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與王菊:解密火爆節目背後的成功邏輯

王菊出生在1992年,是一名90後。先後做過模特經紀人、互聯網獵頭等工作。《創造101》是有關女團青春成長類的綜藝節目,王菊是其中一名選手。王菊最初在節目中,因為長相魁梧、皮膚黝黑,經常被網友黑,幾乎所有女團成員都不看好她。當節目進行到第三期的時候,王菊開始爆火。之前的微博大號從黑王菊轉而紛紛支持王菊,並且引發了很多路人的共鳴。隨之,《創造101》也成了一個爆款節目。

《創造101》與王菊:解密火爆節目背後的成功邏輯

那麼,該節目火爆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

小眾化需求的崛起

在商品經濟時代,我們對某個商品或名人的推崇,幾乎都是大眾化的需求。也就是說,別人喜歡什麼,我就喜歡什麼。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事物的判斷與審美觀念正在逐漸地發生改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眾化需求。

過去很多綜藝節目中,選手的容貌似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嬌滴滴的賣萌、可愛類型。如今即使是美若天仙,見得多了也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在眾多女性偶像圈層中,個性真實、敢於做自己的王菊顯得十分獨特和個性,滿足了很多人的小眾化需求。

《創造101》與王菊:解密火爆節目背後的成功邏輯

“女團的標準是什麼,在我這裡,標準和包袱都已經被我吃掉了”、“你們手中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王菊在節目中說的這兩句話,似乎有著某種特殊的吸引力,讓無數路人粉對王菊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形成正向循環。之後她表現出來的獨立自主精神,也是圈粉無數,讓很多人對她有了重新的認知。這也給節目帶來獨特的亮點,為後期火爆全網埋下伏筆。

自帶傳播屬性的個人IP

某個事物能夠在互聯網中迅速火起來,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須要自帶傳播屬性。就像國人所周知的褚橙,很大原因是由於褚老本人就是一個IP。節目火爆的邏輯也是如此,王菊無疑是該節目最具有傳播屬性的元素,打造一個自帶傳播屬性的個人IP就是最好的營銷。

《創造101》與王菊:解密火爆節目背後的成功邏輯

王菊在節目中與眾多選手與眾不同的地方尤其明顯。大多選手美貌如花,才藝表現中規中矩,這代表了主流的審美觀和設想。但是突然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王菊表現的獨特性與她自身經歷逐漸得到曝光後的共鳴與認可,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隨後眾多網絡媒體和網友的轉發,很快形成了話題,為節目帶來了大量的曝光。

多方的借力營銷

出現了話題性,自然容易吸引更多品牌商的加入。王菊目前仍然是一個剛火起來的素人,在王菊與《創造101》爆火後,突然的現象級效應讓品牌們看到的是巨大的商業價值。

播出平臺希望節目擁有話題點,廣告主希望刺激產品銷售,參賽選手又需要平臺和廣告主給予出鏡機會,彼此之間的相互需求,把多方綁在了一條船上。在這種相互借力的關係中,加上網民們強大的應援力和組織力,足以讓一些品牌獲益,反過來也助推了節目的進一步火爆。

那麼,下一個火爆的節目會是什麼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