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今天就是高考,莘莘學子十幾年如一日的奮鬥,終於迎來夢想綻放的時刻。願你以夢為馬,揚鞭啟程。

還有很多孩子正在汲取知識、追逐理想的路上,他們的身後有這樣一群“築夢師”,用善心守護著每一個渴望。他們是一路陪伴的老師,是不曾見過的資助人,甚至是沒來得及說聲謝謝的陌生人……

1998年,來自上海的一封信

給大山裡的屈勇和屈曉燕

帶來一道溫暖的曙光

他們這才知道:山的那邊,有海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寫信的是一個叫孫莉的陌生女孩

她給他們寫信、寄衣服、寄書

讓兄妹倆珍藏至今的是一本詞典

這本詞典讓他們懂得:

讀書,也能改變命運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當屈勇在遙遠艱辛的上學路上

遭遇車禍險些喪命

當他在現實困境中

苦苦掙扎一度想要放棄

從遠方寄來的第二本詞典

讓他重燃希望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三年書信,兩本詞典

孫莉一直在山的那邊

為他們指引方向

成為大山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20年後

兄妹倆成家立業不忘來《等著我》

尋找這位愛心姐姐

因為她的一個善舉

影響了他們不止20年

也讓他們學會感恩

反哺家鄉,助力家鄉建設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張豔芬

是陝西榆林第十七小學的一名老師

從教25年以來,幫助10多個學生

王一超就是其中的一個

得知王一超身患重病,不能行走

張老師對王一超的奶奶說

“以後王一超同學到了學校,就交給我了”

就是這樣一句承諾

她堅持把一個7歲30多斤的孩子

一直背到了10歲70多斤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孩子入學4年以來

張老師千餘次跪地為他扳腿按摩

幾百次揹他上廁所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隨著年紀的增長

王一超的體重越來越重

而年近五旬的張老師年紀越來越大

體力越來越弱

現在背起孩子來

有時候需要好幾個學生的幫助

張老師說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

我就背不動這孩子了”

2005年

一對退休老人看到電視上

貴州一個女教師揹著孩子給學生上課

他們坐不住了

從北京到貴陽、興義、遵義等地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

而他們

一個是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

經濟商務參贊朱敏才

一個是北京市最早一批

取得小學英語教師資格的老師孫麗娜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放下光鮮的西裝、禮服

放棄安逸悠閒的退休生活

夫妻倆行了上萬公里

5所鄉村小學都可見他們的身影

孩子們從只會講少數民族語言或方言

到聽說讀寫樣樣熟練

背後是兩位老人的付出和心血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他們的臥室隔壁就是男廁

夏天要戴兩層口罩才能入睡

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讓孫麗娜右眼失明

患有多種危險疾病的老兩口

堅持紮根鄉村教學9年

年逾古稀的朱敏才說

“只要還能動,就在那裡教下去”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重慶酉陽縣銅鼓鄉官塘村的大山深處

有一所小學

和其他學校不同

這所名叫木巧小學的“袖珍小學”

只有兩名學生

54歲的楊進華

是全校唯一的老師

從1981年開始

他在三尺講臺上一站就是35年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從風華正茂的“小楊”

到皺紋橫生的“老楊”

楊進華多次放棄下山任教的機會

一直讓深山裡的讀書聲從未間斷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學校所有事情

楊老師都一肩挑

全科教師、保安、後勤……

為了讓學生喝上乾淨水

他要走一公里山路挑水

考慮到兩個學生還小

楊進華主動承擔起包接包送的活兒

用他的話來說

“哪怕只有一個孩子,

我也要堅守在這裡”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2007年

江一燕在廣西巴馬縣的

一個小山村拍電影

那裡沒有電、不通車

每天都要爬山到村裡

學校十分簡陋

她卻與孩子打成一片

那時起

她成為孩子們口中的“小江老師”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出資建學校

為孩子們修路

建立助學教育基金

除了物質上的幫助

江一燕深知孩子們更需要的

是愛與陪伴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於是,她每年至少抽出一個月

和孩子一起吃飯、上課、玩耍

這一“慣例”堅持了十年

然而在八年前卻無人知曉

江一燕說

自己做的這些不值得去說

孩子們說

我們以後要像你一樣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韋思浩,

一個平凡的“拾荒者”

那張看書前一定要認真搓洗雙手的照片

曾讓不少人為之動容

而更讓人為之震撼的

則是老人“特殊”的身份和“怪異”的行為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他是勤懇半生的教師

每月有5000元的退休金

有3個孝順的子女

他卻又是街頭的“拾荒者”

無論酷暑寒冬

一簞食、一瓢飲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直到兒女整理遺物

所有疑問才有了答案

一沓沓小心收藏好的助學證明和書信

幾十張從幾百元到幾千元的捐助證明

無聲地記錄著老人20年的善行

而受助者或許直到今日

還不知道捐助人的真實姓名

因為所有證明上的落款

都是“魏丁兆”這個化名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2017年高考,臨近考試

一女生因腿受傷無法進考場

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邱峰

鐘樓大隊大隊長沈利

立即指揮車輛直接開到校門口

協助家長拿出輪椅

推她進入考點

現場志願者則將其送進考場

連續兩天的考試見證了這場愛心接力

每個勇敢的孩子背後,都有無數“英雄”

2017年6月8日

成都一考生被堵在趕考路上

“快上車,我送你”

上班路上的李先生見狀提出送考

在交警開道下

5分鐘後考生及時抵達考點

下車後

考生不忘向民警和李先生深鞠一躬

表示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