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時清貧,富時清富,你做得到嗎?

2007年初版的《櫻花與武士》裡,我寫了一段話:“在日本電視裡,我看過好幾次記錄一位前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日常生活的電視片的片段。如此豪門之家,餐桌上仍舊是幾碗白米飯,幾條幹魚,幾樣青菜,每人一碗醬湯。這大概就是一種由清貧提升到清富的生活吧!”

“清富”一詞,來自船井幸雄的《清富思想》,現在有中譯本。我在日本一家舊書店看到書名時,眼前一亮,“清富”不正是現代社會需要的?而且,日本文化裡有這種東西。馬上取書,付一百日元。

窮時清貧,富時清富,你做得到嗎?

船井幸雄,日本著名經營管理顧問,被譽為“經營指導之神”

窮時清貧,富時清富,你做得到嗎?

書是日本人喜歡用的敘述方法,名為“思想”,卻不是理論分析,而是選三十位名人的經歷為案例,提煉人生哲理。不過,作者是以精神境界來定義貧富,所列舉的人物有政治家、企業家、學者、作家,還有安貧樂道的僧侶,無論物質生活的貧富,都算清富。

其實,把貧富這兩個階層分開更好,貧時清貧,富時清富,用一個“清”字一以貫之,層次分明,便於理解。

同時,書中很少涉及日常生活細節,比如衣食住行的具體場景。

孔子說起顏回的清貧,是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這是“貧”;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是“清”;尤其稱其賢而不是聖,便平民化了,是人人可以參與的活動。

日本傳統價值受中國禪宗影響很大。禪是做減法,減去物慾,提升精神。在這樣的減法過程中,經過孔子提倡的“賢”,最終是禪者的“無”。

禪者做減法不粗鄙,一定要有審美。千利休他們把書院茶道變成草菴茶道,發展出茶禪一味的審美,茶道成為美的宗教。禪意的“清”,講究審美。

再回到餐桌。

我們來看最高端的事例。上行下效,是普遍存在。

窮時清貧,富時清富,你做得到嗎?

這張圖片是平安時代(794-1180)天皇的正餐模型。據說有四十多道菜,大部分來自各地的進貢,象徵皇權威儀四方。日本在引進唐朝文化後,盡其所能模仿唐朝,比如奈良模仿長安、京都模仿洛陽,都是縮小版的。天皇這桌飯菜是模仿大唐皇帝,是因地制宜的縮小版。

窮時清貧,富時清富,你做得到嗎?

窮時清貧,富時清富,你做得到嗎?

這兩張圖是戰後日本天皇的正餐。

戰後天皇是象徵性天皇,其中一個象徵是文化象徵,要樹立文化審美標杆,體現傳統價值。天皇的飯菜,除了考慮營養均衡、時令等方面,還要表現至簡至素的審美。通過發揚食材本色,既口味清香、有餘味,又簡素到賞心悅目。

天皇餐桌從奢華到清富的一千多年裡,宋元文化的傳入是引起變化的主因,尤其是禪宗帶來的價值變革。十二世紀末,武家崛起,粗魯的武士需要新的文化來開化,恰好宋元文化先後傳入日本。其中有一個特點,文化傳播者是中日兩國的僧侶,寺院成為新文化的發祥地和集散地。

窮時清貧,富時清富,你做得到嗎?

道元禪師(1200-1253):日本佛教曹洞宗創始人,

也是日本佛教史上最富哲理的思想家。

14歲出家,24歲時往大宋修習佛法。

日本電影《禪》便是講述他修行弘法的故事。

其間,僧侶們從中國引進大量食材,也帶來新的審美。道元是留學南宋的日本和尚,是日本曹洞宗的始祖,他從中國寺院引進了有名的精進料理,與後來產生於日本寺院的懷石料理一起,對日本飲食文化影響巨大。禪師們把做料理當修行,在飲食中注入禪的精神和審美。

窮時清貧,富時清富,你做得到嗎?

日本關西高野山寺院中的精進料理

日本傳統文化定型於德川幕府(1603-1867)時代,德川幕府以中國朱熹的朱子學為官學,提倡勤儉節約。幕府創立人德川家康一生戎馬,忍辱負重,享年七十五歲。因為活得長,德川家康等到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死去之後,奪取天下。於是,德川家康的食譜引人關注。

據說德川家康有獨特的養生秘訣,但日常飲食,還是“簡素”二字。下圖是德川家康日常飲食模型,它為日本現代定食定了調兒,只是應該把白米換成粗米。

窮時清貧,富時清富,你做得到嗎?

現在的日本,有中餐、西餐等許多國家的飲食,眼花繚亂,但最推崇的料理,還是要少而精、體現食材至上的“素材主義”。

船井幸雄提出,在“衣食保暖”時代,“構建社會經濟的人心”。這個問題與不同民族的文化習慣和宗教背景有關。

如果提取最大公約數,窮則清貧,富則清富,是可取的選擇吧?而且,非要不忘初心的話,最好先品味古人的“清”,回到源頭活水。

不妨,試試看?

甲和燈禪意生活平臺獨家特約專欄

作者孔祥旭,日本農業經濟學博士,旅日八年,專注日本歷史文化研究,著有《櫻花與武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