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山水利開 放農家門——特色農家遊,守家賺大錢

巧借山水利開 放農家門——特色農家遊,守家賺大錢

任淑傑直到現在還記得自家飯館“火”起來的那天。2006年8月26日大清早,任淑傑一家還沒起床,就有一大批遊客來店裡吃早飯。烏泱泱的一幫人讓任淑傑一下子蒙了。吃飯時,她一點人數,發現竟然來了70多人。到了晚上,來“老侯婆飯莊”吃飯的客人竟然達到了150多人。看見小飯館僅有的幾張飯桌全都擠滿了人,“饞嘴”的遊客們就在她家院子裡支上了簡易飯桌,非要嘗一嘗任淑傑的手藝不可。到了晚上,任淑傑家的客房住不下這些客人,左鄰右舍也都跟著“沾光”,等到所有客人都躺下以後,已經是凌晨兩三點鐘了。忙活了一整天的任淑傑只睡了一個多小時,天就亮了。她顧不上累和乏,麻利地從被窩裡爬了起來,叫醒丈夫和新僱的兩名服務員,為客人準備第二天的早飯。

當問到她這麼忙,累不累時,任淑傑說:“以前農閒時俺們這些婦女要麼待在家裡看電視,要麼到鄰居家串串門,挺沒意思的。現在俺們不僅腰包鼓了,而且跟遊客接觸時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學到了很多知識,再也不是井底之蛙,覺得特別充實。”

2006年,嚐到了甜頭的任淑傑籌借了11萬元,新蓋了6間大瓦房。任家打的魚、養的雞、種的菜全都派上了用場,端上飯桌價格就翻番。一根老黃瓜種,切了片做成湯,一盆也能賣到5元錢。有好山好水好飯菜,密山、雞西、牡丹江和哈爾濱的客人來了,大連、上海、廣州和香港的客人也來了,連比利時的客人都慕名來品嚐任淑傑燉的大白魚。任淑傑說,自從開了巧嫂旅館,她家的收入比承包15畝地的10倍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