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韓城打造內陸開放新樣本

“韓城是陝西唯一省內計劃單列試點市。先後設立了駐哈薩克斯坦、新加坡等10個駐外招商機構,組建了韓城國際實業投資公司。目前哈薩克斯坦-韓城10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基地項目、霍爾果斯農產品倉儲中心等項目均已經啟動實施,群眾已經開始切實受惠於這些項目……”5月19日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趙磊在華僑大學首屆“一帶一路”研究高級講習班上向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海外的“一帶一路”研究者們介紹“統籌海陸開放發展”的“韓城樣本”。

陝西韓城打造內陸開放新樣本

趙磊感慨,“韓城目前還沒有通高鐵、也沒有機場,這樣一個交通不便的城市,卻早在2016年3月,就成立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政府的推動下,韓城的陶瓷、鋼構、蘋果等產品已經打入中西亞市場……”

韓城速度

助推企業駛入“一帶一路”快車道

“在韓城,我們用了四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在其它城市八年才能建設完成的規模。”騰龍陶瓷總裁助理張磊磊說:“從2015年7月打下第一根樁到12月開始生產,騰龍陶瓷在韓城創造了業內奇蹟。而這與韓城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分不開的。”“來韓城這幾年,最大的感受就是風清氣正,我們經常和政府部門打交道,有問題從來都是當面解決,立刻辦理,從來沒有遇到過‘背後吹涼風’,政府的透明度給了企業極大的安全感。”張磊磊舉例:“環保和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在韓城,環保局和安監局不是出了問題才來找企業,而是從生產源頭就和我們在一起,派專職工程師為我們服務,企業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手把手教,我們的一線生產員工和班組長都至少經過兩次的培訓。”

傳統的陶瓷產業是高汙染、高能耗、高消耗與低效益產業,但是在韓城,騰龍陶瓷反而成為清潔環境的創造者,廠區裡乾乾淨淨,原料來源不再是開山破土,而是尾礦廢料和煤矸石,騰龍陶瓷將這些廢料變廢為寶,也讓韓城的空氣中的揚塵減少。“2014年剛來韓城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常態是‘吃著煤灰,就著粉塵’,但是現在,即使在我們工業區,你看這藍天白雲,這林帶,這花草,今天韓城這樣的環境,不亞於大城市。”作為新韓城人,張磊磊已經把家人都接到了韓城,作為城市建設者,張磊磊和他的家人和許多韓城市民一起共享優良環境。

除了優良環境,更讓張磊磊和他的同事們感到驕傲的是,騰龍陶瓷的產品在韓城市政府的幫助下,走出國門,為“一帶一路”添彩。從2016年第一批瓷磚出口哈薩克斯坦,張磊磊說,近年來,騰龍陶瓷基本保持每兩個月出口16到20組的貨,裝32或者40個貨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廣闊的市場給了韓城放眼世界的契機。為此,韓城立足本市特點,從工業、農業、文旅產業等方面,積極邁入海外市場,在韓城,像騰龍陶瓷這樣的企業越來越多。

在韓城市“一帶一路”辦引導下,以生產汽車制動輪轂為主的企業燁輝工貿走進哈薩克斯坦,期間共與哈國客商簽訂了6200萬元的境外貿易合同,產品早在2016年便開始走出國門進入中亞市場。在農業方面,韓城的“太史紅”蘋果已經成功出口至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市場。2017年4月韓城與哈薩克斯坦阿格洛維克(農業時代)公司以共建共銷的形式合作種植了5000多畝春小麥,2018年春節期間韓城人民已經吃上了哈國麵粉。

韓城品質秉承工匠精神鑄黃河商魂

2018年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韓城市展廳以“建設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為主題,以創新開放的全新形象亮相。參展品從輕型運動飛機到新能源汽車;從機巧靈便的微電影拍攝機器人到綠色健康的含氫礦泉水;從銳豐音響、偉力遠大裝配式建築“陝西院子”到根元智能鞋櫃護理機……加上聲、光、電、多媒體、人工智能、VR等現代展示手法,將韓城發展成果全面呈現,“韓城智造”頗為亮眼。

在這次絲博會上,韓城市依託疊加的政策優勢、良好的資源稟賦、紮實的產業基礎,尋求合作機遇,承接產業轉移,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文化旅遊、新興產業等領域推進全產業鏈招商,簽約項目209個,投資額2109億元。其中,中國航天十二院與韓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慧城市、智慧旅遊、智慧園區、智慧企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共建太空技術轉移中心;我國規模最大的民航職業教育集團和鏈條最全的通航實業集團——泛美集團將投資60億元在韓城建設一座航空大學城……昔日煤城韓城,正在成為諸多產業資本關注的發展熱土。

一個健康城市產業的發展應該是全方位的,應該如大森林的生態一樣,企業當中有參天大樹也有茵茵小草。但是融入韓城城市精神的企業,不約而同把工匠精神融入企業文化。

陝西韓城打造內陸開放新樣本

騰龍陶瓷在開始建廠,清理地基的時候發現了含鐵量高的一種石頭,這種在當地常見的廢礦石,企業拿出化驗發現除了含鐵量高,這種石頭是做陶瓷的好原料。企業將裡面的鐵元素提純後用作仿古磚,市場銷量很好。

2017年5月17日,國家“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來自韓城的太史紅蘋果,在央視《朝聞天下》及《新聞30分》亮相,引起關注。太史紅蘋果早在2016年就在韓城“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推動下,實現了出口。如今,韓城市太史紅果業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一家集基地生產、果品保鮮、儲藏加工、進出口貿易、電子商務於一體的民營科技企業。據韓城市太史紅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勝利介紹,目前,該公司正在打造千畝出口果園,他不僅要讓太史紅蘋果走出國門,而且還要走進高端國際市場。“我們的出口基地果園全部用低毒生物農藥,這樣蘋果就能達到歐盟對農殘的標準。”王勝利說:“一棵蘋果樹上只有百分之三十的蘋果才能裝到我的果箱裡。我就要做中國蘋果的規範,在現代商業社會,沒有規範就成不了規模,沒有規模就談不上標準和管理,我要按國際最高標準來生產蘋果,用我之前30多年的經驗加上現代的技術和管理,讓我們韓城的蘋果品質讓全世界都知道。”

韓城文化積澱深厚,自古是商賈雲集之地。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漫步韓城市內,有“小北京”之稱的明清四合院建築成片屹立、保護完好,而知名的明清建築群黨家村承載著濃濃的儒商文化。今天的韓城,正在這獨特的文化厚土上生髮出新的蓬勃力量,立足內陸腹地,面向“一帶一路”,開放發展,擁抱世界,不斷為黃河商魂注入新的時代動能。(王嘉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