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在珍寶島前線的日子(四)

閱讀更多軍旅美文

當兵在珍寶島前線的日子(四)

再說說在前線接受最重要的任務:上島潛伏。我們到前線以後,挖坑道、修工事、打防空洞、修戰備庫等等,幹了那麼多的工作,都不是我們偵察兵的專業,上島潛伏抓捕敵人才是偵察兵的業務。因為蘇聯對七里沁島的主權有爭議,近期派兵上島、派炮艇到島內巡邏,妄圖對該島進行軍事控制。為此,“前指”命令(“前指”就是珍寶島戰區前線指揮部,在離珍寶島15公里左右的五林洞),部隊要上島潛伏,對入侵的蘇軍進行伏擊並伺機抓捕。七里

沁島的照片

七里沁島由大小四個島嶼組成,因位於七里沁河口而得名,南北長3800米,東西寬1800米,面積3.6平方公里,西距中國江岸160餘米,東距蘇聯江岸300餘米。島上地勢平坦,生長著榆樹、柳樹和一些野生植物。

七里沁島的四個島,2號島最大,1號島次之,3、4號島比較小。蘇軍侵入我1、2號島,並在1號島上埋雷,我們部署在2號島潛伏,準備他們來時抓捕或消滅之。我連的潛伏地點在2號島的北端,對面就是1號島(之前蘇軍炮艇就從此江叉處入侵),因此地植被稀疏,人多不好隱蔽,只派一個班去。2號島的中端和南端還有其他兄弟部隊。

我連這個潛伏任務光榮地落在我們6班身上。潛伏當然不是白天大搖大擺去,而是等傍晚夜幕降臨,悄悄上島。上島潛伏的每人發雙長筒水靴,是軟靴,在當時質量很不錯,上面有繩可以系在腿上,掉不下來;每人還發了“急救包”,一旦負傷可以自救。

從駐地135高地到江邊大概五六里,那不是好走的大道,而是佈滿危險的“沼澤地”,它像紅軍走過的“草地”,不知踩下去是“陷阱”還是“泥潭”。為此,我們每人準備了一根一人長的木棍,以防一旦陷進去好往上拉。另外每人準備一條白毛巾,扎到身後,天黑行軍後面人可以盯著前面人的毛巾走,不會迷路。準備好了武器彈藥,還帶了一天的壓縮餅乾和水,天傍黑,我們就出發了。

這幾千米的路程確實不好走:到了沼澤地,每邁一步都要用棍觸觸地,腳要踩到塔頭墩上,踩實了才敢邁下一步,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陷進爛泥水坑裡,越掙扎就會越陷越深,這時要趕緊把長棍橫過來,否則就沒救了。我們看過前蘇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裡面就有這樣一個情節:二戰期間,一名蘇聯女兵為報信,在穿過沼澤地時,因著急沒拿棍子,結果陷進泥潭裡淹死了……。還好,我們穿過沼澤地到江邊比較順利,沒有人陷進泥潭,只有個別的踩到泥水裡,靴子裡都灌滿了水,但很快就拔出來了。我小心謹慎,緊跟著前面人的步子走,總算走到了江邊,只是靴子裡也進了不少水。

這時天已經黑了,江邊停了兩艘小船,藉著月光,我們分別上船悄悄往2號島劃去。一百多米的距離很快就到了,在上島時還差點出事故:船靠岸時,島上沒有碼頭,我們要跳到水裡,班長王立忠(65年黑龍江綏化兵)先跳下去,結果腿往後一蹬,一下掉進深水裡,他個子矮,水馬上沒過頭頂,但他反應快,身子一躍出來了,我們趕緊拉他上來。真險哪!要知道,當時我們每人都負重二三十斤,從水裡出來也不那麼容易!

在島上行走也不容易:為保持聯絡,通信兵已提前上島架好了電話線,因為天黑,我們在行走中就常常刮碰上,有時電話線會突然勒上脖子,也仗著我反應快,迅速低頭躲過,否則也“夠受”;另外,行走時後麵人要緊盯著前面人身後的白毛巾,否則一不留神就跟丟了,我就差點兒呢!好在緊跑幾步沒拉下,沒辦法,只好拽住前面人的毛巾走吧,呵呵。

到了潛伏地點,根據部署,按戰鬥小組分開,每人選了個合適地點隱蔽起來。我找了個小樹,用樹枝搭起個偽裝棚,把自己偽裝起來。島上的夜晚霧氣挺大,披上溼漉漉的雨衣,不能烤火,也不敢睡覺,只能靜靜地等著天亮。

東方出現了魚肚白,天慢慢亮了,霧逐漸散開,島上情景漸漸清晰起來,小鳥在樹上歡叫,各種小昆蟲也忙碌起來。我們匆忙吃了點壓縮餅乾,不敢多喝水,因離對岸不遠,不能亂走動,不敢大聲說話,各自在偽裝棚下監視對岸(對岸1號島是我們的,但島上可能有蘇軍)。

七里沁島的東岸就是蘇聯,岸邊不遠是海拔三百多米的高地,山上布有數個火力點,居高臨下,對面就是我七里沁島。我們上島前,“老毛子”白天就經常往2號島上打槍,可能怕我軍上島吧。我們上島後,“老毛子”又照舊往島上打槍,不知是否發現我們?只聽機關炮、重機槍“咕咕咕、噠噠噠”,非常有規律的往島上打來,樹枝被打斷,樹葉刷刷往下掉;槍子不長眼,毛主席保佑!子彈沒碰上我們,要是碰上一發也夠嗆。

