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復真的是浪得虛名嗎?事實真相其實就隱藏在一個字中

先給出結論吧,慕容復絕非浪得虛名。

為什麼這麼說?先回答一個不是爭議的爭議:與北喬峰齊名的南慕容是誰?

北喬峰指的是丐幫時期的喬峰後來揭開身世之謎的蕭峰無疑,南慕容金庸迷頗有爭議,有人說是慕容博闖下的名聲,也有人說指的是整個慕容世家的鼎鼎大名,否則以慕容復的戰績怎麼足以與蕭大英雄相匹配呢?讀者不解,於是找出各種理由來解釋南慕容何以稱之為南慕容。原著中明確指出南慕容就是慕容複本尊。慕容復真的是浪得虛名嗎?事實真相其實就隱藏在一個字中

然而,慕容復的表現實在讓讀者大失所望,在武功修為上他與北喬峰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就連鳩摩智、段譽、段延慶都能輕而易舉的將他擊敗,論武功確實不足以與蕭峰齊名,這就給了我們一種錯覺,慕容復實在是見面不如聞名,實在是名不副實。在武功上,他接連敗給數人,在人品上,他被複興大燕的迷夢衝昏頭腦更是一敗塗地。南慕容北喬峰的名聲來自於武功,與人品無關。慕容復的武功真得是配不上這個名聲嗎?實際上並不是。

蕭峰是認可慕容復的武功並且把他當做不容忽視的強敵,看書中怎麼說的:“蕭峰見慕容復趕到,變成對方三人而己方只有二人,慕容復雖然稍弱,卻也未可小覷,只怕非但殺慕容博不得,自己父子反要斃命於藏經閣中。”就連慕容博也認可這個說法。慕容博微微一笑,說道:“南慕容,北喬峰!果然名下無虛!”書中從來就沒有否定過慕容復的武功,只是慕容覆成名之後碰到的都是不世出的絕頂高手以及開了掛的主角,所以才給我們一種他越來越菜的假象,不是慕容復不行,而是他碰到的人是一個比一個變態。慕容復真的是浪得虛名嗎?事實真相其實就隱藏在一個字中

論青年才俊,精通各家武學,而又有成名絕技斗轉星移的慕容復絕對配得上南慕容的名聲。他成名之時段譽還不會武功,虛竹還只是少林寺的小和尚,鳩摩智還在吐蕃國大雪山呢,四大惡人之首段延慶是西夏一品堂的高手,慕容博蕭遠山武林人士都以為他們死了,無名神僧在藏經閣掃地幹雜役,至少那個時候能和慕容復齊名的青年人中找不出第三個人來。最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忽略了的兩個方位詞,南和北。

南慕容北喬峰,這個“南”字就是解讀南慕容之名的鑰匙。慕容復乃江南姑蘇燕子塢參合莊人氏,地域上屬於長江以南,姑蘇就是現在的蘇州,屬於江南地域。在金庸筆下的武功秘籍以及武林高手皆以北方的底蘊最為深厚,武功高手也最多,其中尤以中原武林為尊,中原之中又以少林武當丐幫為尊,各種武林門派也是北方居多。也就是說整體上來看,江南的文化差異導致武功的發展就是北盛南衰。南北二字強調的地域差異本身就存在武功差異,這是文化氛圍武功的發展所導致的。慕容覆在南方絕對是青年才俊的翹楚,只是到了中原才發現,與北方的驍勇彪悍善戰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慕容復真的是浪得虛名嗎?事實真相其實就隱藏在一個字中

中原屬於北方,人才輩出憂患又多,蕭峰就是典型的北方粗獷漢子,身經百戰都是源自於大遼西夏的壓力,慕容復深居姑蘇,那裡是魚米之鄉生活富庶,所以表現出來的是風流倜儻瀟灑不羈的形象,大理國更屬南方,段譽的公子哥形象與慕容復如出一轍。南北方的環境差異導致慕容復的武功不如蕭峰,但是若要在南方找出一個比肩慕容復的也是不能。你說南方有什麼牛人?大理的段正淳不行,段譽那時候還不會武功,“五本”頂多也就和慕容復持平,吐蕃的鳩摩智算不上南方人,在整個南方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二十多歲的慕容復了!

綜上所述,說慕容復浪得虛名其實是對他的一種誤讀。真正的慕容復並非浪得虛名之輩,他之所以敗給蕭峰,不過是博而不精,既沒有蕭峰專精而積累的深厚內力,也沒有蕭峰的實戰經驗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