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重磅消息傳來,“房姐”、“房哥”們將無處遁形!

該來的總歸要來!

剛剛,央視發佈大消息:

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

據自然資源部最新調查統計顯示,目前全國335個地市、2853個縣區共設立3001個不動產登記辦事大廳、3.8萬個窗口,8萬多一線登記工作人員平均每天為30多萬企業和群眾提供不動產登記服務。

這意味著,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之間有關不動產登記的“信息孤島”已被徹底打破,

這更意味著,居民擁有房屋的情況將置於陽光下,“房姐”、“房哥”們會無處遁形!

(一)

曾幾何時,逐年攀升的房價讓很多人都視房子為最理想的投資標的

不少人甚至辭掉了工作,一門心思炒房。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全都是有錢人,

說白了,人家使用的是套路:

他們往往先湊出一筆錢,去搞定一套房的首付,

再通過諸如房抵貸這樣的方式,從銀行貸出錢,作為下一套房的首付款,

待到房本拿到手後,又一次通過辦理抵押貸款等拿到下下套房的首付款,

如此循環不斷操作!

2017年,有一篇名叫《深圳炒房客:2年100萬變5000萬 現在擔心斷供》的文章引起了眾多關注。

主人公李先生,曾是上海的一個普通白領,2014年辭職回深圳專職炒房,以100多萬做首付在福田買了第一套房子進行投資,到2017年竟差不多倒騰出了5000萬的盤。

而現實中,如李先生般的“房哥”、“房姐”比比皆是,

他們擁有十幾套,甚至幾十套房子,

每天的任務就是

看房價的變動,一旦漲到自己的理想價位,便選擇賣出賺取差價!

為什麼他們能屢屢得手?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以前各地、各部門的信息不互通,

銀行等部門難以徹底摸清各人的家底,

所以,這種投機行為往往隱藏在“改善型需求”中,並不容易被查到。

然而,隨著不動產登記信息的聯網,

每個人名下有多少套房產、位置在哪裡,只要動動手指就能立刻搜到,

以此為依據,銀行便能避免炒房客的“鑽空子”行為,

監管部門則可以有針對性的制定調控政策。

更重要的是,全國不動產信息的聯網,意味著房地產稅離我們又近了一步,

未來,“房哥”、“房姐”再也不是好當的了!

(二)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國家喊出這句口號,除了是要淨化房地產市場,更是為了促進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中興事件讓很多國人明白了創新的重要性,

然而,所有的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的競爭,

發展技術,除了要有資金,更要有大量的專業人才,

倘若整個社會瀰漫著浮躁之風,以當“房哥”、“房姐”為榮,

那麼,還有多少人能沉下心來從事枯燥的研究工作?

歷史早已證明,投機取巧的產業永遠不會是國民經濟的真正支柱,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要想更加強大,就必須振興製造業!

於是,國家出手了:

一方面,不斷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來弱化房地產的投資屬性。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5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次數多達159次,比2017年1-5月增加60%。

另一方面,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曾明確指出“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

為此,中央還專門發文以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

這些動作的背後,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重塑一些人已被房地產扭曲了的社會價值觀和財富觀!

所以,那些還在抱著僥倖心理,企圖靠炒房暴富的人,

還是趁早乾點正經事吧,

大勢已很明顯,國家不可能再給你們在樓市裡“躺著賺錢”的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