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籌碼分佈形態彙集,股市大咖都會的基本技巧,掙錢能不簡單嗎

入行十幾年,我見過無數意氣風發的投機者,也見過無數種死法。

做趨勢的人多數死在震盪裡,因為講趨勢就要講操作級別,小於5分鐘的級別容易死在震盪裡,當行情波動不大的時候,價格的變化就經常會圍繞著操作邊界線上下舞動,造成投機者止損不斷、操作頻繁、虧損累累!!!

而做盤整的人多數又會死在趨勢裡,因為震盪裡進進出出賺的小錢,一次大的反向波動就掃沒了。

做短線的人多數死在暴拉前,盈利的時候只有一點點,虧損的積累卻不少。如果沒有“做短看長”的心理準備,一旦短線走好了,投機者就很容易為了一點點眼前的盈利而放棄讓利潤奔跑的機會,這就是大多數做短線的人死的道理;

但做長線的人又往往死在週期裡,大的週期往往數年之久,投資者在堅持拿了數年後,大概率會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賣出;

沒方法的人多數死在亂做裡

,新手一般完全沒有方法論,包括進場和離場都是胡亂操作以及倉位輕重的胡亂操作;

有方法的人又多數死在執行裡,不是說有了方法就能盈利,我很早就有了方法,但曾經還是虧多盈少,問題就出在不能嚴格執行上。不能嚴格執行是因為不明白舍與得之間的辯證關係,有點小利在行情回撤時不按照規則就獲利了結,如此就變成了有規則等於無規則!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原來的根深蒂固的錯誤理念怎麼也無法擺脫,再合理的方法也是等於沒有方法。簡言之,有了方法不執行,跟胡亂操作就沒有區別!

靠主觀的人多數死在感覺裡,靠消息的人多數死在新聞裡……

這麼多種死法,總會有一種適合你。

一支籌碼分佈形態彙集,股市大咖都會的基本技巧,掙錢能不簡單嗎

美股是散戶市,中股是機構市。

曾在一本書上讀過:美國機構投資持續存在10年以上的僅2000餘家,可見,多數機構很難存活10年,這與散戶從爺爺輩傳承的持股相比,生命力太不旺盛了。若是存活10年以上的機構,僅佔百分之一的話,美國的機構投資者不過20多成家。美國股市有20多萬家機構投資者,這個數據有可信度。巴菲特和林奇等價值投資者(包括巴菲特的老師)都在書中嘲笑過機構持不住股,說他們追風,見到漲就買入,見到跌就買入。所以他們都看不起很多機構投資的水平。

如果說群體無理性的話,那麼個人投資者是理性的,反而機構投資者是非理性的,這在中國股市體現的很鮮明:機構是中國股市追漲殺跌的元兇。中國的機構8成以上都是虧損的,他們持有的一些銀行類大盤股根本不敢變現,只是每天自買自唱維持市值而已。一旦這些大盤股他們要變成會跌到幾毛錢,虧損會讓他們全部清盤。中國的機構投資者賬面都是假的,很多持有市值都是銀行或券商的借貸,每季計算市值時,好像還混得過去,其實有一部分市值都是借貸而帶來的。每天,這些機構都會在早盤拆借,下午收盤前償還,這就造成每天下午2點半左右都會開始一輪下跌,因為當天的拆借當天要還上。這些拆借,機構很少當天都賺到啥,只是用於維持一下獲得佣金而已。機構操盤者,每次交易都可以獲得返傭,這是他們不斷買進賣出不理性的原因,其實還是理性的,他們在返傭中普遍吃回扣,不會管基民或其它投資者是否賺錢。試問:你能從進進出出中的反傭獲得回扣,你會長期持股不動?

股市中有大量的機構投資者。各種基金,公募,私募。他們往往由最頂尖的經理人打理,僱傭N 個斯坦福的碩士幫他們研究,自己也是很牛的。你各種能力比得過一般人,卻不一定比得過他們。而他們資金量大,在各種股票裡他們都是佔大頭的。

在不分紅的股市中,大家是零和遊戲,我賺的錢不是公司生產所取得的利潤,而是別人口袋裡的錢。零和遊戲在合理的環境下,靠的是智商和策略。而中國股市由於各種制度嚴重畸形和不健全,有些人是可以作弊的。所以散戶進入中國股市,在目前的環境下是不理智的。大多數人還是往裡衝,或者不出來,如果他們是理性的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認為自己聰明,或者會分析,可以賺到那些,不聰明也不會分析的人的錢。但是人往往是有高估自己能力的傾向的,這就偏題是人性的問題了。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多次公開說,“中國股市是大規模,有組織金融詐騙集團。”話雖糙了點,但理是對的。

