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一帶一路”國家應對自然災害

6月5日,我國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家族的最後一顆星——風雲二號H星成功發射。應世界氣象組織及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要求,風雲二號H星的定點位置將由原定的東經86.5度更改為東經79度。

“風雲二號H星定點位置向西部佈局,有著重要意義。”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說,這使我國風雲系列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可有效覆蓋我國全境、“一帶一路”沿線、印度洋和大多數非洲國家,讓這些國家和地區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的挑戰。

填補印度洋區域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監測空白

“風雲二號H星是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發射的最後一顆星,該星對確保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業務的連續穩定和向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平穩過渡具有重要意義。”趙堅說,風雲二號H星進一步優化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軌道佈局,更好地覆蓋我國天氣系統上游地區,在更大的範圍內獲取氣象資料,提高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另外,風雲二號H星響應了世界氣象組織希望中國加強印度洋區域的衛星觀測,避免該區域出現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監測空白的建議,可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以及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提供氣象衛星監測服務。” 趙堅說,根據國際災害數據庫的統計,“一帶一路”沿線高山、沙漠、海洋等無人區較多,氣象資料缺乏,自然災害嚴重,相對災害損失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且以氣象災害居多。風雲二號H星定點位置向西部佈局,可以幫助這些地區應對自然災害。

“2018年4月13日,世界氣象組織給中國氣象局來函,希望中國氣象局儘可能考慮加強印度洋區域靜止氣象衛星觀測。”風雲二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魏彩英介紹,為了使風雲氣象衛星更好地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氣象防災減災提供服務,風雲二號H星完成4個月在軌測試後將佈置到東經79度赤道上空。在“一帶一路”沿線遭受颱風、暴雨、強對流、森林草原火情、沙塵暴等災害時,可通過世界氣象組織常任代表或其指定的聯繫人申請啟動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中國氣象局將調動值班的風雲氣象衛星,對受災區域進行五六分鐘一次的高頻次區域觀測,並處理生成圖像和定量產品,通過中國氣象局衛星廣播系統、國際互聯網及衛星廣播直接接收等多種方式向申請國家提供衛星雲圖及相關定量產品,為其防災減災救災提供及時的信息保障。

趙堅說,風雲二號H星成功發射後,我國將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免費分發風雲氣象衛星數據和產品,將我國贈予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的衛星雲圖接收站進行免費升級並提供風雲衛星氣象應用技術培訓,滿足該地區對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數據獲取及應用的急需狀態。

目前東半球的氣象預報主要靠中國的氣象衛星

“風雲二號H星是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發射的最後一顆星。經過40多年發展,我國風雲氣象衛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算上本次發射的風雲二號H星,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成功發射了17顆氣象衛星,有8顆衛星在軌運行,形成了風雲一號、風雲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和風雲二號、風雲四號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兩大系列,並實現了升級換代。”趙堅說,我國現在可以對全球和區域範圍內的極端天氣、氣候和環境事件進行及時高效觀測。

“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風雲二號系列衛星應用技術不斷提高,成為我國定量化應用最好的衛星。衛星資料和產品已廣泛應用於生態文明建設、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重要領域,特別在臺風、暴雨、大霧、沙塵暴等監測預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預報員監測重要天氣必不可少的手段,為各級政府防災減災提供更加準確的決策信息。”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介紹,以風雲二號H星為例,我國天氣系統大部分自西面移動而來,例如寒潮、降水雲帶等,一般以自西向東路徑從中亞進入新疆,進而影響我國西北、華北乃至全國大部分地區。這顆衛星具有獨特的定點位置,可以更好地觀測中亞地區和印度洋上空的天氣系統,幫助我國預報員及時獲取天氣系統演變情況。

“目前形成了我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美國(日)氣象衛星與歐洲氣象衛星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東半球的氣象預報主要靠我國的氣象衛星提供相關資料。”魏彩英介紹,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已經達到了國外同類衛星的先進水平,大大縮小了與發達國家在氣象衛星等高技術領域的差距,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國際氣象業務衛星序列,成為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正在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多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確定了我國地球觀測領域的國際地位。

到2025年我國將有11顆氣象衛星投入使用

“風雲二號H星成功發射後,我國還會發射其他氣象衛星,提高我國氣象精細化服務和保障水平。根據《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我國明確與氣象事業緊密相關的有11顆衛星。”趙堅說,確保後續業務運行的有3顆風雲三號衛星,2顆風雲四號衛星,1顆晨昏軌道氣候衛星,1顆高精度溫室氣體探測衛星和1顆高光譜衛星。此外,全新研製的有1顆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和2顆降水測量雷達衛星。

趙堅介紹,我國還將全新研製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將靜止軌道遙感探測的高時效性優勢和微波對雲雨大氣獨具的穿透性探測能力相結合,有力提升對快速變化的颱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系統的監測預警能力。該星成功發射後,將與風雲四號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組網運行,大幅度增強我國對天氣預報,尤其是對降雨預報、氣候預測、自然環境和自然災害精細監測的能力。

“我國還將研發降水雷達測量衛星。採用主動降水測量與被動微波和光學成像遙感相結合,實現降水和雲雨大氣參數遙感探測,獲取融化層高度和厚度信息,為提高降水數值預報的準確率,提供有力支撐。”趙堅說。

掃碼查天氣,出行無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