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不忘初心感恩奋进 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贵安新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重要指示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三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沧海一粟,白驹过隙。

三年时间,于1795平方公里的贵安新区而言,镌刻着光荣与梦想。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肌理,都迸发着跨越的信念,以惊人的速度,一路创新、一路超越、一路向前。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对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重要指示:“中央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定位和期望值都很高,务必精心谋划、精心打造。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项目要科学论证,经得起历史检验。新区要有一个好的组织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从一开始就大力营造务实、廉洁、高效的环境。”

温暖的嘱托,深邃高远、厚重如山;亲切的关怀,春风化雨、暖彻心扉。

这三年,贵安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继续发扬“创新创业创出新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贵安精神,为全省后发赶超跑出加速度、勇当生力军。

这三年,贵安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区是提出的“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的决策部署,白纸绘蓝图、苦干谋发展,全力奏响新时代黔中崛起的最强音。

新时代凝聚新共识

仲夏的贵安新区,空气中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这座承载着国家赋予三大战略重任的国家级新区,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亲笔擘画的“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壮伟蓝图,大步迈进、破浪前行。

“我坚信中国电信贵州信息园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添砖加瓦,给总书记交上一份更加满意的答卷。”

6月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区三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贵州分公司综合财务部副总经理方颖一边在脑海里回忆着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区时在公司留下的深情寄语;一边在思绪中回溯着这三年来公司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画面。

几乎在同一时刻,亿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相安、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实训中心指导老师李明扬也胸中暖潮涌动、思绪纷飞,在无限怀念三年前那段温暖幸福时光的同时,细细回味着三年来企业和自身苦干实干、砥砺奋进的幕幕往事。

其实不止他们三人,无数的贵安人始终把三年前6月17日,当作心中最温暖的永恒记忆;

其实不止他们三人,无数的贵安人始终把三年前6月17日那些嘱咐,当作鼓舞奋进前行的动力源泉。

三年来,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区时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新区多次召开党工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领导干部会议、周末大讲堂、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进行集中学习传达,制订出台了包括《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走出一条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有效地推进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等系列重要指示,体现了对贵安新区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立足贵安新区发展阶段特征、着眼全省发展战略全局,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目标化、具体化,为我们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明了路径、传授了方法、明确了目标。

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把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作为引领发展的总纲领、推进各项工作的总方略、谋篇布局的总指引,贯穿到顶层设计全方位、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开发建设全过程,时时事事处处旗帜鲜明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全力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坚定不移推进新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信心坚定了、方向明确了、斗志昂扬了。

沐浴在新时代阳光下的贵安新区,进一步强化了国家级新区的使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凝聚起新共识、迸发出新思维、积蓄起新力量,为加快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贡献新作为。

新时代探索新方向

5月27日,在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来自新区的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在ARM服务器生态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华芯通第一代服务器芯片产品“昇龙”。

这是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两年来取得的最大成果。

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重要指示精神,贵安人观大局、谋大事,不停步、勇作为,在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脱贫攻坚、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方面集中力量、聚集要素、聚合发力,奋力创出了一条不同其他国家级新区发展的贵安新路。

进入新时代,贵安新区立足实际、全局着眼,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来谋划新区的发展,沿着新时代的全新航标,探索发展的新方向。

聚焦产业发展,将高科技产业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战略向纵深推进,推动“四个加强”、做实“四个融合”,聚焦高科技产业,突出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发力方向,着力形成与大数据融合的“端+车+屏+芯”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中国南方数据中心,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加快发展幸福产业,打造高质量服务业供给体系。

聚焦招商引资,坚持广招商招大商,下更大功夫、花更多力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按照“一个加强、五个集中、两个提升”的思路,聚焦主攻方向、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对招商引资的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改进,以全面加强招商引资的组织领导、全面强化“五个集中”推进产业大招商、全面推进园区配套能力和营商环境“两个提升”为抓手,提高招商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聚焦城市发展,以大学城建设为龙头,加快打造高质量城市。把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到服务产业发展上,加快建设花溪大学城、加快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切实完善城市功能,推动校城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

