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83年的江西南昌市


1983年的江西南昌:南昌市,江西省省会,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南昌先后有豫章、洪都等称谓。1949年,南昌成为江西省直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所驻地。1981年,增设湾里区。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归属南昌。

1983年的江西南昌: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先后有 豫章、 洪都等称谓,是历代 县治、 郡府、 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是国务院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新中国最早的航空工业基地。

1983年的江西南昌: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至三千年前的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 三苗时期南昌北至 艾溪湖,南至 青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1983年的江西南昌:1914年为 豫章道。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 撤道,析南昌、 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 南昌成为了中华民国军事首都、民国第二首都。1939年 南昌会战失败后日本占领南昌,由日本“大东亚共本“大东亚共荣圈”管辖。设立南昌、新建县属南昌市。

1983年的江西南昌:南昌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域面积达2204.37㎞²,占29.78%,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全境以平原为主,占35.8%,东南相对平坦,西北 丘陵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王勃《滕王阁序》概括其地势为“襟 三江而带 五湖,控蛮 荆而引 瓯越”。

1983年的江西南昌:南昌,宗教文化渊源流长。据清同治年间所绘的市区简图,在这只有数万居民的城镇,就有佛教、道教的寺庙宫观92处。截至2010年,南昌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目前有宗教活动场所500多处,宗教教职人员700余人。信教人数约15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成立市、县宗教团体20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