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不生產假貨?這可能只是一種“偏見”

鏡鑑的話

得益於優良的工藝和精美的設計,歐洲製造打響了眾多令消費者趨之若鶩的品牌。但因此便認為歐洲是假貨的淨土,不加分辨買買買,無異於一種天真的“偏見”和“迷信”。

擁有100多年曆史、在五大洲市場佔據40% —60%份額、年銷售額達數十億美元的立頓茶,不但堪稱英國的“茶業老大”,也被視為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山寨版的立頓茶也充斥著英國本土市場。

山寨立頓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英國廣播公司拍了一部名叫《假英國》的紀錄片,專門曝光英國國內形形色色的假貨和無奇不有的騙術。《假英國》迄今已播出數十集,揭露的假貨數量之豐富,品種之繁多,令人瞠目。同時,英國政府還發動了一場旨在打擊假冒產品的特別行為,在被查抄的假冒商品中,立頓紅茶的假貨率“高居榜首”,達到67%,其次是阿迪達斯和耐克品牌的體育服裝,其假貨比例分別為27%和 26%,此外,假路易威登手袋和假勞力士錶也分別佔18%和16%。

歐洲不生產假貨?這可能只是一種“偏見”

歐洲不生產假貨?這可能只是一種“偏見”

《假英國》紀錄片封面。

在市場經濟發展成熟的英國,造假售假如此盛行,這難免令人大跌眼鏡。這些假貨一經曝光,瞬間顛覆了很多人的觀念,使人意識到假貨在世界各地已經無孔不入,成為禍患人類的共同危害。

其實,造假不只出現在英國,英倫以外的其他歐洲國家也概莫能外。

今年1月,法國海關在塞納—馬恩省查獲一家藥妝造假工廠。兩年多來,該生產商一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明面上生產自有品牌,暗地裡造假生產其他法國知名品牌的藥妝商品,並向海外出口。“這是前所未有的事件,不僅是因為生產商有雙重業務,更因為造假地點就在法國本土。”法國海關在公告裡強調。

歐洲不生產假貨?這可能只是一種“偏見”

2017年1月,法國海關查獲塞納—馬恩省的一家藥妝造假工廠。圖片來自法國海關

法國本土造假早已不是新鮮事。2012年,法國警方在巴黎和里昂摧毀了一個“愛馬仕”造假窩點,抓捕犯罪團伙12人,此案因品牌的高知名度引起廣泛關注。據悉,該造假工廠分工明確,擁有供應商、生產商和銷售商組成的完整鏈條,形成了組織嚴密的國際犯罪集團。

歐洲不生產假貨?這可能只是一種“偏見”

2005年全球進口假冒和盜版商品價值總額1760億歐元,佔全球貿易額的1.9%,2013年全球進口假冒和盜版商品價值總額4050億歐元,佔全球貿易額的2.5%,8年間增長130%。圖片來自Paris Match

2014年,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將造假列為全球第二大犯罪收入來源,足以引起警惕。2016年4月,經合組織在巴黎發佈題為《假冒與盜版商品貿易:對經濟的影響》的報告,對2011年至2013年間全球50萬份海關稽查案件進行了分析。報告稱,全球造假行動猖獗,A貨市場瘋狂增長。包具、藥品、菸草、珠寶、服飾、化妝品等,各行各業,無一倖免。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進口假冒和盜版商品達到4600億美元,佔全球進口貿易總額的2.5%,幾乎與奧地利的GDP相當。受假冒偽劣品衝擊最嚴重的國家中,排名前4位的分別為美國、意大利、法國、瑞士,前兩位國家佔比分別為20%、15%,法國和瑞士各佔12%。仿冒商品最多的品牌為耐克運動鞋、雷朋眼鏡、路易威登皮包及勞力士手錶。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據只涉及雙邊貿易,不包含各國國內消費和網購。

歐洲不生產假貨?這可能只是一種“偏見”

圖為2014年歐洲海關稽查的假冒商品列表。按涉案金額排序,前三名分別為手錶、成衣、香水和化妝品。圖片來自Paris Match

為啥假貨屢禁不止?

