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關城共襄盛會

扮靓关城共襄盛会

扮靚關城共襄盛會

——嘉峪關大景區景觀節點基礎完成

“苦幹七十天,迎接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隆重開幕。”這是4月4日,嘉峪關關城大景區2018年度建設項目開工儀式暨誓師大會上,橫掛在景區牆體的一張標語。

兩個月的艱苦奮進,關城大景區的建設者們沒有辜負“苦幹七十天”的誓言,用汗水澆出了鬥豔的花環,用速度搶出了逼仄的時間,用鬥志踏出了激情的樂章。

一串串飄紅的數字是最有力的證明。

25.5萬m²綠化景觀及鋪裝,拉運22.8萬m³種植土,場地平整達21.6萬m²,栽植喬木10000多棵。

園區架空線路入地改造項目EPC總承包,土方開挖外運4.07萬m³,混凝土澆築3976m³,製作管廊外層防水6564m²。

景觀湖周邊片區綠化及硬質鋪裝,栽植喬木4130棵,花灌木7800株,園路基礎混凝土澆築1466m³,所有景觀節點基礎全部完成。

……

大考之時,關城大景區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

項目建設:一往無前力爭上游

2017年10月之前的關城大景區停車場建設區還是一片亂石灘,坑坑窪窪,不要說開車過去,就是步行走過去都相當費勁。

2018年6月,上下兩層停車場主體建築已封頂,2520個停車位已基本建成,嶄新的柏油路面和配套用房即將進入收尾階段。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快’。”大景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工作人員李開俊興奮地說。

“快”字道出了大景區項目建設的時不我待,但“快”絕非景區項目建設的落腳點。

“搶工期、爭速度,必須保質量、重安全。”李開俊的話一語中的。

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目前,關城大景區停車場安裝的智能化停車系統是西北地區最先進的,大景區管委會宣傳營銷部部長付強美其名曰為“生態停車場”。與“生態停車場”衍伸化的高端、智能、“綠色”相比,大景區人工雕琢的“綠色”或許是一種更愜意的自然之美。

一般來看,人工雕飾之美比不得天然之美,但人工之美卻是人類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進入6月,嘉峪關的蒸發量明顯提升,為保證新栽植的苗木快速成活,工作人員每天都要給花木澆上好多遍水,有時候要忙到第二天凌晨4點。

項目工作人員汪宏介紹說,大景區栽植的很多花木都來自山東、河南、陝西等地,價格不菲,成活率一旦不達標,那將是不小的損失,所以說,搶工期、保節會,必須以質量為先,切不可麻痺大意。

在迎接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隆重開幕的重要關口,無數像李開俊、汪宏這樣的建設者,用“速度”“質量”“溫度”“責任”詮釋著擔當和使命!

迎接盛會:利箭在弦蓄勢待發

把嘉峪關最美的形象展示給中外賓客,這是關城大景區所有建設者們的希冀,更是30萬雄關兒女的共同心聲。

在斜坡構築的景觀帶內,用花木裝點的嘉峪關關城LOGO標誌清晰可見。“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在不久的將來,以嘉峪關關城為參照系的圖案在景區內將隨處可見。”付強說,嘉峪關關城是大景區的根脈之源,以關城為魂,大景區的發展就能找到依託和歸宿。

在大景區,景觀湖可謂是一道亮麗的風情線。站在沒有護欄依憑的湖邊,你可盡情的親水、戲水,尋找久違的水鄉之情。

景觀湖面積近10萬m²,可承載20萬m³的水量,作為重要的灌溉水源,它可以為80萬m²的綠化景觀提供灌溉。“景觀湖可以說是遺產公園的生命之源。”大景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副部長趙剛說。目前,景觀湖室外演繹廣場和觀景平臺正在緊張施工,“完工後,當遊客踩在玻璃平臺上,遙望前方的嘉峪關關城,俯視腳下嬉戲的小魚兒,就會有一種如臨明清古典園林的愉悅之感。”

趙剛介紹,作為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的獻禮項目,遺產公園與古街、絲博園的功能定位不同,是一個休閒、納涼、賞玩的地方,作為一個互補的項目,在關城景區五大項目之中,它的社會效應不可小覷,未來它將成為嘉峪關市民一個新的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對改善城北的生態環境也不無裨益。

“從長遠來看,遺產公園等項目的落成,必將對中外遊客逗留嘉峪關的時間予以滯延,對拉動嘉峪關旅遊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服務保障:甜美容顏喜笑迎賓

旅遊節期間,中外嘉賓將從大景區停車場換乘電瓶車參觀嘉峪關世界文化遺產公園建設項目,為了將最美的西部印象留給中外遊客,把嘉峪關富有底蘊的明清文化撒播給中外嘉賓,“景區參觀路線兩側,屆時會有身著漢服、手提宮燈的女子和手持兵器的武士分列兩旁,再現嘉峪關獨特的明清風韻。”大景區管委會產品研發部副部長仲紅榮說。

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開幕式6月19日晚將在關城內隆重舉行。“為讓關城內的古典美更濃烈一些,關城牆體腳下安裝了燈具,道路兩旁也新添置了一些烘托氛圍的宮燈。”仲紅榮說。

關城大景區的“大宴”已經擺好,只待賓客“入席”。

主辦:甘肅經濟網

監製:李成俠 總編審:賈治堂

編審:吳正楠

甘肅經濟日報社新媒體矩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