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中學校長連續7年參加高考的行為?很多人無法理解

網友一:

校長參加高考,也許在旁人的眼光看來,這位校長無非是“作秀”,只是為了提升自己開辦的學校曝光率,沒有什麼好在意的。但是如果大家可以靜下心,仔細傾聽這位校長的真實心聲,也許,你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看法。

他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自己親口嘗一嘗”,有很多的人只知道他是一個校長,卻不知道他是一所藝考培訓學校的校長,他參加高考,是希望為他們學校輔導的學生,提供更多關於高考的信息,通過親身體驗,感受每一年高考現場氣氛的變化,瞭解每年高考出題的動態方向……真正體現了教師的“以身作則”,以自身為基礎,在輔導學生的時候,才能更加有底氣。

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創業精神,他的高考培訓學校並非是公益學校,那麼做私人培訓學校,周圍的競爭壓力也是相當巨大的,但是他沒有放棄,而是真正的在為每一個學生考慮,去一線參加高考。雖然有些累,雖然有很多人不理解,可他依然堅持了七年,只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這股堅持、努力的創業精神,令人欽佩,他執著的信念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如何看待一中學校長連續7年參加高考的行為?很多人無法理解

網友二:

這位“高考哥”,1979年8月出生,經過了1998,1999連續兩年高考的“名落孫山“,於2000考入了太原師範學院。2004年畢業後,先後從事過14個不同的工作崗位,2009年又考入山西財經大學MBA,2011年獲碩士學位,並於同年創辦了山西XX藝術類高考培訓學校。2015年高考放開年齡限制後,他從當年始,已連續參加了三次高考,並且遵循“奇數年考文偶數年考理”的規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自己親口嘗一嘗”。

如何看待一中學校長連續7年參加高考的行為?很多人無法理解

網友三: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取,起碼這個人在求知的道路上是上進的。2015年剛開通成人高考,他就參加了考試,用他的話說,是為了更好的瞭解考試,配合自己日常培訓學生的工作。這樣的方法著實讓人意外,話說以身試險的人能有多少,這樣的負責任的態度又有幾個人能有呢。

話說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高考哥這個行為你可以理解為不斷對自己的挑戰,也可以說是對自己工作的負責任,甚至可以說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自己的宣傳,但不可否認他走出了這一步,這是很多人不敢走的。因此我們置之度外平靜的看,他的行為是應該收到大家的支持的。

網友四:

高考對於我們每個中學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應該是學校很重視,校長連續多年參加高考只是為更好的輔導學生如何應對高考,如何更好的為高考學子服務。但是每年參加都參加高考,分數基本都在三本線附近,這勢必會影響自己的身份,如何做出一個很好的表率。所以我還是不贊同這種做法。

王世卿不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還是一名高考志願填報專家。近年來,他先後為4300多名高考考生策劃高考志願填報方案,成功率和滿意度為100%。其實也算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心理承受力很好的人。如果是我絕對不會這麼多年都參加高考,如果連續7年的話我的內心會崩潰。

不過每年參加高考,都要複習新考點,接觸新知識,把握高考新動態,能夠站到學生的立場上思考高考,確實能為學子更好的服務更好的提供填報志願方案,但是我個人心理還是不是很贊同這種做法。

如何看待一中學校長連續7年參加高考的行為?很多人無法理解

網友五:

十年寒窗苦讀,高考不一定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成就,但確實是十年寒窗的最重要的時刻。高考之後,根據成績,學生流向了不同的方向,也決定了未來的工作方向以及未來人生道路的曲折。但是成績不能說明一切,對於社會的理解、人生的選擇、職業的規劃才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成就。

這位校長,為學生做了一個榜樣。未來的職業,無論大小,只求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做到可以為自己負責,也為社會負責。

如何看待一中學校長連續7年參加高考的行為?很多人無法理解

網友六:

這是一名萬里挑一的好校長。惠子曰,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不深入虎穴,怎麼能夠摸準高考的動向?一個校長,百事纏身,除了日常的行政管理以外,還需要留意新的知識,教育水平,白忙之間,還需要去關注多門學科,準備參加高考,太不容易了。

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實感受高考試題的各種“感覺”,為來年高考備戰。那些冷嘲熱諷的傢伙也實在有意思,多年過去了,不通過系統複習,考不上也可以原諒,但是你自己考不上或許沒有決心去學習再考,卻去嘲笑人家作秀是幾個意思呢?

如何看待一中學校長連續7年參加高考的行為?很多人無法理解

切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