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蒼蒼兩崖間,闊峽容一葦。

——白居易 《出入峽有感》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歌遊中國

《歌遊中國》作為創新型文旅產業平臺,一直以促進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融合為己任,努力為各種或成熟或新興的景區景點搭建文化景觀,因地制宜創作藝術作品,為景區增添新的審美維度。而在無以計數的優美景觀當中,有那麼一些久經時光洪流沖刷的景緻,是歷來就為人稱頌、飽受讚譽的。古人對美景的憧憬,被今日的我們一脈相承,舊日撼人心魄的美景,也仍舊秀麗如初。

《歌遊中國》的“歌”聲,終於發於白帝,順江水流轉,來到了三峽。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三峽

《歌遊中國》看到了三峽的峽江勝景、看到了三峽的厚重積澱,決心讓三峽畫卷能展得更寬更闊,所以將三峽選定為《歌遊中國》文旅產業項目中的第一站。

三峽西起重慶市,東至湖北宜昌,由白帝城到南津關,長江經這一段時就流湧在聳立的峽谷之中。奇峰峭壁下江水奔騰193公里,由西向東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構成了古今詩文當中蕩氣迴腸的三峽。白帝城、豐都鬼城、黃陵廟、南津關、三峽人家等馳名海內的景色分佈其中旖旎風光引無數文人騷客留下墨寶: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在古人眼中已是值得稱頌的江水畫卷,在今人眼裡、在《歌遊中國》眼裡,這峽谷之中的一線蒼天、及衝撞著崖壁裹挾著沙石向東奔騰的江水,更是值得為其揮毫著詩、潑墨作畫、引吭而歌的。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三峽人家

而感官上的震撼,註定不是《歌遊中國》唯一的追求。不僅是淨化眼球的景色,三峽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現實意義,才是在江水滋養下生長出最甜美的果實。

僅在長江三峽的巫山地區,長江和大寧河兩岸,考古發掘出的文化遺址就多達170餘處,這170多處文物遺址中,包括四五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魏家樑子遺址和大寧河岸雙堰塘遺址商周遺址。其中雙堰塘遺址面積近十萬平方米,曾出土過三羊獸形銅尊、編鐘石磬和石範。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三羊獸形銅樽、編鐘石磬、石範

歷史把祖先生活過的痕跡慷慨地留給我們,我們聽到傳說:傳說有治水的英武、庇護民眾的仙子都留在這山水之中。聽著傳說成長的人,也期以治水,與江水共生。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三峽大壩

為與江水共生,在三峽的東端,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大壩落成,從此長江中下游2300萬畝耕地和1500萬人民生命財產,及京廣、京九鐵路大動脈的安全都得以確保。不僅防洪,在中下游出現旱情時,大壩可以開閘治旱。作為世界上裝機量最大的發電廠,三峽大壩也在祖國腹地為各地供電提供可靠的支持。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豐都鬼城、三峽人家

這樣多維的三峽,細看又有多樣景緻。享有“詩城”美譽的白帝城、記錄了千百年來長江流域人民治洪歷史的黃陵廟、萬里長江第一大峽谷所在的南津關、集儒、道、佛為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豐都鬼城、唯一保持原始三峽風貌融匯延續巴楚文化的三峽人家……眾多景緻綴著江水,遙相呼應,共同組成了我們魂裡夢裡的長江三峽。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巴王寨

在三峽人家景區當中,有這樣一個景點由重重人類歷史中跋涉至今——巴王寨。遠古的巴人,為求安寧依臨峽谷建立家園,臨江靠山的寨子易守難攻,巴人便憑藉著這樣的天時地利在戰火硝煙中維持著寧靜的青山綠水中間的生活。後來順應時勢,巴人與秦人“為天下而合”,寨子裡的巴人一部分融入漢人當中,一部分成為了後來的土家族。只有這依山的寨子,帶著千年前的巴人風情,留續了下來,讓我們幸運地仍然能撥開歷史的迷霧,從中窺見那段巴人的歷史。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燈影峽

在燈影峽南岸峰頂,有四塊奇蹟般聳立的奇石,這就是有“萬里長江第一石”之稱的燈影石。燈影峽中的石體結構獨特,結理垂直,兩岸岩石極易崩落,所以峽谷兩壁陡峭異常,形成了“無峰非峭壁,有水皆飛泉”的奇觀。燈影石在峽谷頂峰,狀似“玄奘師弟立山頭,燈影聯翩豬與猴。”從航行的路線看四座奇石,就好像燈影戲中的角色,所以這峽谷、這巨石得名“燈影”,戲中之景經鬼斧神工落入人間……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石令牌

除了巴王寨、燈影石,三峽人家景區內還有石令牌、龍津溪、石牌抗戰遺址等自然、人文景點,記錄著漫長的江水、勤樸的人民,也把國家復興史中堅難但堅定的一步重重銘刻。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石牌抗戰遺址廣場

《歌遊中國》的“歌”聲飄至三峽,尋著文化的餘韻來到三峽人家,也將旗下的“峽江風情畫”暨“LiveFun天使旅行家”第一季全國總決賽落至三峽人家。活動以“綠色長江、美麗宜昌”為核心,借《歌遊中國》的文藝創作平臺,把宜昌的城市形象與新三峽的風土人情向全國、世界進行展示。在總決賽舉辦之前,6月7日到6月11日,三峽人家音樂節也在三峽人家景區舉辦,更有“中國女攝影家走進三峽,聚焦‘峽江風情畫’”、“詩文新三峽”“書畫新三峽”等以峽江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直播活動同時召開,為這一龐大的文化盛事添磚加瓦,也讓三峽這一文旅“品牌”進一步在眾多旅遊產品中脫穎而出。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LiveFun天使旅行家”總決賽在三峽人家巴王寨、石令牌、燈影石、龍津溪、石牌抗戰遺址5點聯動直播,在各種文藝表演、競賽環節當中,再度將初心——三峽文化提起。

峽江文化融入到了活動的各個細節當中:比賽的知識競答環節中的題目與三峽緊密相關,在比賽當中加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表演,包括原生態音樂、由湖北本地說唱歌手帶來的融入峽江文化及抗戰元素的說唱節目、實景音畫表演等。

今日三峽,今日的三峽文旅

自洪荒時代起便在中華江河中流淌的文化血液,如今仍然奔湧在每一個參與三峽建設的青年男女脈搏之下,以歌詠之、以舞躍之,用年輕的語言和最有力的心跳為峽江鼓與呼。

不僅是傳三峽之情懷,在文旅產業創新、創造的路上,《歌遊中國》一直在追求的,一直是讓更多人認識廣博的中國文化、認識中國正蒸蒸日上的旅遊產業,讓文化與旅遊的結合走上專業、成熟、精品的道路。

這條道路上的第一個重要的里程碑——“LiveFun天使旅行家”總決賽,6月15日在三峽人家,期待共同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