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宝贵州银币世存稀少,未来市场和趋势投资价值颇高!

1888年~1890年(光绪十四年至十六年),贵州官炉熔铸过五种“钱宝”银币。现在,“钱宝”存世十分

稀少,殊珍贵。

1890年(光绪十六年),贵州铸造了黎平官炉银饼一种,因该币背面雕有三种花饰,俗称三花币。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贵州官钱局铸造了数种一两银饼,存世的有“贵州官钱局”银饼、“贵州官钱

局.估平壹两足银”等。

1924年(民国十三年),周西成主持铸造了一种仿孙中山先生像的开国纪念币,重约25 63克;另一种系

仿铸四川之银元,这批仿铸银元均在币面上打戳一个“周”字,俗称“钻版”,重约25克。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谷正伦主持铸造了“竹子银元”一万余枚。

黔宝贵州银币世存稀少,未来市场和趋势投资价值颇高!

“黔宝”,贵州清代铸钱机构称“宝黔局”,“黔宝”的取名原由,正是裁撤宝黔局不久的事情,两者是有关联的,“黔宝”的币面文字可以理解为贵州官方指定专用炉座仿照上海等地银号熔制银锭、银饼的惯例,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手工铸造,因为“天高皇帝远” 的缘故,“黔宝”没有通过清廷的批准手续。很多世界钱币学者都认为“黔宝”是个谜?

都认为1888年贵州能制造“黔宝银饼”是极其难想象的事情,因难以见 到“黔宝银饼”的实物,1982年美国钱币专家CHESTER L KRAUSE所编《世界银币目录》一书中认为“黔宝银饼”是臆造出来的,目前全国各地博物馆均未有“黔宝银饼”的真品实物展出,有些博物馆只有仿造品陈 列,早在1949年,钱币学专家史嘉干所编的《中国近现代币制汇考》第113页详细地解释了光绪十四年、十六年“黔宝银饼”的详细资料,并配有实物拓片, 充分证明了“黔宝银饼”是真实存在的。

黔宝贵州银币世存稀少,未来市场和趋势投资价值颇高!

从史料记载,贵州当时商贸金融不发达,在钱币流通上使用量不大,所以铸造量少,明清贵州本地不产银,大多从云南省进 银料,费时费事,没有大量生产铸造的必要。其次“黔宝银饼”工艺水平不高,当时不受世人关注,再则由于“黔宝银饼”含银量在98%以上,贵州少数民族妇女 特别喜爱佩戴银饰,“黔宝银饼”含银量高,颇受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欢迎,有的“黔宝银饼”被改铸为饰物,这是“黔宝银饼”传世量不多的主要原因。

黔宝贵州银币世存稀少,未来市场和趋势投资价值颇高!

贵州钱币“黔宝”正面中央珠圈内的圆圈内镌竖写的“黔宝”二字,其中的“宝”写法为“寳”,“宝”字从尔。银币外侧近边缘处环镌另一装饰性珠圈,两个同心珠圈之间的圆环空间内环镌根部结束的两根花藤图案,造型生动别致。钱币背面镌有相似的三个同心珠圈,其中最内侧的小圆环内镌网形纹饰,小珠圈外镌花朵等纹饰并外以圆环围绕。外侧两个同心珠圈之间的圆环空间内环镌“光绪十四年贵州官炉造”十个汉字。

1 贵州光绪十四年黔宝 24. 8克

2 贵州光绪十四年黔宝(图异) 24. 8克

3 贵州光绪十四年黔宝 12. 73克

4 贵州光绪十六年黔宝 22. 6克

5 贵州光绪十六年黔宝 20. 6克

6 贵州官炉三花银饼 12. 73克

7 贵州光钱局估平一两足银 36. 3克

8 贵州竹子银币(门有“谷”暗记)26. 8克

9 贵州汽车银币(草丛暗显“周西成”)26. 5克

10 民国三十八年半元银币 13克

11 民国三十八年二十分银币(背书“黔”)7. 3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