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

赫章縣,隸屬貴州畢節市,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烏江北源六沖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東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過度的烏蒙山區傾斜地帶,地處東經104°10′28"~105°01'23",北緯26°46′12″~27°28'18″,東西長85.276公里,南北寬77.696公里,東鄰畢節、納雍,西連威寧,南接六盤水,北界雲南省鎮雄、彝良。國土面積3250平方公里,總人口79.87萬,政府駐地城關鎮。

  • 中文名稱

  • 赫章縣

  • 外文名稱

  • Hezhang County

  • 別 名

  • 赫章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

  • 貴州省畢節市

  • 下轄地區

  • 城關鎮、白果鎮、媽姑鎮等

  • 政府駐地

  • 城關鎮

  • 電話區號

  • 0857

  • 郵政區碼

  • 553200

  • 地理位置

  • 貴州省西北部

  • 面 積

  • 3250平方公里

  • 人 口

  • 79.87萬

  • 方 言

  • 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洛布石林、韭菜坪

  • 機 場

  • 畢節機場

  • 火車站

  • 畢節站

  • 車牌代碼

  • 貴F

  • 行政代碼

  • 520527

建置沿革

赫章縣城關鎮風光

赫章縣新石器時期屬“赤水”部落。

夏時,縣境為梁州之南荒服地。

商周為鬼方。

春秋為牂牁國西北徼外。

戰國時屬夜郎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屬漢陽縣。

漢初漢陽縣被廢,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復置,隸犍為郡。漢永初二年(108),將犍為南部改置犍為屬國,治朱提,漢陽屬之。

蜀漢時改犍為屬國為朱提郡,領漢陽等5縣。

晉至南齊,隸南寧州朱提郡。梁太清二年(548),地方豪族爨瓚佔據寧州,所屬郡縣俱廢,漢陽縣行政建制解體。

唐代置羈縻小州,今縣境屬寶州。天寶十年(751),附南詔。

宋屬烏撒部。元至元十年(1273),烏撒部附元,十三年(1276),置烏撒路,十五年(1278),設烏撒軍民總管府,二十一年(1284),改為烏撒軍民宣撫司,二十四年(1287),升為烏撒烏蒙宣慰司,隸雲南行省,今縣境屬烏撒轄地。

元順帝至元元年(1335),改隸四川行省。

明代,今縣境一直為烏撒所轄。洪武十四年(1381),烏撒附明,置烏撒土知府,隸雲南布政司;十五年(1382)置烏撒衛指揮司,隸雲南都司;十六年(1383)改隸四川布政司。永樂十二年(1414),改隸貴州都司。

清康熙四年(1665),裁烏撒衛,置安寧府;五年改稱威寧府,今赫章屬之。雍正八年(1730),降威寧府為州,今縣境屬之,至清末。

民國二年(1913),威寧改州為縣;七年(1918),威寧縣得勝坡分縣移治赫章,改稱赫章分縣;三十一年(1942),隸屬貴州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1950年,隸屬貴州省畢節專區,今屬畢節市。

2007年末,轄27個鄉鎮456個行政村。

風景旅遊

可樂遺址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

可樂遺址

可樂遺址位於中國貴州省赫章縣可樂鄉,夜郎古都可樂洛姆的所在地,是夜郎國遺址。19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掘出漢墓7座,出土文物3百餘件,引起了考古界、史學界的轟動。2000年,研究人員在可樂發掘出夜郎墓葬108座,出土文物547件,入選中國2000―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可樂遺址古墓群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國家確定為國家大遺址公園。

森林公園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

赫章國家級森林公園

赫章國家級森林公園由相距40公里的水塘林場和平山林場兩個景區組成,總面積4733公頃。公園具有十分鮮明的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特徵,屬典型的森林生態旅遊景區,是黔西北地區的生態旅遊瑰寶。

2004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赫章國家森林公園,於2007年成功申報為國家2A級景區。

峽谷溶洞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

峽谷溶洞

峽谷溶洞景觀位於赫章縣東部的平山鄉,距縣城26公里,326國道由東至西穿境而過。景觀由“奇秀天驕”的大天橋、小天橋和七星關三個峽谷組成。整個峽谷長約10公里,以優美的原生態山水風光、神奇的溶洞景觀和浩瀚多姿的原始灌木為主體;以暗河峽谷群及山、水、林、藤、洞、石為看點,形成集雄、秀、奇、險、幽、野為一體的景觀特色。

大草原

二臺坡大草原是阿西里西大草原的主體,位於赫章縣東南面,距縣城40多公里,平均海拔2500多米,綿延數百里,鋪展百萬畝。這裡蒼莽逶迤,群峰疊翠,山高林密,河谷深切,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內包括奢香古驛道、發河溶洞、佳娃黑塘、營盤月亮洞、大寨山水畫、石板河小溪瀑布群等多處景觀。

天坑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

天坑

赫章古達天坑被譽為地質明珠的天坑、化石群景觀位於赫章縣東南部古達鄉,是一個神秘多姿的境地。在這片以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為主的1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佈滿神奇深邃的伏流天坑溶洞群。據不完全統計,古達鄉境內分佈著大大小小20餘個天坑,而地下暗河又把這些天坑連為一個整體,渾然天成。

天坑四周散佈著形態萬千的化石群,行如龜蛇、貝殼、魚類等眾多海洋生物的圖紋清晰可見。據地質專家考察得知,這些古海洋生物化石群形成於二億七千多萬年前。它們分佈廣泛,種類繁多,保存完好,是人類史前地質歷史時期的重要遺蹟。

洛布石林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

洛布石林

在赫章境內的韭菜坪下分佈著千畝石林,曲徑通幽,宛若迷宮,堪與雲南路南石林比美。因所處位置之高,又因其雲遮霧繞,因此被人們稱為“天上石林”。彝族人稱之為洛布石林,彝族語即“落布惹”,大意是滑竹與石頭構成的森林,也可以說成是像古代民族一樣的石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