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端午加班喊話 定調債市違約和市場流動性

央行端午加班喊話 定調債市違約和市場流動性

債市違約頻頻“爆雷”、5月社融環比“腰斬”、央行出乎意料地未跟隨美聯儲步伐加息……一連串加劇市場對去槓桿是否用力過猛的擔憂,正讓金融監管部門備受輿論壓力。央行端午節當天也在加班維穩市場情緒。

1、總結今年以來貨幣政策操作

總體看,今年以來一系列的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成效,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市場利率基本平穩,綜合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所下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穩固,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2、總結社融增速

從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看,1-5月份增量7.9萬億元,同比少增1.44萬億元,5月末同比增長10.3%,主要是強監管、去槓桿政策效應逐步發揮,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及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融資有所下降,債券市場融資有所減少。

綜合考慮季節波動、資產證券化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社會融資增長總體比較平穩。總的看,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減少資金空轉,平穩有序去槓桿。

3、定性近期債市違約事件

今年以來,債券發行融資同比回暖,市場利率水平整體呈現下行趨勢,儘管出現了一些實質性違約事件,但近期新增違約總體呈點狀分佈,未呈現風險集中的趨勢,是加強市場紀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的體現,債券違約率總體水平不高。

4、定調下一步貨幣政策操作

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走勢,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加強形勢預判和預調微調,加強監管政策協調,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加大對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的外部衝擊,穩定市場預期。

特殊時點的特殊表態

央行在端午節當天回應近期市場關心的熱點話題,時間點選擇的頗為微妙。

除了近期債市頻頻違約,加劇市場對去槓桿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擔憂外,上週發生的三件大事將市場敏感的神經繃得更緊,也使得有關部門不得不出來“喊話”維穩。

1社融環比“腰斬”

上週央行公佈的5月社融增量數據顯示,當月社融增量僅有7608億元,環比幾近“腰斬”,遠低於過去5年的同期均值,創20多個月以來的新低。

儘管社融增量大幅下滑仍與強監管下影子銀行業務持續萎縮有關,但超乎市場預期的萎縮速度仍引發了市場強烈的擔憂。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甚至認為,5月社融數據為宏觀經濟敲響了警鐘,也對當前的監管政策提出挑戰,如果社融繼續維持低迷,那麼前幾個月中國經濟所表現出的韌性將難以持續,緊信用環境下,企業融資不足將進一步激發信用違約,繼而促使金融機構收緊融資條件,帶來惡性循環,處置風險的風險將會顯著上升,監管政策有必要做出適度調整。

2央行未跟隨美聯儲同步加息

6月14日凌晨,美聯儲如期宣佈加息,市場此前主流觀點認為,中國也會在當天宣佈“加息”——小幅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然而,最終央行並未這麼做,當天的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仍按兵不動。

市場普遍分析認為,央行此次未跟隨美聯儲同步加息,或是維穩近期市場情緒。

3中美貿易戰打響,中國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

上週五(6月15日)晚間,美國方面最終宣佈,鑑於中國盜竊知識產權和技術以及其他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美國將對中國500億美元的含有工業重要技術的商品實施25%的關稅。

中國方面也在第一時間出手反擊。上週六(6月16日)凌晨,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對其餘商品加徵關稅的實施時間另行公佈。同時對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開始公開徵求意見。

中美貿易戰打響後,由於中國方面的金融市場要在明日開盤才有所表現,但美國方面已經有所反應。美國宣佈加徵關稅的消息甫出,美國三大股指走低,截至收盤時三大股指小幅收跌。與此同時,美元收跌,黃金、原油、美國農產品期貨等大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從央行的表態內容和表態時間可以看出,隨著國際國內形勢愈發錯綜複雜,尤其是上週一連串影響市場走勢的重大事件的發生,央行未來的貨幣政策操作將會加大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的考量。

尤其是央行上述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央行已成立國際金融風險跟蹤組,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未來將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走勢,加強形勢預判和預調微調,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的外部衝擊,穩定市場預期,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至於央行今天安撫市場的表態能否得到市場的肯定,就要看明日金融市場的走勢了。

對於未來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預計將會有更多結構性的政策工具祭出。光大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張旭認為,當前實體經濟融資的矛盾是結構性的:民企對資金的需求迫切,但融資成本高、資金可獲得性低。因此,使用結構性工具應對結構性矛盾更為合適,而非總量性措施,因此,近期降準的可能性並不高。

監管高層密集定性近期債市違約

今年4月以來,一連串公司信用債的違約,以及債券取消發行的增多,加劇了市場對債市系統性風險的擔憂,擔心由於市場情緒的惡化,違約事件會有點擴面,引發全面風險。與此同時,不少分析人士也在猜測,隨著市場預期的惡化,去槓桿的進程是否會面臨調整。

但從上週以來監管高層的密集表態看,高層認為,當前的債市違約並不嚴重。

央行有關負責人今日是這樣表態的:

“債券市場風險總體可控。今年以來,債券發行融資同比回暖,市場利率水平整體呈現下行趨勢,儘管出現了一些實質性違約事件,但近期新增違約總體呈點狀分佈,未呈現風險集中的趨勢,是加強市場紀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的體現,債券違約率總體水平不高。截至2018年5月末,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後尚未兌付的金額663億元,佔餘額的比重為0.39%。”

與之相似的是,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上週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也表示,和2016年、2017年相比,今年4月以來的債券違約並沒有多麼異常。目前債市違約受到關注,是因為債券市場非常透明,有一單違約媒體就不斷炒作。目前債券違約率0.39%,遠低於銀行1.9%不良率。債券市場風險可控。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則表示,市場經濟下出現債務違約十分正常,相比國外,我國企業債務違約率總體仍然較低。到2018年5月末,企業債券違約後未兌付金額,只佔存量信用債總金額的0.43%。要遵循市場規律,實行差異化金融政策,對於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的企業要堅決退出,對於出現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相關各方要加強溝通協商,採取積極措施共同努力,幫助其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