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已經養成了習慣,每次到一個地方,首先會打聽附近是否有菜市場,假如得到肯定的回答,那麼無論多忙,都一定要抽時間過去走走,想看到只屬於當地的新鮮事物,長長見識,假如方便攜帶,也可以考慮帶回去與家人分享。而此次雲南澄江之行,下榻酒店附近就是澄江縣最大的菜市場:鳳麓市場,自然不能錯過。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很多人不喜歡去菜市場,是因為受不了那汙水橫流的骯髒,已經空氣中瀰漫著的那股特殊味道。而我卻喜歡這種市井味道,要想了解一座城市,走進一座城市,就必須從這裡開始。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菜市場基本都一樣,唯獨不同的就是那裡售賣的商品。以前逛過不少菜市場,其中也包括雲南境內的,但在鳳麓市場很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她們告訴我,這是茴香根,用來煲湯非常棒,恕我眼拙,我一直以為這是新鮮人參,還一直納悶,怎麼那麼珍貴的食材就這樣隨便擺地上售賣。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6月是澄江採摘山野蘑菇的最佳季節,市場上有專門一個區域給菌農們售賣,什麼黃牛肝菌、黑牛肝菌......太多太多,據說只要是下場雨後,澄江縣的山裡就會長出不少各種各樣的菌類。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可以按斤,也有按籃售賣,比如上圖左邊的黑牛肝菌菌農賣出去是30元(原來要價是40元),中間的大號黃牛肝菌賣出去是60元(原來要價是80元),右邊稍微小的黃牛肝菌菌農打算50元賣出去。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也不知道她賣的是什麼菌,剛一揭開,馬上就被人圍搶。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鹹魚,下飯菜,他們說這是澄江特色,來澄江一定得品嚐。將魚用幾十種調料醃製後,再加工,味道獨特,是澄江特產。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這種異形的黃瓜還是第一次見到。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有誰知道這是啥,我問了幾次,聽不出所以然,菜販竟然不會普通話。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他們說這是撫仙湖特有的“劍魚”。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他們說這種銀魚也是當地撫仙湖特有的。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因為要趕飛機的關係,我在6:10就來到下榻的澄江縣莊園酒店附近的農貿市場,臨近街邊的入口,只有一個小小販候在那裡,我靠上前去,他似乎還沒睡醒,一雙眼睛少了本該有的那麼一點透徹,他說他6點就到了,但其他我聽不清楚,他好像不會講普通話,這真的讓我有點訝異。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小男孩賣兩種東西,一種是小南瓜,一種就是這個綠樹枝,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有什麼用。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越往裡走,市場也越來越熱鬧,很多市場商戶正在整理和卸貨,各種聲音夾雜在一起,是市場特有的嘈雜。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因為天只是矇矇亮,商戶們不得不打著手電筒細心清點,畢竟小本生意,細心點還是必需的……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嘈雜聲、拉貨聲、機車的聲音,各種聲音交錯在一起,構成了菜市場特有的交響曲。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聽說澄江縣很多人家都喜歡在自家院子裡栽種花椒,而這裡的花椒是紅色的,與重慶、成都的綠花椒在口感上會有所差別。來得太早,很多檔口都還沒開,很多菜販也忙得無暇應付我,本來想買點新鮮的花椒帶回廣州做魚給家人吃,此刻也找不到,甚是可惜。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昨天早市時看到一老太太籃子裡裝著十來個鵝蛋般大小的無花果在那售賣,答應轉一圈市場後回去買,老太太當時也樂呵呵的應了。可當我再回去時,路邊的小販已全撤去,在市場裡再轉一圈也沒發現老太的影子,總覺得是個愧疚。不過老太的無花果也便宜:20元一公斤。

遊市井,記雲南澄江縣最大菜市場鳳麓市場,好多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6:28正要離開,看見一老太正在擺放桃子,桃子的色澤和芳香吸引了我,帶幾斤回去給家人吃。老太告訴我,今早搭乘一個多小時公交車把自家種的桃子拿到這裡售賣,一斤賣8元,我嘴裡叨咕了下“8元”(當時只是沒意識到這裡的斤是我們俗稱的公斤),老太以為我嫌貴,趕緊問我多少錢願意買。我隨口說6元,老太說7元,爽快成交。由著老太給我挑,老太幾次把稱移給我確認刻度,一共23元,我給了她25元,說不用找了,老太趕緊又往袋子裡塞多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