一支籌碼分佈形態彙集,股市大咖都會的基本技巧,掙錢能不簡單嗎

根據《股市投資思維》籌碼分佈形態彙集,股市大咖都會的基本技巧!籌碼的密集形態

籌碼分佈形態中,密集形態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了。不管籌碼密集形態如何分佈,都將對股價今後的走勢發揮巨大的作用。短期內少量籌碼形成的密集形態,對股價的短期走勢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中長期的走勢,會受到大量密集籌碼組成的峰值影響。分析股價運行趨勢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從單峰密集形態、雙峰密集形態、多峰密集形態和籌碼發散形態這幾個方面來考慮。單峰密集形態,是對股價的漲跌變化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形態。而雙峰密集形態、多峰密集形態也對股價漲跌變化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籌碼發散分佈的形態,對股價的漲跌變化來講,具有同樣的作用。籌碼發散的分佈形態,雖然不是密集分佈形態中的一種,卻是在密集形態出現之後開始調整走勢的。

1.單峰密集

單峰密集形態,是籌碼分佈形態中、比較密集的籌碼密集峰值。相比較其他的籌碼分佈形態,該單峰密集籌碼分佈形態,上方和下方的籌碼幾乎是沒有的。這樣看來,股價在之前必然是經過了充分的換手之後,才造成了籌碼的單一密集峰的形成。

形成單峰密集形態的時候,籌碼不斷地被換手到了某一個價位之上。單峰密集之上的籌碼,會在股價震盪調整的時候不斷清倉,造成上方籌碼不斷地換手到下方的密集籌碼附近。而密集籌碼形態的下方,則會在止盈盤不斷減倉的過程中,籌碼被換手到了單峰密集形態的附近區域。這樣的話,單峰密集籌碼上下的交易逐步減少的過程中,就出現了籌碼向著單峰區域轉移的趨勢。不管股價形成單峰密集籌碼形態的位置如何,即將到來的變盤走勢,將在突破單峰密集形態之後,形成較大的行情。

一支籌碼分佈形態彙集,股市大咖都會的基本技巧,掙錢能不簡單嗎

如圖所示,太極集團的日K線圖中,股價的反彈過程中出現了單峰密集籌碼形態。之後,考慮到該單峰密集籌碼出現的位置,即處於股價的底部區域,這顯然是一個非常好的建倉機會。在成交量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的情況下,該股出現了連續兩個漲停板,突破了單峰密集籌碼區域,顯然就是短線獲利機會了。公A/眾:“股市投資思維”

2.雙峰密集

雙峰密集籌碼峰由兩個非常顯著的密集峰組成,並且都能夠對股價的漲跌變化起到很大的支撐或阻力作用。上密集峰一般會作為股價的阻力位置,而下密集峰一般會對股價形成非常明顯的支撐作用。雙峰密集籌碼峰一般可以分別看作是壓力峰和支撐峰。這兩個籌碼峰之間的籌碼嚴重缺失處,就是雙峰籌碼形態的底部了。一般情況下,形成了雙峰密集籌碼之後,股價會在波動過程中填滿兩個密集峰之間的籌碼區域。股價在雙峰密集籌碼之間不斷換手的過程,當然也就是單峰密集籌碼形態形成的過程了。單峰一旦形成,也就是股價的重大轉折點到來之時。

一支籌碼分佈形態彙集,股市大咖都會的基本技巧,掙錢能不簡單嗎

如圖所示,長春一東的日K線中,該股在底部出現了雙峰籌碼區域。並且,從籌碼分佈的位置來看,是在該股剛剛接近前期高位的時刻。量能高位運行的時候,該股出現了雙峰密集的籌碼,不應該認為是見頂的徵兆。股價繼續放量上攻還是有希望的。圖中顯示,股價持續放量達到頂部,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3.多峰密集

多峰密集籌碼形態中,在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價格區域中,密集籌碼峰將會形成同樣數量的密集籌碼峰區域。分佈在上方的密集籌碼峰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籌碼峰為下密集峰,中部的密集籌碼峰為中密集峰。因為個股所處的行情不同,可以有上漲中形成的上漲多峰或者是下跌多峰。

(1)上漲多峰

股價被拉昇過程中,下密集峰逐步被推至高位,在上方區域形成多個密集峰。主力在上密集峰形成的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還未完全出貨的主力,推動密集峰籌碼區域出現,只是其做盤的手段之一。拉昇過程中股價持續達到高位之後,才會有主力真正的出貨行情出現。公A/眾:“股市投資思維”

(2)下跌多峰

股價在熊市下跌的過程中,位於上方的密集峰持續向下移動,在底部的籌碼逐步擴大的過程中,就是下跌多峰形成的過程。在主力操盤時間比較長的時候,下跌過程中較高位置的密集籌碼區域,是主力高位出貨的結果。股價持續回落的過程中,主力在頂部快速出貨。造成了上方大量的密集籌碼出現。散戶在股價下跌途中持續減倉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少量見底的密集峰。這樣,股價從頂部回落的過程,籌碼分佈圖中就出現了顯著的下跌多峰密集籌碼形態。

一支籌碼分佈形態彙集,股市大咖都會的基本技巧,掙錢能不簡單嗎

如圖所示,航天動力的日K線中,出現了底部的單峰密集的籌碼峰。很明顯,圖中橫盤整理趨勢中出現了單峰密集籌碼,就說明了主力拉昇股價至更高的位置還是有可能的。該股在後期的持續放量上攻,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一支籌碼分佈形態彙集,股市大咖都會的基本技巧,掙錢能不簡單嗎

