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隐秘景点,90%的人都没逛过!


北京的颐和园是旅游的热门景点。万寿山、佛香阁、苏州街,都是游客的必经之地。但一直以来,颐和园有一些景点,从未向世人开放。望着围墙内那些宏大精美的建筑,不免总想让人翻墙而入,一探究竟。近年,园中一座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大型佛教建筑终于对世人开放,那就是“四大部洲”。

从北宫门而入,进大门只许登上假山,穿过苏州街的景区。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座宽敞的广场。广场的南端,一组宏大的建筑依山而建,连绵起伏,殿宇相连,一眼望不到头。据记载,这组建筑大小共有19座。其中包括四大部洲、四小部洲。以及在寺院四角代表佛之“四智”的红、白、黑、绿色的四座喇嘛塔等等。是圆明园北部,极为重要的佛教建筑群。

这可不是一座单纯的寺庙,而是依照传说,在园林内营造出一座佛国世界。传说在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的咸海中,有四个大洲,称为四大部洲。也叫四大洲、四天下、须弥四洲。其实从古人营造四大部洲的表现背后,也可以看到古代朴素的世界观。起码在那个时代,中国的古人就知道世界是由几个独立的大陆板块组成,只是概念还很模糊。


佛教版本的“四大部洲”,在小说《西游记》中又有了新的演绎。吴承恩将“四大部洲”安排为玉皇大帝管辖下的世界,将佛祖如来封做西牛贺洲的总管,唐僧取经去的西天其实就是西牛贺洲。而唐僧取经的出发地,是与西天相对应的东土,即南赡部洲的大唐帝国。

南赡部洲再往东,就是东胜神洲。吴承恩设想东胜神洲内有一“傲来国”,国中的花果山即是孙悟空的诞生地。因此如今您来到颐和园的四大部洲,一定要登上象征东胜神州的高台,去孙悟空的“老家”转上一圈。

这座四大部洲的建造,最早还要来源于一场战争的胜利。乾隆二十年,清朝平定了新疆准格尔部达瓦奇叛乱。捷报传来,乾隆皇帝大喜。于是乾隆皇帝想到了兴建一座寺庙来为自己颁奖。而这枚“军功章”,就镶嵌在自己心爱的皇家园林中。

四大部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浓郁的藏地特点。那是因为,这座寺庙是完全仿照西藏名寺摩耶寺而建。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普宁寺,与四大部洲属于同时期同风格建筑,算是孪生兄弟了。虽说这里处处充满浓郁的藏式风格,但总体看起来却还是汉地建筑。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四大部洲也受到严重破坏。此后,雄伟壮观的皇家景区一直处于荒废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做过简单修缮,但也不理想。此次修缮四大部洲,共用了近十五万张金箔。怪不得,如今的四大部洲看起来金碧辉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