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對GDP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你也配?!

週日,分析文章學英語的麥大叔課堂和你見面啦!

中國女性對GDP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你也配?!

小夥伴們下午好~中國女性對GDP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你也配?!

昨天是週六,主頁君閒來無事,去了上海一個著名地點逛了逛——

人民公園相親角 中國女性對GDP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你也配?!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昨天魔都的天氣不錯,聚在人民公園裡的大爺大媽們也格外多。人人面前一把傘,傘上貼著未婚子女們的信息,渴望在這茫茫人海中為孩子覓得一個結婚對象。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主頁君身邊也有個小夥伴,她的家人就在相親角里。

雖然她明明年輕好看又事業有成,但父母似乎非常焦慮,覺得女兒已經25歲了,再不趕緊找對象就要變成“剩女”

了。(25歲就“剩”了,那主頁君豈不是要入土了……)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這不由讓主頁君想到了前幾天《福布斯》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中國女性對國家GDP的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沒問題麼?(via Forbes)

這篇文章首刊於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今天的麥大叔課堂,咱們就來圍觀下這篇文章~

開頭第一句,開門見山給出數據:

There are 7 million urban single ladies between the ages of 25 and 34 in China.

在中國的城市裡,25-34歲的單身女性有700萬。

這不是個小數目。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那麼,這個龐大的群體的狀態是怎樣的呢?作者緊接著來了這樣一句:

The part these women play in the Chinese miracle is sometimes overlooked, even though these young, urban, well-educated and single women are among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s to their country’s growth.

Chinese miracle: 中國奇蹟。這個詞在外媒中並不少見,尤其可以指中國再近幾十年中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

overlooked: 被忽視的

女性——包括單身的、年輕的、受過良好教育的都市女性在內——是中國發展的重要貢獻者。然而,女性對於國家和社會做出的貢獻,往往被忽視了。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中國女性有多厲害呢?

不說6/70年代大量女性參與勞動、“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架勢,你就看看現在,那也是相當不得了。

首先,學校裡的很多學霸都是妹紙:

...today, almost 53% of the top-scoring students across China’s 31 provincial-level regions are female, and Chinese women have been the dominant gender in colleges for several years.

dominant: 佔優勢的、處於支配地位的

單從“天賦”上來說,男女生並沒有什麼差別,但回憶下小時候你周圍成績好的同學,是不是大多是勤奮的女生?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出了學校,畢了業後,妹紙們的戰鬥力就更加一發不可收拾了。

一個牛比的數據瞭解一下:

On aggregate, women now contribute some 41% to China’s GDP, a higher percentage than in most other regions, including North America.

on aggregate: 總體來說

女性對國家GDP的貢獻佔41%這個數據放諸全球都是很厲害的,而且還超過了北美的那倆發達國家中國女性對GDP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你也配?!

既然提到了“on aggregate”整體層面,接下來,作者就把GDP的兩大部分——生產和消費給掰了開來:

On the production side, they represent the best of China’s brain power and are propelling their country to new growth.

On the consumption side, they buy millions of articles on Taobao and turned Alibaba’s Singles’ Day into the world’s most valuable day for retailers.

propel: 推動、促進

article: 物品 (不僅僅是“文章”的意思 中國女性對GDP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你也配?!

這個“活生生把光棍節變成全世界最值錢的日子”,形容得真是太好玩啦~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在介紹了中國女性有多厲害之後,文章話鋒一轉,切入了正題:

Getting a great education and finding an upper-middle-class job is all well and good but, once they hit 25, Chinese women are expected to marry and live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Sois belle et tais toi.

即使受過良好教育、擁有一份體面的中上層工作,然而一過25歲,中國女性就面臨著被“催婚”的窘境。

Sois belle et tais toi: 法國電影《卿本佳人》。

這電影還有另一個有意思的名字:Be beautiful but shut up. 中國女性對GDP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你也配?!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對於女性來說,似乎自身越優秀,越難找到與之匹配的異性。尤其,她們或許還有著顧慮頗多的父母……

They’re expected to marry up and to marry young, but live in cities in which the average man is less educated and less wealthy than their parents’ expectations.

這裡用的不是“parents’ expectations”,而是“their parents’ expectations”,不提這些單身女性自己的期望,而是說她們爸媽的期望。

一個創造了巨大財富、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群體,居然連自己的婚姻也沒什麼發言權,真是夠無奈的了

寫到這裡,作者也忍不住為中國的這些“剩女”們委屈了起來……

(以下部分翻譯via觀察者網)

On the one hand, China really needs wom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workforce, as they’re better suited to China’s future economic growth model;

一方面,她們更適合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模式,所以需要她們活躍在職場;

on the other, the country also needs its women to (marry and) have children, because a demographic boomerang

is about to hit the country in the face - China is rapidly ageing.

另一方面,又需要她們結婚生子,因為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困擾如今的中國。

be suited to: 適合於……

boomerang: 願意指“迴旋飛鏢”,也有“辭職後又回公司工作”的引申意思。

這個詞用在這非常有趣:如果說女性“應該回歸家庭”,如果她們又從家庭回到了職場,不願意去結婚生子,這不是讓社會的老齡化問題雪上加霜麼?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這就很尷尬了。

既要女性支撐起很大一部分的GDP、撐起“半邊天”,又要女性賢惠顧家、生兒育女、承擔起減輕老齡化問題的重任……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難度有點大啊

而在這個兩難問題上,作者覺得,似乎當下的中國更傾向於讓女性在“支撐GDP”“生娃”的兩大重任中選擇後者

故而……

Instead of harnessing its greatest economic asset, China hurts it.

harness: 利用

這裡的“greatest economic asset 最偉大的經濟資產”指的自然是中國的女性們。

對於能創造41%GDP的厲害群體,大家依然覺得,啊,“有個好工作不如嫁個好人家”“那麼辛苦工作,還不是連對象都沒有”“不當母親的人生不完整”“生個二胎吧”……

這不是hurt是什麼?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也沒法輕易解決。文章的作者也承認,這事兒他沒轍。

全文的最後一句是這樣的:

Until women can easily “marry down” or combine marriage with work, the Middle Kingdom won’t reach its full potential in either offspring or economic growth.

除非女性能夠毫無壓力地“下嫁”,或者平衡婚姻與工作,否則中國在未來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繁衍中都無法發揮其全部潛力。

能夠平衡好婚姻與工作自然是最理想的。但能讓一個女人在職場和婚姻裡遊刃有餘地兼顧,就勢必要作出許多改善:職場中的婚育歧視、產假/陪產假/育兒假的完善、提升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但至少目前,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然,作者也提到了另一種解決方法:期待女性能夠毫無壓力地“下嫁”。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雖然和這種荒謬的做法相比,直接做夢或許來得更快。

但是,我們時常聽到的一些句子:“找不到對象就是因為你太挑剔了”“眼光別太高了”“女生讀那麼多書做什麼,小心嫁不出去”“你條件太好了,沒人敢要的”……

這不就是在間接地“做夢”,逼女性“下嫁”麼?中國女性對GDP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你也配?!

中国女性对GDP贡献超过美国!叫她们“剩女”,你也配?!

今天的麥大叔課堂就到這裡啦~下週是五一小長假,麥大叔停課一週,咱們再下週見!中國女性對GDP貢獻超過美國!叫她們“剩女”,你也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