聚焦三大攻坚战,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在高起点上推动发展,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聚焦体制机制建设,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党工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以理顺党工委统一领导下各方面关系、管委会与所属国有企业关系、新区与园区关系、园区与公司关系、园区与乡镇关系“五大关系”为核心,以明确职能职责为重点,推进融建模式、管理模式、财政管理方式、国企发展模式、资源配置方式转型“五大转型”,推动实现国家赋予的试验示范试点任务“十大突破”,完善党工委议事规则、理顺重大体制机制、构建发展支撑体系、统筹推进“十大改革”,建立健全充满干事创业活力的体制机制。

聚焦强化党的领导,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自觉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配合好省委巡视组开展工作,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强化人才支撑,点燃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新时代贡献新作为

2018年4月12日下午,新区挂职干部座谈会在新区临时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大会议室举行,50余名来自黔东南州的挂职干部参加会议。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将来到新区各个相关工作岗位,为新区发展作出贡献。

人才是新区发展建设的关键,在新时代凝聚新共识、探索新方向,才能贡献出新作为。

聚焦引进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为重点的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力争富士康、华为等智能手机制造项目产量突破1亿支,三年实现产值700亿元、五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实施整车生产攻坚计划,加快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构建发电端——储能端——配售电端——制造端——充电端——后服务端于一体的能源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集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运营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扶持已落地的晶泰科、华安信、乐道、展腾祥、星瑞安等显示后端企业做大做强,年内争取在洽谈和引进新型显示行业龙头企业上有突破性进展,加快发展液晶仪表、电视机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智能手机显示屏等产业;

加快规划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积极推动华芯通ARM服务器芯片向整机制造拓展,带动功率芯片及元器件、物联网传感芯片等集成电路企业聚集,形成基本完整的产业集群;

突出数据聚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三大核心板块,加快三大运营商、华为、苹果、腾讯等“6+N”大中型数据中心建设,力争2020年服务器规模达到250万台,初步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安全可靠、业态最全、链条最长的中国南方数据中心基地;

实施骨干路网、综合配套、高校建设、生态环境、智慧城市、产业培育、双创发展、人才集聚“八大建设”行动计划,推动产学研结合、融合、融通发展,到2020年,花溪大学城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12所高校全面建成招生入驻,区域总人口30万以上,率先把花溪大学城建成一流现代化新型城市;

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实施非搬迁型50个行政村、170个自然村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要素供应、社会保障全面融合;

重点加快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制定、绿色金融服务产业、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集中行政审批、大数据“双创”等方面改革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推进新区发展。

……

站在新的发展历史起点上,贵安新区思路愈发清晰、步履愈发坚实、信心愈发坚定。

当前,贵安新区正处于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命与责任并重。

未来,新区将矢志不渝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实作风,全面推行运用“五步工作法”,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真抓实干、苦干实干,加快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深化隐患整治 提升监管能力

新区全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好转

强化组织领导,督促责任落实。新区扎实推进企业主体责任年活动,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制订矿山、工贸行业工作要点和汛期安全检查方案,把《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安全生产宣传送进企业,推动各类主体依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新区安监局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贵安综保区(电子园)宣传“五落实、五到位”,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利用“职业病宣传周”,在高端装备制造园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排查整治隐患,提高防范意识。新区制订了2018年度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落实好各项重点检查、日常检查等工作,并指导各镇(园区)、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管委会制订了年度执法检查计划;深入开展隐患排查与治理,推进冶金等八大行业安全监管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工作常态化,建立执法检查、整改复查、行政处罚等执法闭环管理机制。上半年,新区共检查企业37家,巡查烟花爆竹经营店47家,下达检查文书15份,责令整改文书15份,整改隐患70条,整改率93.3%。

依托第三方力量,创新服务模式。新区借助专业机构技术等第三方力量,有效弥补政府监管力量的不足,逐步建立起“市场主导、企业自主、中介服务、政府推进、社会参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服务水平,督促企业按照隐患排查治理“五落实”要求进行整改;升级贵安新区示范企业“安全云”服务平台(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对于已开发的信息系统,新区组织专家验收,形成验收报告。

