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江蘇共青團

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今天的你我,朋友圈都是“菊色”的。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王菊,這個一夜刷爆朋友圈、人人掛在嘴邊的女孩,一個多月以前參加了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

101個女孩通過完成任務、訓練、考核,最終會被選出11位,組成全新的偶像團體出道。

因為外形和其他女孩不太一樣,一開始王菊在這101位女孩中排在第96名。

節目到第二集時,選手楊超越評價初登場的王菊:

不少女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因為和身邊的女孩“格格不入”,王菊很快被順位淘汰。第四期的時候,一個有復活權的選手在王菊和另一個相對“更有競爭力”的女孩裡,選擇了王菊。

一夜之間,王菊成了“全民話題”。

在其他選手的投票名次都只是稍稍變動時,王菊從96名上升到36名,公演之後又一躍到了23名。

現在,在某品牌渠道投票榜上,王菊已經穩坐第一。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有人在一篇文章下這樣留言:101個女孩中,100個女孩都一樣,還有一個叫王菊。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當然,這句話存在誇張的成分,每個女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存在價值。此處的“王菊”,也已經不只是話題中心的女孩,更代表了人群中的大多數。

那就索性談談,這場看似從2005年“超女”之後再沒出現過的“全民選舉”,有怎樣的“玄機”。

-01-

王菊說,她要做的是重新定義中國女團。

每一次審美趨勢的流行,總會在積累到特定的點時“爆發”,引來一場小眾流行文化的逆襲。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村花“楊超越憑藉著清純真實的人設,一路高歌猛進,處於前11名。

但隨著節目的播出,除了顏值很能打,她的實力似乎並沒有配得上她現在的名次。

畢竟,有科學研究證實,長得好看的人更容易成功。

“光圈效應”讓一個人的某種特性,一旦能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它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

對美好的嚮往和追求是人類的本性。在這種本性推動下,顏值高的人佔據更好的資源,由天生的外表帶來的差距,就讓人感到十分不適。

也許是不想看到多一次“不公平”,支持王菊的菊家軍們,掀起了一場對於流行文化的反叛。

這種反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和違背大眾審美的非主流文化不謀而合。

日本Instagram公佈的本年度“日本名人明星排行榜”,打敗水原希子、石原里美等人氣女性,一舉拿下“最多粉絲”和“照片得贊正最多”兩項第一名的,

是身高1米57、體重200斤的渡邊直美。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這個胖女孩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中自信地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Instagram上的每張照片都風格鮮明,不負“時尚教主“的名號,什麼顏色,什麼款式都敢挑戰;每一次模仿秀都拼盡全力,鬼臉不再話下,誇張的表演更是讓人過目難忘。

作為一個搞笑藝人,渡邊直美用自己的努力收穫了百萬粉絲,也向這個以姣好顏值和超輕體重為美的社會做出了反抗。

而對於大長腿、高顏值追求的背後實際是審美愈加單調化的趨勢,隨著其不斷髮展,審美的多樣性也會逐漸消失,人們會漸漸陷入一種審美疲勞之中,再去尋找其他刺激。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王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這個審美疲勞社會的強心針,在打破娛樂產業的眼球經濟。

或許“別的都還行但就是相對來說沒那麼漂亮”,正是網友追捧她的原因,因為好看卻業務能力低下的人,實在太多了。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02-

“拗著來”的時候,人能體會到前所未有的竊喜,特別是能有人和自己一起這樣做。

去做別人都不做的事,一個人也就有了“牛”的底氣。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弗洛伊德說過,人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本我世界,性、飢渴等一系列人類最原始的衝動和慾望都被深埋在那裡。

在文明社會,人類的本我被社會規則壓制,人們知道要遵循一定的規矩才能釋放它們。

而非主流本身,似乎正是本我的一種炫耀和展示。

它衝破禁忌的攻擊力和破壞性,能給人以極大的快感。

最明顯的表現,是“菊話寶典”帶來的驚豔創造。

你不投 我不投 王菊老師怎麼紅

你搞好 我搞好 菊姐就能追風跑

你努力 我努力 菊姐就能出奇跡

你偷懶 我偷懶 菊姐就得丟飯碗

你拉票 我拉票 菊姐安心睡大覺

你勤奮 我勤奮 菊姐不再招人恨

你大吵 我大吵 菊姐眼淚刷刷掉

你團結 我團結 菊姐就能走花街

家住長三角 都誇王菊好

王菊為啥好 齊魯青未了

東起山海關 菊姐肩膀寬

春風過玉門 菊姐鎮門神

沙場彈琵琶 菊姐騎白馬

西出函谷關 菊姐走三關

漠北征蓬外 王菊真厲害

大漠上孤煙 王菊賽半仙

雲長過五關 土創菊闖關

雞姐思王菊 陸游思唐婉

雲起泰山西 菊姐有處棲

日落採石磯 送菊送到西

每當你想點外賣的時候

就給菊集資

你瘦了,菊活了

一菊兩得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03-

撒貝寧曾在節目中分享自己對追星的態度: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不完美的,不可能如願以償,也不可能做到有求必應,大家都是把自己的生活構架在一個虛幻的世界當中,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為某個人。”

鏡頭放大的不是王菊的“醜”,而是粉絲求的“真”。

與其說支持王菊,不如說網友支持的是希望看到的自己,這個被美少女們當成命運轉折點的節目,其實也只是一場遊戲而已。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在這個奢華的造夢場,嚴苛的賽制在讓這場夢更逼真,更容易讓你、我、他融入其中。

任何領域似乎都有一條歧視鏈,“菊家軍”團體的形成,促成了來自“歧視鏈底部”的逆襲。

隨著比賽的進行,顏值被歧視、身材不夠好、從踢館選手的幸運補位、再到被隊友選中留下的幸運兒,在歧視鏈底部徘徊的王菊,一點點被觀眾挖掘出閃光點。

为什么这个叫王菊的姑娘,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有人認為,是節目組故意安排王菊留在比賽中,才能引起話題爆點。

即便如此,比起選出“角色美少女天團”可能帶來的顏值衝擊,這樣的爆點,也更有意義。

王菊觸底反彈的人設,也是一場對“顏值即正義”的公開挑戰。

少女們用各種可愛滿足大眾的審美期待,而要“重新定義”偶像,就需要如馬東所說,“只有做到最大程度的不同,才能最大程度被需要”,來賦予自己存在的意義。

喧鬧的狂歡,除了遮蓋掉了“貶斥異己者”的刻薄,還有一句潛臺詞:

既然是全民的“遊戲”,就得聽聽大多數人心裡的規矩。

所以,這一次,你會pick王菊嗎?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