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重新定義“水冷”,直接把數據中心扔到海里,還能省錢環保?

我們所知道水冷機箱,指的是一種給電腦內部發熱部件散熱的一種裝置。為的是降低電腦輻射的洩漏和灰塵對電腦的傷害和幫助散熱,保證電腦的穩定運行。而微軟的“水冷”,竟然是直接把數據中心直接扔到海里了。

微軟重新定義“水冷”,直接把數據中心扔到海里,還能省錢環保?

近日,微軟將一個長約12米,直徑接近3米的膠囊狀數據中心沉入蘇格蘭水域。據資料顯示,這個膠囊狀數據中心一共裝載了864臺服務器,將為蘇格蘭群島的沿海地區提供高速的雲計算能力和互聯網連接。這是一個被微軟首席執行形容成堪比“登月計劃”的項目,其實他們將數據中心沉入海底主要是出於對成本的考慮。

微軟重新定義“水冷”,直接把數據中心扔到海里,還能省錢環保?

不少科技公司為了避免服務器溫度過高,都會在機房安裝空調從而維持適宜的溫度。後來有些公司把數據中心建在那些高緯度地區,希望利用外部空氣來降低冷卻成本,但是在那些地方,成本相當高。

微軟重新定義“水冷”,直接把數據中心扔到海里,還能省錢環保?

而微軟就發現溫度較低的海底就像一個天然冰箱,或許可以把數據中心放在那裡。微軟公司的人還表示,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居民都住在距離海岸120英里的地方,在附近水域放置數據中心,可以以短距離為沿海地區的居民提供更快速流暢的互聯網體驗。

微軟重新定義“水冷”,直接把數據中心扔到海里,還能省錢環保?

而且在這次數據中心放在英國蘇格蘭東北部的奧克尼群島,在這裡的風能、太陽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會將為這個數據中心提供電力,相當環保。在未來一年,微軟將從功耗、內部溼度和溫度等多個方面來監測和記錄數據中心的運作。會不會給海洋環境帶來汙染的問題,也需要進一步觀察。

微軟重新定義“水冷”,直接把數據中心扔到海里,還能省錢環保?

最初只是一位微軟員工異想天開的想法。這位員工曾經在美國海軍潛艇裡服役3年,也受埋在海底的電纜和光纖啟發,開始好奇將數據中心搬到水下可不可行。後來就把想法正式立項投入研究。微軟還希望數據中心可以做到電力自給自足,而這樣即使電網出現故障時,也不再需要昂貴的備用發電機來維持網絡服務了。你對這個放在海底的數據中心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