如圖所示,航天動力的日K線中再次出現了單峰密集籌碼形態。隨著之後的成交量進一步放大,股價繼續上攻,達到了新的高位。圖中單峰密集籌碼形態中,下方存在的大量籌碼,是主力能夠創新高的動力。股價之所以創新高,也正是底部籌碼支撐作用的結果。

一支籌碼分佈形態彙集,股市大咖都會的基本技巧,掙錢能不簡單嗎

如圖所示,航天動力的日K線中,該股見頂回落之後,籌碼從頂部不斷地向下發散。見頂回落的過程中,也就是籌碼不斷向下移動的過程。這種股價見頂回落過程中出現的多峰密集籌碼,顯然就是投資者持續看淡後市的信號了。

炒股難在嚴格執行計劃

要想成為炒股專家,真正直接有用的專業知識並不多,但要真正地應用這些知識,卻是嚴酷的挑戰。只有在實踐中不斷重複,直到這些應該有的做法成為你的自然反應,成為你的直覺,你才有了正確的心態,這時你才真正學會了炒股。

這個世界充斥著滿腦子幻想、但從不實踐的人。也有很多埋頭做事、卻從不幻想的人。那些滿懷理想、又努力用實踐來實現這些理想的人少之又少。只有這些人才會是生活中真正的成功者。他們每天都充滿活力,為實現理想而努力,不計報酬,因為工作的樂趣已是最大的報酬;他們把每個失敗和挫折都當成前進路上不可避免的障礙。從這一點來說,炒股成功的條件與其他行業毫無區別。

在掌握了一定的股票基本知識和炒股經驗之後,要想在股市長期生存,炒股者最不應該忽視的就是自己的心理建設。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懼、貪婪、奢望影響著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使我們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應該做的事。要完全克服人性中的弱點是很困難的,但我們首先必須知道這些弱點是什麼及什麼是正確的做法。

股票的基本知識是死的,學會它相對容易,制定作戰計劃也並不困難。困難在於怎樣從心理上自然地執行這些計劃及在必要的時候修改這些計劃。業餘和專業炒手的區別就在這裡。

怎樣規劃作戰方案,決定於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力,也決定於你預計的持股時間。你如果決定入股後就20年不動,有一套做法,你可以只選5只股票,以後就不再看它。20年是很長的時間,5只股票裡可以有一隻翻了10倍,兩隻破產,兩隻不動。但如果這就是你的計劃,照做。對一般中短期的炒手而言,如果你覺得自己對風險的承受力大,可以把雞蛋放入兩三個籃子裡,且給較大的止損程度,如25%。如果自己覺得對風險承受力小,可以選5只至10只股票來分散風險,把止損點定在10%或更小。這類選擇因人而異,也沒有哪種對哪種錯的說法。重要的是你覺得舒服,覺得你自己控制著情況。

有些人可能喜歡將所有的資金只投資一隻股票。這也沒有問題,但如果因此緊張得睡不著覺,則這方式便不對。現在我們談談為什麼一般人總是不能嚴格執行原定的計劃。如果我們對自己和對市場都有完美的瞭解,要做到第三點即嚴格按照計劃其實也很容易。問題是我們通常並不完全瞭解自己,也不完全瞭解市場,我們只能“盡力而為”。這就使得我們總是會想辦法、找藉口,不按這些規則辦。因為嚴格執行這些規則常常刺激我們最軟弱的部位——“自我”。它包括對虧錢的恐懼、對認錯的抗拒、對不勞而獲的奢望以及一夕致富的夢想。

炒股是人類這種動物爭奪生存資源的鬥爭,一切人性都變成赤裸裸的。先談談人的情感。人是有情感的,人的情感是心理上對外部條件對自身的受益或損害的反應。這基於我們在生活中的實踐,基於我們的價值觀念。

我們有恐懼,就如同孩童害怕受到火的傷害,恐懼使孩童不敢再去玩火。這就是對身體傷害的恐懼。我們恐懼虧錢。所以我們在股市也不願虧錢,恐懼使我們不能止損。在股市上,熊市來了,股民開始恐懼,我們也隨著其他股民的恐懼而恐懼。事實是當普通股民感到恐懼的時候,熊市通常已接近尾聲。貪婪是情緒反應的另一極端,它在股市上的表現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很多的錢。它會使你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不管股市的具體環境,你無法讓錢閒著,你勉強入市。不顧外在條件,不停地在股市跳進跳出是還未能控制自己情緒的股市新手的典型表現之一。

股票不斷爬升,你終於等不及了,你進場了,希望股票會繼續升。不幸的是,一旦你進場,股票開始下跌,你的賬面損失一天天在增加。自然的,你希望股價能回升到你入市的價格,讓你全身而退。這種希望是阻止你進行理性思考的障礙之一。一旦懷抱“希望”,你每天都在尋找對你有利的信息,忽略對你不利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