夏天雨水多,上島就碰上下雨,我們就把雨衣鋪在樹枝上,但身上還是被淋溼,風一吹,也渾身發抖啊。島上還有一些昆蟲草蛇,因為不能點火抽菸,我們紮緊了袖口褲管,所幸發的長筒靴起了保護作用,祖國想的真周到!帶的乾糧只能吃一天,晚上,連裡派一班給我們送飯(送的飯只能吃一天,每天晚上都要送),我看見劉建國腳上只穿了一隻靴子,原來他在路上腿陷進沼澤裡,拔腿時,把靴子掉進去了,只好光腳來了,腳都扎破了,用毛巾簡單包一下又走了回去,了不起!向戰友學習!帶的乾糧和送的飯吃完了,有時餓得受不了,就趁傍晚找野果、野棗和一些叫不上名的東西,放嘴裡嚼吧,填填肚子解解餓。

在島上潛伏時,有時也能碰上“老毛子”炮艇在江裡巡邏,從望遠鏡看,炮艇裡不時有人鑽進鑽出,偶爾還看見女人露面呢!聽老兵說,蘇聯軍艦配備女兵,也有職務,叫報務員或廚師什麼的,但實際上還兼別的工作,不用說,你懂的……。

當兵在珍寶島前線的日子(四)

潛伏期間,還有一件事讓我終生難忘:一次班長派我晚上去接連裡來送飯的,因天黑轉了向,不但沒接到他們,還找不到回去的路了。當時急得不行,靜下心想想,一下想到找電話線,等順著電話線摸回潛伏地時天已發白,連裡送飯的同志早已找到駐地並回去了,而班裡的同志誤以為我叫“老毛子”抓了去正著急呢!而我身上早已被露水打溼了,加上著急上火,襯衣也被汗溼透,走路沒覺得什麼,等找到戰友,心一鬆,風一吹,冷到心裡,渾身打哆嗦,嘴在顫抖,話也說不清楚,戰友們也顧不上問我去哪了,先想辦法暖和暖和,有的給我找熱水,班裡一名姓張的巴彥兵脫下身上的襯衣給我穿上,我的身體才慢慢緩過來。這件事情讓我終生難忘!真不知道怎麼感謝他!祝好人一生平安!(真遺憾!時間太長把他名字忘了,但他的模樣我還記得,個子不高,瘦瘦的,很白淨,幸好有一張全班合影,他在照片中後排右數第二,我在前排左一,右一是王林,右二是肖春)。

當兵在珍寶島前線的日子(四)

(6班的照片)

在島上潛伏一段後,沒有發現“老毛子”上島,我班就撤回來了。到八月下旬,蘇聯炮艇又入侵我七里沁島,我們6班再次奉命上島潛伏,準備在蘇聯炮艇再次入侵時打沉它。我是毫無疑問要去的,但四川兵劉廷元(上面照片後排左一)是寫了血書才讓去的。

還是晚上上島潛伏,我們埋伏在2號島北面江邊,與對面1號島隔江相望。我們都用樹枝隱蔽好自己,每人還用茅草編了個草帽戴在頭上,子彈上膛、手榴彈扭開蓋,放在面前。第二天早上,聽見江裡傳來炮艇聲音(早上有輕霧,看不見炮艇),往我們島裡開來,走近後,看清是蘇聯炮艇,進入了我們的伏擊圈。這時,隨我們潛伏的一名“前指”作戰參謀電話請示“前指”首長:“打不打?”正在請示過程中,只見蘇聯炮艇進來後在江叉裡轉了一圈突然開回去了(後來聽說因為“前指”也不能決定是否打,又請示周恩來總理,在這個過程中蘇聯炮艇撤回去了)。這次一觸即發、準備以鮮血和生命捍衛祖國領土的事件就這麼悄悄結束了……。

當兵在珍寶島前線的日子(四)

也不知道“老毛子”是否發現有埋伏、或者接到他們上級的命令?反正炮艇跑了,仗沒打成。做為軍人,沒打上仗,英雄沒當成,我們是有點遺憾,也有點幸運。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當時現場地形地勢對我方非常不利:我方陣地在江邊,地勢平坦,島後方是一馬平川的開闊地,部隊無法隱蔽和支援;蘇方緊靠江邊就是海拔三百多米的高地,有數個火力點,居高臨下,真打起來,蘇方可以隨意用火力控制我方。另外就是蘇軍的武器裝備比我們強,我們只有輕機槍、火箭筒、衝鋒槍、手榴彈等輕武器,蘇軍有重機槍、機關炮及炮艇上的槍炮等重武器。我方人員大部分是新兵,倉促經過新兵連的訓練,基礎差。當然中國軍人勇敢不怕死,而且我們也做好流血犧牲的準備,但真打起來,可能我們誰也回不來(以上僅是個人的看法)。

當兵在珍寶島前線的日子(四)

儘管這次在七里沁島前線沒能和蘇聯交火,但我們經過和蘇軍面對面、一觸即發戰爭的考驗,對我們的人生都是巨大的收穫!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更不能忘記那些在保衛祖國領土中犧牲和受傷的英雄!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