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飛揚」弘揚紅旗渠傳統精神 實現新青年青春價值

「青春飞扬」弘扬红旗渠传统精神 实现新青年青春价值

弘揚紅旗渠傳統精神

實現新青年青春價值

「青春飞扬」弘扬红旗渠传统精神 实现新青年青春价值
「青春飞扬」弘扬红旗渠传统精神 实现新青年青春价值

執行指揮中心 王柏鵬

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鬥;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回溯歷史,拉開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的,是五四愛國運動時中華兒女憂國憂民、敢想敢做的壯志;助我國開鑿出紅旗渠“人工天河”的,是30萬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秋、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老一輩相比,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成長在中國發展最快、最好的年代。告別了物質的貧困,遠離了信息的匱乏,自幼享受改革開放的紅利,成長伴隨著祖國的強盛,有更紮實的知識,有更開闊的視野,有更寬廣的天地。社會搭建起廣闊的舞臺,供青春施展才華、追逐未來,在時代的舞臺創造無限的可能。與此同時,工作的壓力、競爭的焦慮、成功的渴望……現實的“骨感”,也讓我們的內心擠滿成長的煩惱。

究竟該如何才能不辜負燦爛的青春?又該如何才能實現自己未知的價值?奮鬥,唯有奮鬥。

青春的底色永遠是奮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在紅旗渠支渠配套工程中,擔任“鐵姑娘隊”隊長的郭秋英曾說:“我們苦幹一輩子,讓子孫後代享福。”她帶領著一班女青年參加一干渠十二支渠“換新天”隧洞的戰鬥,跟隨父輩們學會深井隧洞扶釺打眼。在隧洞裡,由於井深洞窄,作業困難,她帶頭掄錘,跪著打,站著打,再苦再累也心甘。就這樣,堅持不懈地率領“鐵姑娘隊”和男民工一道,埋頭苦幹60天,鑽通400米長的“換新天”隧洞。郭秋英不僅使紅旗渠水流到水源匱乏的水磨山村,也實現了自己的青春誓言。正是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曾經激勵了面臨道路不暢、缺衣少食種種困境的林州人民,也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青春因奮鬥而精彩。在法院中,也有著這樣一群青年人,他們奮鬥的身影是最亮麗的風景,他們火熱的幹勁是最動人的旋律。從立案、審判到執行,無論是員額法官、司法行政人員、司法輔助人員、司法警察,他們雖然崗位不同、職責有別,卻都有一顆赤誠的心、一腔滾燙的激情,把理想和抱負投注在辦理的每一個案件、從事的每一項工作中。他們知道,只有紅旗渠建設中湧現出的無數個“郭秋英”一樣,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為夢想去奮鬥、去拼搏、去奉獻,才能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在以後回憶的時候,自信地道一句:“青春無悔”。

青春因奮鬥而厚重。青年最大的資本不是經驗豐富、運籌帷幄、胸有成竹,而是激流勇進、銳意進取、奮發圖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告誡的,“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因一時挫折而灰心喪志,因身處逆境而放棄前行,甚至讓享受和偷安在我們內心紮根,那青春何以為青春?縱然前行之路荊棘密佈,只要有那麼一股到中流擊水的勁頭,無論道路多險、風浪多大,都能去堅持、去奮鬥、去拼搏,就是對自己的超越。而那些以夢為馬、激情奮鬥的日子,將永遠成為人生的財富。

回顧過去,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惟奮鬥者進,惟奮鬥者強,惟奮鬥者勝。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作為“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我們更應該把個人夢想匯入時代洪流,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在紅旗渠精神的指引下,我們一定能在奮鬥中實現自我,讓青春的色彩更加絢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