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劉靜談“劉以鬯經典”視覺設計:形式至上,形神兼備

设计师刘静谈“刘以鬯经典”视觉设计:形式至上,形神兼备

形式至上的文學 形式至上的設計

“劉以鬯經典”視覺設計解析

文 | 劉靜

设计师刘静谈“刘以鬯经典”视觉设计:形式至上,形神兼备

文學藝術和美術從外延來說都屬於大藝術的範疇,既然是“同門”必有相通之處。文學如果按照寫作風格來細分,有很多的流派,如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現代派等等,這裡不一一列舉。而在歷史上的美術流派中也都能找到相對應的流派。文學和美術中同名的流派兩者對藝術理念的傳達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一個是通過文字語言來描述,一個是通過視覺形象來表達。

克萊夫·貝爾是英國形式主義美學家,當代西方形式主義藝術理論的代言人,他的專著《藝術》一書中提出了最著名的美學命題,認為美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這個理論特別適用於文學圖書的視覺設計。

一本文學圖書從內到外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應該是一致的。這個內不僅僅是圖書內部的視覺元素,例如版式字體字號扉頁圖片等等的設計,而是文本的思想、藝術風格和文字表現形式;這裡的外就是圖書的視覺設計。內外形式一致,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將文本所要傳達的思想和意識推送到一種神形兼備的境界,而產生愉悅舒適的和諧美感,這才是成功的書籍設計。就像人們著裝,學生應該穿學生的服裝,教師應該穿符合教師身份的服裝。我們從每個人的日常穿著上對這個人的職業和社會身份就會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我以為這種從內到外的和諧應該是一本文學圖書設計遵循的最高原則。不僅僅是對所包裝的文本的尊重,也是在圖書銷售中準確表達文本屬性的最好方式。

设计师刘静谈“刘以鬯经典”视觉设计:形式至上,形神兼备

劉以鬯與夫人羅佩雲女士攝於香港

沒想到,這一讀,讓我看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劉以鬯。

我前面說過,從鬯字讀音可看出我這個文學學士很水,畢竟不是從事文學工作的,對文學寫作和文學流派沒有太多的認知,不過作為讀者,我還是讀過一些文學作品的。但劉以鬯作品,從敘事風格和寫作手法上帶給我的都是一種完全沒有過的體驗,耳目一新,非常震撼。他的作品很多篇目對故事的敘述以意識流的手法展開,充滿了形式感。

讓我一下聯想到美術流派中的現代派、抽象派,在讀文本的過程中我的頭腦中始終充滿形式感的畫面。

這裡有必要對美術流派中的現代派、抽象派做一個簡單的描述。現代派美術不同於以往的傳統美術,也不包括現代的各種現實主義流派,現代派繪畫更多地表達藝術家個人的主觀感受,和傳統藝術以再現的手法來進行創作所不同的是更多地以表現的手法來進行創作。

设计师刘静谈“刘以鬯经典”视觉设计:形式至上,形神兼备

康定斯基作品

其中特點最為明顯的是以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為代表的抽象派繪畫,藝術家擺脫造型藝術再現視覺感受的傳統,把點、線、面視作自主的表現力元素,使之變為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從而把藝術家的情感傳達給觀眾。

设计师刘静谈“刘以鬯经典”视觉设计:形式至上,形神兼备设计师刘静谈“刘以鬯经典”视觉设计:形式至上,形神兼备

而在電影《2046》中,王家衛並沒刻意強調故事情節的發展,他把劇中的因果關係隱藏在劇情後,把前後的時空完全打亂,臺詞對白的設計也是欲說還休、點到即止。

這兩部電影的藝術風格我想和劉老文學作品的影響分不開的,電影和文學的風格也是一致的。這說明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是相通的,對同樣一種藝術形式的表現手法也是一致的。

设计师刘静谈“刘以鬯经典”视觉设计:形式至上,形神兼备

酒徒 寺內 對倒

设计师刘静谈“刘以鬯经典”视觉设计:形式至上,形神兼备

2018/6/9

设计师刘静谈“刘以鬯经典”视觉设计:形式至上,形神兼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