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文字/媛媛

設計/菲菲

刷朋友圈時偶然看到一條動態:

有個女生髮了一張孫燕姿的照片說:“有人說我長得像孫燕姿”。

我特別好奇,點開了她的朋友圈,翻出了N張自拍照,

怎麼說呢?

不像孫燕姿,倒像孫燕姿的鄉下表妹孫豔豔。

充滿自拍照的朋友圈真的太可怕了,有些人的朋友圈,真的像跟自己有仇一樣,把最不好的自己,展示在大家面前。

我們總結了三種可怕的朋友圈女孩。

1

自拍女孩張美麗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大部分人的自拍都不好看,你沒有看錯,是大部分人!

很多女孩的自拍照,都只關注自己的五官,只要臉不大了、眼睛不小了就敢發,導致的結果就是佈局和姿勢都很難看,整張照片就只有一個伸出來的大臉和大腦袋,毫無美感可言。

自拍不只是拍自己,背景和環境都是照片的組成部分:

自拍女孩喜歡隨時隨地都拍,窗簾前沙發前、甚至衛生間,還有對著鏡子的自拍,後面就是髒亂差的臥室。

再來就是光的問題:

要麼就是白熾燈下面的過度曝光照,要麼就是昏暗環境裡的模糊無光。

光有多重要呢?

很多女演員拍劇的時候討好攝影師和導演,為的就是能給自己單獨打一個蘋果光,這樣才能上鏡好看。

最後就是過度美顏的問題:

過度美顏真的非常低級,那種沒有毛孔的光滑臉蛋,被放大到很誇張的眼睛,導致拍出來的照片像十八線網紅。

朋友圈裡發自拍,等於是你本人出來跟大家打招呼,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狀態才對啊。

我朋友發一個朋友圈照片,光濾鏡就要用三種複合在一起的,整個朋友圈就像一個高級寫真集,看得賞心悅目,看得情不自禁的喜歡這個人。

其實,這才是真的高級。

所以啊,想告訴那些舉起手機就嘟嘴側臉自拍的女孩子們,別人朋友圈裡發的漫不經心的自拍,其實是精修的文藝大片,再不醒醒,你就真的輸了。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2

刷屏女孩孫細膩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刷屏女孩孫細膩是那種不發朋友圈會憋死的類型。

她簡直把朋友圈當成自己的日記本、24小時的生活直播app。

這麼說吧,你只要看了她的朋友圈,就能比她媽媽還要了解她這個人。

比孫細膩更過分的是另一種刷屏,就是把朋友圈當成人生講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麼都能評論,跟自己八竿子打不到一邊的國際軼事或是身邊哪隻貓打翻了醬油瓶,都喜歡去評論一番。

這些人,一般都很渴望被關注,缺乏存在感,但是越刷屏反而會讓人越煩。

真正讓人忍不住想去關注的朋友圈,一般都會給人提供優質、有營養和價值的內容,絕不是無休止的刷屏。

3

戲精女孩李Marry

先來幾張圖感受一下: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不發朋友圈的你,失去了太多東西

圖片上這一類女孩就是典型的戲精代表了。

隨便翻開她們的朋友圈,感覺人家的生活永遠都在演戲,而主角只有自己,各種瑪麗蘇、霸道總裁的劇情比看小說還過癮:

曬名車、名錶和名包,曬太多人追的苦惱。

北影中戲沒有錄取她們,簡直就是戲劇界的一憾事。

有時候挺佩服這種女孩的,自導自演自己配臺詞,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都能憋出一段愛恨情仇的小故事。

恰到好處的包裝會收穫別人的欣賞與讚美,而過度的包裝則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

4

朋友圈就是你的社交名片

朋友圈,真的很重要。

你所寫的每一條評論,發佈的每一段文字動態,體現的都是我們的態度和價值觀;曬出來的每一張照片,代表了我們對於美好事物的感知力與品位;分享的每一個生活點滴,都代表了真實的你自己。

人們就是從這些零碎當中去體會,你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我的朋友圈裡有個女孩,是我永遠捨不得屏蔽的人。

她是我北大的同學,文筆和生活品味都好到不行,看她寫的每日心情,就像在看文學作品。

下了暴雨之後冒雨跑回家的心情,看完電影之後走在大馬路上的心情,寫的都很動人。

看她曬出的生活,像是看王家衛的電影,她的客廳裡有一排一排的紅酒,每次喝醉了,她都抱著吉他唱歌。

很多人都因為自己朋友圈裡的人群複雜,就放棄發朋友圈了,這樣其實挺傻的。

朋友圈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社交場所,跟我們真實生活中的社交如出一轍,如果因為不適應就選擇退出,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鍛鍊自己社交能力的機會,還有更多有價值的人脈。

經營朋友圈,記住這七個字:別放棄也別放肆

做好你的形象管理,把控好你的言論,朋友圈,會成為你交朋友的最好方式。

讓每一個朋友,都成為你的粉絲。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