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改革開放40週年!昔日“煤城”變“美城”~

兩年來,淮北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定不移實施中國碳谷·綠金淮北戰略,深入落實“一二三四五”總體發展思路,著力打造自然生態、經濟生態和政治生態三個“綠水青山”,推動能源之城從“黑金”向“綠金”加速嬗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传习」改革开放40周年!昔日“煤城”变“美城”~

《安徽日報》曾整版推出《牢記囑託 嶄新答卷 (淮北篇)——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兩週年特別報道》,介紹了我市兩年來在打造綠金樣板城市方面的經驗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其中,刊登了一篇淮北市委書記黃曉武署名的文章《打造三個“綠水青山” 建設綠金樣板城市》。下面,跟著團團一起來讀一讀這篇文章吧。

打造三個“綠水青山” 建設綠金樣板城市中共淮北市委書記 黃曉武

近年來,淮北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準確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思想核心內涵,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對淮北提出的“四轉一享”和“五以”要求,確立實施中國碳谷·綠金淮北戰略,引領打造政治生態、經濟生態、自然生態“三位一體”綠金樣板城市,轉型績效得到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通報表揚,為資源型城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淮北方案”。

「传习」改革开放40周年!昔日“煤城”变“美城”~

一、堅持忠誠看齊聚正氣,打造政治生態“綠水青山”。突出全面從嚴治黨,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創新開展“淮北轉型靠什麼、我為崛起做什麼”大討論和“講政治、重規矩、勇擔責、作表率、促崛起”專題教育,強化“紅色文化”“好人文化”浸潤薰陶,引導黨員幹部樹牢“四個意識”,自覺講看齊維核心,確保淮北各項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突出營造實幹氛圍,樹牢“以實績論英雄、按貢獻排座次、為發展配幹部、用墩苗助成長”用人導向,在全省率先、全國領先出臺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突出黨風政風帶動民風社風,在文明創建、棚改等重點工作中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和黨建引領作用,10萬黨員、20萬市民積極投身志願服務,143位市民入選中國好人榜,佔比居全國第一,以全國第三、全省第一的成績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棚改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兩年改造10.45萬套,30多萬群眾喜住新居,形成黨建引領、幹群齊心、共識共為的良好政治生態。

「传习」改革开放40周年!昔日“煤城”变“美城”~

二、堅持招商創新促轉型,打造經濟生態“綠水青山”。注重招商創新並進聯動,加大引資引智引技引制力度,成立市四大班子負責同志掛帥的招商團,緊扣中國碳谷·綠金淮北戰略導向,依託食博會等會展平臺招大引強,著力延鏈補鏈強鏈,非煤工業“三分天下有其二”,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長足發展,對資源依賴程度持續降低。以創建創新型城市為引領,規劃建設“綠金科創大走廊”,“雙創”平臺、院士博士後工作站等創新資源加速集聚,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不斷深化,陶鋁新材料、卓泰化工、平山電廠135萬千瓦機組等技術和企業“世界第一”“世界領先”,鋁基、碳基、硅基“三基三千億”工程和生物科技產業高點起步、前景可期,引燃淮北經濟爆發點,未來將再造一個“新淮北”。全面創優發展環境,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財政金融、“放管服”等改革紅利持續釋放,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加快,電子政務、網上辦事“一鍵暢享”,內外交通血脈全面打通,特別是融入全國高鐵網,處京滬之間四小時黃金節點、東聯西引、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人才流、信息流、資金流加速匯聚,新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传习」改革开放40周年!昔日“煤城”变“美城”~

三、堅持造綠添景增顏值,打造自然生態“綠水青山”。與其他資源型城市一樣,淮北對犧牲生態環境搞開發建設有強烈切膚之痛,更加篤定生態綠金之路。實施“青山”工程,為全市20萬畝石質山披上綠裝,躋身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獲全省唯一的“石質山造林突出貢獻獎”;依山而建相山公園、四季榴園等眾多風景區,大力發展石榴、蘋果等經果林產業,成為座座“花果山”。實施“綠水”工程,綜合整治城區黑臭水體,化汙為清、減黑增綠;治理採煤塌陷區18.63萬畝,形成“深改湖、淺造田,不深不淺種藕蓮”“穩建廠、沉修路,半穩半沉栽上樹”等經驗,特別是將4000公頃採煤沉陷區治理成為南湖、中湖等國家級溼地公園,並相互連通“串珠成鏈”,城市從依山而建轉向擁湖發展,“一帶雙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灣”風貌彰顯。實施“藍天”工程,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成效明顯,空氣質量不斷改善,獲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昔日“煤城”變“美城”,央視多次報道生態建設成效,近五年吸引市外人口4萬多人,成為全省為數不多的人口淨流入城市之一。