夯实安全基础,筑牢安全“堤坝”。深化“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新区立足风险点排查,全面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公告规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以标准化建设达标为基础,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的自主性。上半年,新区工贸企业共创建达标企业11家,并督促企业按照《职业病现状评价报告》内容整改落实。

加强安全监管,深化重点监督。新区通过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审批,健全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落实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的审查工作。上半年,新区安监审批窗口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00余件,共核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7家,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证48家,应急预案备案15件,坚决做到不安全、不审批,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关;还综合运用安全许可、日常监管、执法检查等举措,淘汰和关闭不符合要求的企业。

勇担政治任务,完成安全防范。在全国“两会”、数博会、樱花园自驾游、项目观摩会期间,新区相关部门排查隐患50余条,圆满完成安全保障工作;精准信息统计,全面掌握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共完成160家企业台账基础信息统计,理顺安监局直管行业企业台账底数,摸清辖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状况,建立执法检查、整改、复查基础台账,做到定期检查复查。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海绵公园 美了生态乐了百姓

贵安新区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区,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安全对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有很大影响。而“两湖一河”(月亮湖、星月湖和车田河)作为贵安新区环城水系的核心枢纽,更是起到承接上游水体,起源下游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贵安新区启动了海绵城市试点“两湖一河”项目。该项目由月亮湖公园、星月湖公园和车田河构成,总体设计范围约10003.22亩。

车田河作为环城水系的重要河道,是贵安新区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保护的重要载体,结合“两湖一河”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客厅”。

贵安新区在“两湖一河”范围建设海绵城市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开发新区的污染风险,保障水源环境的安全。

从目前的建设成效来看,可以说,贵安新区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成功地保护住了脆弱、高度敏感的水环境。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田园自然景悠然慢时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引来古今无数人的向往。

在美丽的贵安新区,也有这样的一处世外桃源,秀美的环境、闲适的生活,仿佛就是《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场景,令久居都市的人们无限向往,来到这里,尽享悠然时光,颇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总书记,贵安新区向您报告!

冉冉望君来,习习风送暖。

三年前的2015年6月17日,那是一个仲夏之日。

阳光下的贵安大地,犹如初生的婴儿,在最需要温暖与呵护的关键时候,迎来了一个伟大的身影——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来到贵安新区视察,深入发展一线、走进我们中间,带来深情关怀、留下殷殷嘱托!

三年后的2018年6月17日,又是一个仲夏之日。

成长中的黔中大地,处处散发着新时代的蓬勃气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旗帜下,“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的华美乐章正在奏响!

三年一瞬间,一瞬是三年。

总书记,您的谆谆嘱托,深邃高远、厚重如山,既是每一位贵安人心中那最温暖的永恒记忆,更是引领贵安前行的灯塔航标。总书记,您的亲切关怀,春风化雨、暖彻心扉,既是每一位贵安人胸中那最动情的幸福时刻,更是鼓舞大家奋进的动力源泉。

这三年,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对您的感恩之心和思念之情,凝聚成白纸绘图的无穷勇气,汇聚成创新创业的磅礴动力,集聚成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向着您亲笔擘画的壮伟蓝图、亲手标明的时代坐标大步迈进,用汗水与智慧奋笔疾书,用情怀与担当认真作答,用苦干与实干谱写新篇。

三年了,总书记,贵安新区向您报告——我们的产业发展更好了。我们聚焦大数据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钻石矿”已经光彩熠熠,“智慧树”已是“金果”累累。

三年了,总书记,贵安新区向您报告——我们的生态环境更美了。我们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着力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实施绿满贵安三年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高标准建设海绵城市,正奋力走出生态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的生态文明发展新路。

三年了,总书记,贵安新区向您报告——我们的融合发展更深了。我们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9所高校、15万师生入驻花溪大学城,14个安置社区完成建设,山水之都田园之城的大美贵安不断跃然纸上。

