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沒有發動機還能10倍音速!馬偉明院士再立新功

自1944年6月13日誕生第一枚導彈至今,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世界各國的導彈研究已經到達了極限,這裡說的極限是導彈本身採用化學能推進導致的,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導彈,幾乎都是採用液體或者固體燃料推進技術,不過早在1945年,德國科學家曾將兩門軌道炮串聯起來,成功發射了一枚速度達到1.21千米每秒的 炮彈,這也被認為最早的電磁軌道炮。


導彈沒有發動機還能10倍音速!馬偉明院士再立新功

雖然美國在電磁能領域起步早於中國,但很顯然作為後來的中國已經實現了趕超,在某次節目中,馬偉明院士更是自信的稱,還需要十年的時間,中國的導彈將會用電磁能發射取代現有的化學能發射,相比較於化學能發射,電磁能發射的推力更大,最大速度10倍音速以上,現有的導彈防禦系統很難進行有效的攔截。
導彈沒有發動機還能10倍音速!馬偉明院士再立新功

此外,電磁能發射,不僅降低了導彈的發射成本,還大幅度的減輕了彈體的重量有望解決水面戰艦載彈量少的問題,僅憑一艘戰艦就能對目標發動飽和式攻擊,在高新科技研究領域,一開始能否找對方向很重要,雖然美國在眾多領域依然領先於現在的中國,但是中國近些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咱有自信,更要習慣中國已經在某些領域開始領先美國了。
導彈沒有發動機還能10倍音速!馬偉明院士再立新功

最後祝願祖國繁榮昌盛!越來越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