《安徽日報》專版還重點介紹了

淮北生態優先,昔日“煤城”變“美城”的歷程

化“黑”為“綠”,城市轉型增添新動能

淮北是一座煤炭資源型城市,黑色的煤炭曾經是該市發展的主色調。多年來,淮北市一直在積極尋求破解難題的“金鑰匙”,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成為擺在各級領導幹部面前的一道難題。

2016年9月,淮北市從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實際出發,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統籌謀劃確立了中國碳谷·綠金淮北戰略,明確了在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中實現淮北轉型崛起的奮鬥目標。

作為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淮北市從煤炭資源型城市實際出發,以煤炭中的“碳”成分為基礎,以新技術為動力,以協調發展為目標,以碳科技產業和低碳綠色發展為方向,以開放招商和創新驅動為抓手,以新型煤化工、陶鋁新材料、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製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現代物流、綠色金融、“互聯網+新業態”等現代服務業為支撐,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落地生根,率先闖出了一條可借鑑、可推廣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崛起新路。

2017年,淮北市財政收入繼2012年後再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7.6億元,增長15.3%,創歷史最好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0.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5.3%。非煤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62.9%,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發展對資源的依賴程度不斷降低。

「传习」改革开放40周年!昔日“煤城”变“美城”~

半山半水,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各位觀眾朋友,你們好,您現在看到的是位於安徽淮北的相山公園,這是一座位於城市中心的森林公園,公園依相山而建,樹木鬱鬱蔥蔥,枝繁葉茂……”2017年6月4日,中央電視臺用5分鐘的時長,直播報道了相山公園裸岩造林,荒山變綠洲的綠色奇蹟。

南湖是淮北市區南部閒置多年的一片採煤塌陷區,經過3年多的不懈改造,現已成為集生態、休閒、親水等多種特色於一體的溼地公園。如今,這裡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每天都會迎來八方遊客,或運動健身、或賞景遊玩,怡然自得。

淮北市利用4000公頃採煤塌陷永久性水面,規劃建設了中湖、南湖、東湖等一批城市溼地公園,城市規劃區內湖泊溼地面積佔比超40%。該市還以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為抓手,突出生態優先,打造綠金樣板城市,為20萬畝石質山披上綠裝。該市躋身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獲得“石質山造林突出貢獻獎”。

每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淮北市級領導都會率先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杜集區礦山集街道北山村退休教師石宗宏,帶領周圍群眾綠化荒山3000餘畝……

淮北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堅持不懈地實施荒山綠化,推進採煤塌陷區治理,打造山水生態宜居城市,“一帶雙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灣”的城市空間格局正逐步顯現。

如今的淮北,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传习」改革开放40周年!昔日“煤城”变“美城”~

“治”“制”結合,獲得感“實實在在

“放眼望去,藍天白雲就在我們的頭頂,心情很是舒暢。”家住淮北市黎苑新村的方德生老人感慨地說。

近年來,淮北市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整治城區8條黑臭水體。2014年,該市就在全省率先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出臺《大氣汙染防治實施細則》及考核辦法,藍天白雲天數持續增加。

“村裡的旱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美觀整潔的衛生廁所,咱農村的環境不比城裡的差。”濉溪縣劉橋鎮王堰村村民秦豐收說。為有效解決農村環境髒亂差問題,營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淮北市圍繞“力爭到2020年底,村莊髒、亂、差基本得到有效治理”目標,全面部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綠金家園。在此過程中,淮北市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搞強迫命令,不增加群眾負擔,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同時,根據不同區域自然環境條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以及農村環境治理問題的不同特點,科學確定治理模式,不搞“一刀切”。

2017年,淮北市出臺《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根據《辦法》,領導幹部在經濟社會發展決策和生態環境監督、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只要違反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無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要被追究責任。同年12月,《淮北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的意見》出臺,決定組織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造林綠化攻堅工程、實施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綠色產業富民工程等四大工程。

為家鄉打CALL

「传习」改革开放40周年!昔日“煤城”变“美城”~

掃黑除惡、淨化社會、構建和諧、創建平安

-END-

審核:薺菜

「传习」改革开放40周年!昔日“煤城”变“美城”~

濉溪警方:有料,有趣,有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