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請您在閱讀本文之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收看“惠農信息雲”每天推送的最新價格行情、三農政策、農業補貼、園藝、養殖、花卉等內容了。謝謝您的關注與轉發!

蘆筍的名字,一聽就帶著一種新鮮脆甜的氣息,比它的中文學名“石刁柏”聽上去可食用性好很多。蘆筍的英語名稱是Asparagus,這與它拉丁名是一致的(Asparagus officinalis)。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蘆筍是一種天門冬科天門冬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學生化的同學可能注意到,Asparagus這個詞和20種常見氨基酸中Asparagine(天冬醯胺)一詞具有相同的前半部分。實際上,Asparagine正是得名於蘆筍Asparagus——因為蘆筍中天冬醯胺的含量較高,而天冬醯胺有種衍生物叫Aspartame,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斯巴甜了。

蔬菜佳品

蘆筍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的海岸邊,所以比很多蔬菜都要耐鹽。現代種植蘆筍的田地有時也會撒點鹽來抑制其他雜草的生長,不過一旦撒了鹽,這塊地基本上就只能種蘆筍了。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現存最早的關於蘆筍的記載出自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基本上所有歐洲的蔬菜,最早記載它們的文明都是古埃及)。後來古羅馬人、古希臘人也開始流行吃蘆筍,還與印度人一起賦予了蘆筍“春藥”的特性——不知是蘆筍的形狀還是吃過以後的特殊氣味讓他們產生了這種聯想。這當然是毫無科學依據的,而關於蘆筍可能帶來的氣味,我們會在後面講到。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蘆筍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是一種很不錯的蔬菜。

三個品種,各取所愛

蘆筍有很多種做法,最常見的綠蘆筍可以切段炒各種肉類,可以用培根裹起來烤,可以直接燒烤後撒鹽和黑胡椒,還可以做湯或者做沙拉。我們吃的蘆筍是它的嫩芽部分,所以最重要的是新鮮和保留其原有的風味物質。蘆筍買回家最好儘快吃掉,如果下部的莖變老了,多切掉一點或者用刨子刨去外皮都可以讓它的口感更嫩一些。

以前綠蘆筍被認為是春季蔬菜,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現代人一年中很多時候都可以吃到它。中國是蘆筍的第一大產國,而在西北歐,人們越來越推崇食用白蘆筍。白蘆筍和綠蘆筍的關係類似韭黃和韭菜,種植時完全不讓蘆筍的嫩芽接觸到陽光,它們就會發生黃化,拼命長個兒但是不合成葉綠素。白蘆筍一般會比綠蘆筍胖上很大一圈,由於它需要埋在土裡長大,一般烹飪之前都會把外皮削去一層。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西北歐的白蘆筍標準吃法是配上荷蘭蛋黃醬(Hollandaise sauce)、土豆、煮蛋、火腿等,成為一道顏色非常清淡的菜。白蘆筍的確比綠蘆筍嫩很多,但是個人還是更喜歡綠蘆筍那脆生的口感。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近年來意大利人民培育出紫色的蘆筍品種,紫蘆筍和其他紫色的蔬菜瓜果一樣,紫色來自於花青素,不過紫蘆筍的花青素主要集中在外皮,並沒有貫穿全株,所以如果加熱時間稍長就會讓外皮的花青素分解流失,蘆筍也就失去紫色了。紫蘆筍的粗細和白蘆筍差不多,口感則更接近很甜的綠蘆筍,如果種植時注意用藥的話,是可以生吃的,非常脆甜。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吃貨的煩惱

直接水煮後沾富含脂肪的醬汁是享用蘆筍的好方法,西餐經常用這種水煮蘆筍作為肉類的配菜。為了在煮熟蘆筍的同時不讓嫩芽上的風味物質損失太多,還有種專門煮蘆筍用的很高的鍋,可以讓蘆筍最頂部的嫩芽不直接浸泡在水中,而是被蒸汽蒸熟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在食用蘆筍上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蘆筍會改變食用者的尿液氣味——蘆筍被消化後會產生硫醇和硫酯類物質,最刺鼻的兩種一般是甲基硫醇和二甲硫醚,然而有產生速度快慢與含量高低的區別。

所以,儘管總體上來說所有人吃了蘆筍都會出現尿液氣味改變的現象,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分辨出這種氣味的改變。如果你覺得你吃蘆筍不會受到這種影響,更可能是因為你聞不出來,而不是你的基因特別到不會從蘆筍中代謝出這些化學物質。蘆筍的這個特性在古時是個很大的麻煩,好在現代有了抽水馬桶,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了。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最後送上一大片蘆筍田,這些蘆筍已經太過成熟,不適合食用了。

如果蘆筍會讓尿液更加難聞,你還會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