阳,从灰瓦屋顶后,放射出最后光芒。客家话中的太阳,与上饶话一样,都叫“热头”。我高举相机,使劲踮起脚尖,想留住热头一丝余光。人活着,是寄生在这世上,为何非要奔波劳碌后,还怨恨人生苦短呢?低眉处,俱是清欢,才是最好境界。

从土楼后,穿过新建的博客小镇,晃一圈闽派、川西、徽派、晋派、海派各式建筑,我又行回古巷。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4

申时。夜,还未降临古镇。

灯光,陆续打亮。老街店铺,在一一关门。

又遇见那卖花老翁。他静静游走,也不吆喝。篮里黄桷兰,新鲜水灵,是重新采摘的,还是他有养护秘诀?我胸前发梢上的花儿,已在发黄,枯萎。

伤心凉粉,是洛带最盛名的小吃。

进镇时,沿街往里三百余米,下坡处,街对门,两店面,俱是伤心凉粉。我知那伤心来由,怕辣,不敢轻尝,暗想晚边逛完,舍命尝尝?哪知回头时,皆已关门。

又惦念街尾那家“开心凉粉”,不知与“伤心凉粉”何关联?那时肚撑吃不下,这时又无时间可回头。有些旅途,注定遗憾。

幸好,就要出镇口百米处,有家不起眼的小店铺“老外公祖传凉粉”。店主乐呵呵,姓黄,内江人。进店坐下,我一边喊小司机来晚餐,一边与老板闲聊凉粉。瞅瞅墙上价目单,炸热糍粑10块一份十个,凉虾5元一碗,抄手(南方的大馄饨)8元一两10元二两。每样各点一份。

小老头没两分钟就捣腾好凉粉虾皮,炸好红糖糍粑,才进后屋煮抄手。铺子里,就他一人,却有条不紊。他的凉粉手艺,传承于岳父,所以才叫“老外公祖传凉粉”。小老头今年正好六十,顺口溜出的四川话,句句压着韵,真是意外遇见的趣事儿:

带了十几个徒弟。“伤心凉粉”名气是挺大,十块钱就只一小碗;我家凉粉六块钱,滋味一点不逊色它;街尾那家更别提,凉粉都是集市买,哪有我家用料实,口味是这街上最正宗!

小老头一边呵呵招呼我们,一边不紧不慢忙乎手头活,还能不慌不忙零碎接待其他客人,那沉稳气度,顺溜呦。有对小年青,也坐下要了凉粉,打探着古镇情形。他们才刚到古镇。小老头极力推荐供销社饭店,大床房一晚也就百元,是古镇里的金字招牌。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5

二峨山麓,在龙泉山脉逐渐模糊。该与洛带告别了。

一次缓缓行,坐过,吃过,感知过。人生有限应惜取,何苦对着斜阳怨迟暮。寻机会,还会再来,爬上“长城”,远眺俯瞰古镇,再进镇里睡睡客家的老花床。

小司机精神抖擞,提醒开始晕车的我把副驾驶座放倾斜一点,眯一觉就到都江堰。我不再与他玩笑,真诚道了声“谢谢”。

从前,我会很警惕,惶恐陌生的一切。我还会总遗憾,心怡路上,无合意的摄影师,把我摄入那些值得纪念的镜头里,将来可念想。如今,不知何时,我已释然。有些偶然相遇,也能踏实沉睡去。

那两朵陪我一下午的小花,在我发梢间留下过暗香。回到酒店时,我顺手摘下丢进垃圾桶。可从此,知晓了黄桷兰。

那些我遇过的人事,见过的山河,触摸过的古老村落与草木,在慢慢变成一种东西,无形,无声,深嵌入我骨血。它们,让我丰盈,让我豁达,让我不惧怕孤独,让我有选择性地相信温暖,能既孤傲,又温润地,行于这天地人间。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附录一: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成都市到洛带古镇,三十多公里。新南门车站,滚动发车直达,7元钱车费;五桂桥车站,219路公交直达,3元钱;青白山客运站,11元直达。成都至都江堰,火车15元;班车17或19元。都江堰至洛带,九十多公里,公交转车麻烦,包车约两百一天。

附录二:洛带街景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附录三:博客小镇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附录四:洛带吃喝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附录五:古镇里的有心人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放学后的六年级娃看铺子)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腌菜十元九把)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奶奶采的野菜一元一把)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糖人画是民俗文化遗产)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土楼当影楼)

行过洛带: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在洛带古街,自拍一张)

欢迎进入珍影像2018 第3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