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樓8個必點菜!最後一個,很少有人吃過!


普洱茶:香港茶樓,上來要先點茶。一般情況下,也有水仙、鐵觀音、壽眉、普洱等多個選擇。實話實話,比起內地餐廳的茶,香港茶樓已經要高出3個等級了。所以這裡的茶,絕對是物有所值。其中,又以熟普洱解膩化油效果最佳。港人佐餐,也多用熟普洱。

叉燒包:北方也有包子,但做法遠不及南方細緻。香港茶樓的叉燒包,可以說是包子界的戰鬥機了。雪白爆口的叉燒包,講究包頂爆口,但還不能露餡。上桌時,三個叉燒包成品字形排列在小籠裡。但要注意,又以叉燒包不碰到籠壁者最為正宗。

豉蒸鳳爪:要解饞,還得是直接吃肉。香港茶樓的鳳爪,收拾的非常乾淨。每隻鳳爪上桌前,一律先“剪指甲”。別看是個小細節,但內地大量酒樓還沒有做到。除此之外,鳳爪蒸的也是極透,幾乎到了脫骨的程度。吃起來入味不說,一口一個的感覺也是太爽了。


豉蒸排骨:都說炒菜看火候,其實蒸菜更考量分寸。就拿這份排骨來說,真要是蒸脫骨了都不算本事。香港茶樓的手法,能夠讓排骨肉質酥軟的同時,還連著骨頭與肉筋間的一點韌勁。吃起來有滋味有口感,更有回味。

蝦餃:茶樓的點心裡,以蝦餃最考驗手藝。正宗的做法,是每隻蝦餃捏十二個褶,每籠四隻,每隻重四錢半,不能大也不能小。分量小了,食客吃著不過癮。分量大了,太佔肚子又失去了茶點的精髓。據香港老師傅介紹,蒸蝦餃只用五分鐘。超過時間,餃皮會瀉,湯汁漏掉,風味就要大打折扣了。

腸粉:由於形似豬腸,所以這種小吃原名“豬腸粉”。後來人們覺得不雅,這才改叫腸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流行於廣州,後又經點心師傅改良風味愈加獨特。開始酒家和茶樓都不賣腸粉,認為難登大雅之堂。但架不住食客喜歡,漸漸成了銷售爆款。到如今,腸粉已經成了考量一個粵菜館子手藝的重要標準。


香炸鳳翅:說白了,就是炸雞翅。這種雞翅提前醃製數個小時,味道已經完全入進去了。配合高超的油炸技術,造就了外酥裡嫩的口感,桌上要是有小朋友,點上一份一定是最受歡迎的美味。

陳皮牛肉球:這是一道知名度不很高,但卻有代表性的粵菜。將精選牛肉剁餡,混入馬蹄、陳皮、蔥姜等一起調勻。馬蹄增加口感,陳皮化解油膩,蔥姜則祛除腥羶。打成球后,放在腐竹上一起上籠蒸。腐竹上承接了牛肉的湯汁,味道比肉都還要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