三年了,总书记,贵安新区向您报告——我们改革开放的力度更大了。我们充分依托国家级新区的平台优势,聚焦国家11项试点任务,涉及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社会治理、扶贫攻坚、纪律检查和党的建设等8个方面101项具体任务。

三年了,总书记,贵安新区向您报告——我们的百姓更爱笑了。我们高标准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北师大附校、省实验中学等一批优质基础教育设施落地新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民从田间地头走进了工厂车间;17个贫困村高标准脱贫,百姓富的幸福场景比比皆是。

三年了,总书记,贵安新区向您报告——我们的政治生态更好了。我们出台了《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施方案》等,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牢记仲夏的嘱托,耕耘仲夏的希望,誓圆仲夏的梦想……

总书记,请您放心!

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您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贵安贡献。

总书记,请您放心!

我们一定谨遵嘱托、砥砺前行,继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为新区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总书记,请您放心!

我们一定苦干实干、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沿着您指引的“三化发展”的康庄大道,不断书写出新时代“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的新篇章!

■ 本报评论员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戮力齐心奔小康

“要通过推进就业创业,发展社会事业,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的话语言犹在耳。

三年来,贵安新区以“精准性、创造性、走前列”为基准,采取多种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富有贵安特色、更加精准有效的扶贫开发新路子,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千方百计强根基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三年来,贵安新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兴产业”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产业与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培育跨越赶超的核心动力。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山水之间绘画卷

蓝天映山水,生态画贵安。

贵安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绿色为本底之色,将“绿”有机融入新区建设发展的全领域和全过程。

全域生态化、景观生态化、产业生态化……山水贵安的美丽画卷在黔中大地徐徐展开。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激活春水添动力

作为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之举,努力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各项改革成果初见成效。

三年来,涉及贵安新区的改革任务共47项,已完成国家级试点任务1项,因不具备条件暂未开展的任务9项,其余37项改革任务均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有序推进。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海纳百川筑高地

筑巢引凤,借力腾飞。贵安新区作为贵州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开放是跨越赶超的必由之路。

三年来,贵安新区依托区位和政策优势,从对外开放顶层设计、平台搭建、招商引资、创建试点等方面着手,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重要载体和契机,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范围,优化开放布局,创新开放路径,完善开放体制,一个鼎立黔中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正在加快形成。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创新创业树样板

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贵安新区持续完善双创生态,营造双创氛围,激发双创活力,打造双创样本。双创已成为贵安新区促进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蹄疾步稳建新城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时指出:“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

三年来,贵安新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高标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区这座现代化新兴城市的快速崛起注入强大动力。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互联互通兴百业

一条条笔直的大道纵横交错,畅通无阻;一座座立交桥宽阔平坦,四通八达。三年来,新区各部门全力配合,直管区内各乡镇去年实现“村村通”,农村道路出行条件得到质的改善,为新区发展优质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输出保障。

如今,走在贵安新区高峰山下、麻线河边,一条条笔直的大道纵横交错,畅通无阻;一座座立交桥宽阔平坦,四通八达。葡萄园旁、荷花池边,飞鸟掠过头顶,清风抚过脸颊,蓝天白云下,无论是驾车还是骑行,或是漫步,人、路、车都能与秀美的山水无缝对接,悄然化作一幅完美的画卷。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振兴乡村美家园

在车田村的天鹅湖湿地、在平寨村的荷花园、在王家院村的葡萄园……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贵安新区的乡村里,总能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

贵安,这座国家级新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旅、美丽乡村建设上,已经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初显成效的路子。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牢记使命惠百姓

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温暖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口碑中,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显着提高,贵安新区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鲜”看新区报」6月19日贵安新区报

从严从实走前列

“新区要有一个好的组织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从一开始就大力营造务实、廉洁、高效的环境。”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时的殷殷嘱咐言犹在耳。

三年来,新区始终把党的建设工作贯穿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为加快新区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三年来,新区着眼于服务发展大局,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丰富活动载体,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建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