假貨在全球氾濫,根本原因是商家貪財逐利和消費者的虛榮心作祟使然,同時,一些國家市場監管不到位、法律不健全、量刑過輕甚至制度設計本身存在諸多弊端,也給造假者留了後門。製假售假利潤空間巨大,在某些行業甚至一本萬利,龐大的經濟利益使不法之徒鋌而走險,在歐洲國家屢禁不止。2013年,時任英國貿易標準協會負責人的安迪·福斯特曾感嘆道:“哪裡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哪裡就有肆無忌憚的造假者,這是商家們擺脫不了的誘惑。”

從消費者角度看,不少人確因不明就裡上當受騙。英國有75%的受訪者稱,他們將假貨當成了新出正品購買。不過,也有不少人是對假冒奢侈品趨之若鶩。奢侈品牌價格昂貴,令普通人望而怯步,出於攀比炫耀的心理,假冒品便應運而生。對這些消費者來說,以儘可能少的錢買到原本無法企及的高檔奢侈品,既能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也是出於省錢的成本考慮。據統計,有超過一半的英國人認為購買假貨是錯誤行為,但許多人卻表示仍會購買, “因為真貨的價格實在讓人無法承受”。

此外,也有英國媒體分析稱,經濟因素似乎並不是促使一些人熱衷購買假貨的唯一動因。在一些人看來,假貨同時也是流行文化趨勢的副產品,購買一個知名品牌的山寨版手包,相當於獲得了品牌之外的獨特價值。

製假售假損害誰的利益?

假的終究是假的。製假售假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還使一部分人丟掉工作飯碗。同時,作為無辜的“躺槍者”,那些被假冒的品牌公司也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品牌、聲譽和利潤被竊取和蠶食。據歐盟方面估計,英國假冒產品使該國經濟每年損失3000萬英鎊,並流失14800個就業崗位。在法國,假冒盜版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更大。法國每年因此失去4萬個就業崗位,企業每年損失近60億歐元,奢侈品行業首當其衝。此外,部分假冒偽劣品如藥品、護膚品等對健康造成的損害更是無法估量。

一家意大利知名市場調查和商業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08年—2014年,根據通過意大利查沒的商品統計,全球仿冒意大利品牌的商品以每小時2640件的速度在生產,獲取利潤高達98億歐元,相當於剝奪了意大利88000個工作崗位。這家機構的專家表示,相對於進口假冒偽劣商品,意大利國內的一些黑工廠更具隱蔽性。

歐洲不生產假貨?這可能只是一種“偏見”

歐洲不生產假貨?這可能只是一種“偏見”

2017年5月,佛羅倫薩稅務警察在行動中查獲意大利本地企業生產的仿冒產品。圖片來自意大利《民族報》網站

是不是該用行動還擊?

面對這一現狀,意大利一直在加大打擊力度,除海關加大搜查和檢驗進口商品外,意大利對境內的仿冒企業和黑工廠也出了重拳。2016年4月,意大利稅務警察和那布勒斯地方反黑手黨行動組以及地方司法警察採取聯合行動,查封那布勒斯附近7家非法工廠和倉庫,27套生產設備,查沒仿冒產品40萬件,主要仿冒商品品牌是芬迪、Hogan和古奇。2017年5月,佛羅倫薩地方稅警突擊檢查一家仿冒工廠,逮捕了兩名本地主犯,14人接受調查,查扣仿冒品55000件,從皮包到錢包、領帶一應俱全,鋪滿了2450平米的倉庫,普拉達、古奇、愛馬仕、香奈爾均是他們的仿冒對象。類似行動主要集中在意大利中南部,突查行動的頻率相當高。

歐洲不生產假貨?這可能只是一種“偏見”

2017年4月,意大利稅務警察在南部城市卡塔尼亞查獲仿冒品共6000件,圖為警察展示查獲的部分仿冒品。圖片來自西西里日報網站

隨著互聯網使用範圍越來越廣,網絡平臺逐漸成為假冒偽劣產品的重要集散地。意大利第一大報紙《晚郵報》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安全問題研究員斯特羅帕及其團隊的一項獨立研究報告指出,社交平臺Instagram上銷售的奢侈品品牌產品有五分之一是假貨,仿冒最多的是香奈爾、路易威登、普拉達、芬迪還有古奇、寶格麗、巴寶莉、迪奧等。

面對這些網絡銷售的仿冒品,奢侈品牌企業也坐不住了。2012年起,菲拉格慕強力打假,在世界各地與警方合作查沒10萬件以上仿冒品,查封非法銷售仿冒其產品的網站千餘個;2014年秋,菲拉格慕在其生產的左腳女鞋鞋底部嵌入了芯片,2015年這個技術推廣到了其它產品。羽絨服奢侈品牌Moncler於4年前專門設立一個部門以保護自己的產品,至今已阻止超過20萬次仿冒其產品的網上拍賣活動。同時,技術手段應運而生,意大利一家公司設計了品牌認證系統,通過該公司網站和手機APP可以隨時查詢品牌的產地來辨別真偽。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該系統目前已有包括中文在內的9個語言版本,已有來自世界各地150個國家超過100萬人次使用該系統識別商品的數字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