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永勝縣特產

永勝縣是雲南省麗江市下轄縣之一,縣境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地處長江上游,麗江市中部,縣城永北鎮。東與華坪縣交界,東南和楚雄州大姚縣接壤,西與玉龍縣、大理州鶴慶縣山水相依,北和寧浪彝族自治縣毗鄰,南與大理州賓川縣相連。縣城所在地永北鎮,海拔2140米,距省會昆明市480公里,至麗江古城103公里,距大理市200公里,四川攀枝花市174公里。縣境東西橫距82公里,南北縱距140公里,幅員面積4950平方公里。永勝物產豐富,素有“滇西北糧倉”、“魚米之鄉”之稱。水稻、甘蔗、烤煙、花生為主要作物,永勝程海以盛產天然藻類蛋白而著名,程海螺旋藻被列入雲南省政府“18生物開發工程”重點項目。永勝縣旅遊景點有程海、靈源箐、羊坪水庫、毛氏宗祠、麗江邊屯博物館、三川土林、紅石崖古地震遺址、翠湖、他留墳林等,境內居住12個世居民族。除漢族外,萬人以上的有傈僳族(51000餘人),彝族(36000餘人),千人以上的有納西族(9200餘人),白族(6000餘人),傣族(5000餘人),回族(4000餘人)。 永勝縣其他少數民族還有壯族、苗族、拉祜族、佤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佈。

「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永勝縣特產

雲南129縣特產

永勝程海湖螺旋藻是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程海湖的特產。產於永勝程海湖中的一種肉眼看不到的飄浮於水面的微小植物,在顯微鏡下外觀為青綠色、呈不分枝的絲狀,宛若一根盤曲的彈簧,故名螺旋藻。螺旋藻是目前地球上人類已知的營養成分最豐富、最均衡的生物。產於永勝程海湖中的一種肉眼看不到的飄浮於水面的微小植物,在顯微鏡下外觀為青綠色、呈不分枝的絲狀,宛若一根盤曲的彈簧,故名螺旋藻。 雲南永勝程海湖是目前世界上繼中非乍得湖、墨西哥特西科科湖之後,天然生長螺旋藻的全球三大淡水湖泊之一。螺旋藻是目前地球上人類已知的營養成分最豐富、最均衡的生物,科學檢測表明:1克螺旋藻粉的營養含量相當於1000克各種蔬菜水果營養的總和。螺旋藻蛋白質含量高達65%-71%,且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血蛋白相似,極易被人體吸收。 螺旋藻同時富含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藻多糖、藻藍素、亞麻酸、類胰島素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降低膽固醇、解腎毒、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促進前列腺素合成、抑癌防癌、加速創口癒合等多種藥用和保健功能,是放化療、貧血、肝炎、糖尿病、胃及十二腸潰瘍、骨髓病變等低毒高效的理想藥物和保健食品。

「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永勝縣特產

雲南129縣特產

他留烏骨雞屬肉蛋兼用型雞種,原產於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六德傈僳族彝族鄉的營山、雙河、玉水三個村,也因彝族分支他留人所飼養而得名。2010年1月15日,他留烏骨雞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永勝縣地處滇西北麗江市的中部,長江上游,屬低緯山地季風氣候,冬春乾旱,夏秋多雨。又因地勢高差及多種地貌的影響,形成典型的垂直氣候,高溫冷、中溫涼、低於熱,南部熱旱,北部溫溼。六德鄉屬亞熱帶河谷至寒溫帶氣候,年均氣溫16℃,年均降雨量將近800毫米。主要河流為金沙江支流他留河、馬過河,六德鄉特有的高山深谷地貌,河流落差巨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位於永勝縣城東南30多公里的他留山是他留烏骨雞產區,屬寒溫帶山地氣候。獨特和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造就了該雞種適應性廣,耐粗飼及生長快、耐熱、耐寒、抗病力強的特點。營養豐富,並有藥用價值。

「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永勝縣特產

雲南129縣特產

糯米血腸是納西族普遍喜愛的食品,納西語稱為“麻補”。其做法是把蒸到半熟的大米或糯米趁熱拌上鮮豬血或蛋清以及各種香料,緊緊灌入洗乾淨的豬大腸內封好口蒸熟即成。因製作的方法不同,用鮮血的叫黑麻補,用蛋清的叫白麻補。食用時需切成圓片,或用油煎炸,或用甑蒸熱,色澤油亮,異香撲鼻,膾炙人口。每年冬季殺年豬,幾乎每戶納西人家都要做一些麻補招待親友。如果家人在外學習或工作,還要想方設法請人將自家制的麻補捎去。

「農產出雲」雲南129縣特產之永勝縣特產

雲南129縣特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