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據讀詩丨這是一篇特別的推文,送給大家

也許有人會問小據,為什麼在這個生活節奏如此快的信息時代我還要堅持給大家推詩。因為我覺得,讀詩就是懷著理解和欣賞走近古人。何時何地,你都能從詩中看世界,發現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恬靜。

春天,看到了盛開的桃花,突然明白什麼是“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夏天,划著小船,從荷葉中穿過,知道什麼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天高雲淡,涼風乍起,樹葉飄黃,領悟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原來是這樣;冬天,西風凜冽,鵝毛大雪漫天飄過,曉得了“風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是怎麼一幅景象。

小據讀詩丨這是一篇特別的推文,送給大家

也許現在的你不太理解詩歌的意思,但我相信總有一天,總有一處風景,總有一種心情會讓你覺得,只有用那一句古詩才能形容。

我們總會知道什麼叫“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我們終將明白什麼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我們必定會懂得什麼又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小據讀詩丨這是一篇特別的推文,送給大家

幼時的我們,背誦的多半是簡單通俗的詩句,可是成年以後的複雜與精緻,始終無法替代當年的純粹與情深。我仍願像當年看書中配圖說意思那樣,回退這個進程。將這些冗長的意思,復原為當年一首簡單的詩。

從前尚不懂得,因那時時節不對,人未至,雨未落,花未開。我們沒能發現。而多年後的某個時刻,某個場景卻令人想起往事,紛紛揚揚間,一句早就爛熟於心的詩句忽然直擊心靈。

小據讀詩丨這是一篇特別的推文,送給大家

陸凱的《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詩裡的人,是極有趣味的。他折花寄給北方的朋友,說:我們南方也沒什麼好東西,我就贈你一枝春吧。

他真的寄花了嗎?估計是沒有——以當時的交通速度,花若送到,早萎了。可是,他用這一首詩,把那一時的心情、趣味和掛念全送到了。收到信的范曄,雖然沒有獲贈一枝春,但卻感受到了整個春天吧。

所以,我們讀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而是通過欣賞接觸到更高級的人生,獲得詩人的智慧和趣味,也獲得一生中無窮的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